? ? ? ? 出門往右是一個賣水泵的店鋪,往往會有一輛拉貨的中卡停在門前,幾個民工用小托車一臺一臺地從車上往屋里運裝著泵的木箱。這樣,就得站一站或繞一繞。
? ? ? 過去就敞亮了。城管取締路邊攤很徹底,所以,方磚、盲道、法桐樹及樹池、花箱、甚至拉圾箱,全都在腳下、頭上、眼前,干干凈凈地鋪陳開去。
? ? ? ? 一路過了食品店、廚柜店、冷飲店、醬油店、理發店,就到路口了。
? ? ? ? 食品店的中年小老板及老板娘最會籠絡人,遇見了必定是要打個招呼的。兩人的笑容、語氣、話語完全一致:“不忙?!。......哈哈哈......”
? ? ? ? 理發店大約是全城最小的一個理發店了,一屋一人一椅,顧客似乎也沒見過幾個。
? ?
? ? ? ? 轉角是一家手機店。正上方看去,二樓,三樓,再上方有四個大字“某某大廈”。三層的磚混結構的外墻被店鋪招牌點綴得花里胡哨的某某大廈與斜對過的十余層的框架結構的全瓷磚外裝修的上書“某某大樓”的某樓遙相呼應,很有些意味。二十年前的產物了,當時一般都把名字往大里起,某大樓不嘩眾取寵,絕對是底氣很足。
? ? ? ? 再右轉,大街就漂亮起來。漂亮是因為干凈,更是因為法桐。法桐全都有一抱粗了,根部隆起,連帶著樹池方磚都不整齊了。兩列看不到頭地排出去,著實有些看頭。春看葉,夏享蔭,秋賞色,就是隆冬,大片桐葉的枯黃迎了陽光,色也是略略的還有。葉落光了,就是樹桿了,竟然也有畫意,紋理斑駁,更令人浮想聯翩。
? ? ? ? 五金店、藥店、雜貨店、小飯店、網吧,一個接下個,人來人往,車停車走,不擁擠,也不冷清。加上小飯店早餐出外攤沒來得及搬進屋的大熱水筒微微地冒著些蒸氣,沒來由就感覺到了滿滿的煙火味兒。
? ? ? ? 再右轉,進小巷子了。閉眼睜眼間就進了鄉村風景。窄窄長長的巷子,大大小小的門洞,高高低低的院墻,脫落了一多半的春聯,已經干枯的曾經開過黃花兒的絲瓜架和結過紫花的豆角秧兒,全身青黑的記得長過紅棗才知道這是棵棗樹,爬在墻頭的確定長過榆錢才知道那是棵榆樹。
? ? ? ? 再右轉,巷子更窄更彎彎繞繞,過了一小塊空地兒,見了三五米磚垛。抬頭間,這家的陽臺掛滿了衣服,那家的門口堆砌著雜物。低頭處,東家圍了個長著幾棵白菜并幾棵月季的小菜園,西家蓋了個勉勉強強能開進車的臨時庫房。
? ? ? 再右轉,折回大街,還是小店,食品店、旅行社、文具店等各色門臉店。
? ? ? 再右轉,畫圓完畢,用時約十分鐘。
? ? ? ? 比如,學校有課間操,監獄還有放風時間,這不叫什么,工作間隙舒展下手腳而已。
? ? ? ? 圍繞辦公樓最遠直線距離一公里,十分鐘內可迅速返回。圈子不能再大了,也怕。
? ? ? ? 經常有領導查崗,拉鈴點名是常事。有次很極致,進門便喊:“站起來,不許動,舉起手來。”
? ? ? ? 是要查電腦,他也怕被查的人迅速關機。
? ? ? ? 那棵青黑的棗樹,張牙舞爪劍拔駑張直向藍天的樣子,很有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