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邊的人僅僅是因為你和他們想到而不一樣,而討厭你,那就隨他們去吧——查理·芒格
在我們身邊的人總是會有很多人和絕大多數的普通人想的不一樣。大多數這個詞語隨著社會環境的轉變,以及我們認知的轉變,它的詞語含義也不一樣了,在改革開放的很多年,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不一樣,就意味著你特殊,意味著你要遭受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那個時候,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大家都這樣,應該沒錯。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改革開放以后,經濟高速發展,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大多數人所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沒什么機會的,只有頭部的一些公司和人才有機會。所以,在這個時候,特立獨行切正確就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讓你避開競爭激烈的地方,找到另外一個相對容易的賽道。
001 想法上要不普通
有很多人就是和普通人想的不太一樣,也許在你看來,他們天生就是那樣的,注定和普通人想的不一樣,其實事實并非如此,每個人從小都有屬于自己的思維模式,只是他的思維模式從小的時候,就和普通人有一些差異,只是后期不斷的強化,慢慢的,越來越和普通人不一樣。
思考是這樣的,那么獨立思考也是一樣,并非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可以鍛煉的能力。
你一定聽過很多人說:某某厲害的人就是和普通人想的不一樣。在這句話里面有一個邏輯關系是這樣的。
首選,不是因為最終不普通了才想的不一樣;
其次,恰恰是相反的,正因為一開始就想的不一樣,才后來變的不普通的。
最后,更為重要的事,在剛開始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
所有的行為的改變,都是源自于想法的改變,沒有想法的改變,就不會有行為的改變。但是就是有很多的人,首先在想法上都不愿意改變,行為自然也不會有什么改變了。
所以,富蘭克林才會說過這么一句話:有些人25歲已經死,75歲才被埋葬。很多人是不愿意思考的,很多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如果從根本上,連想法都沒有,那么就無從談起,一定要想方設法的在想法上不普通,通過不斷的思考,總結,最后形成自己的觀點。
002 沒有執行的想法都是幻覺
你一定見過很多人,空有很多想法,但是就是不行動。你可能會問他們原因,他們中大部分人的回答一般是:等到什么什么的時候,我再開始。最終很有可能的是,無論如何也等不到他說的那個時候。永遠都是等,永遠都在準備,就是不曾開始。
當然,想法到實踐,還要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任何事情都沒有想得那么難,說的那么容易。在執行之前做好計劃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做計劃,不是為了給自己拖延的借口,而是要讓自己的更好的開始。
計劃的最終目標一定要宏大,但是涉及到拆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一定要具體可執行,并且要足夠的小。
并且在計劃的過程中,一定不要低估事情的困難程度,適當的合理化一些執行難度,更有助于去面對到時候遇到的困難。
很多時候,具體的方向,以及一些成功全是都是做出來的,從來沒有計劃出來的。
米未傳媒的ceo馬東在一次課上分享說:《奇葩說》成為頭部內容是一個結果,是一步步做出來的,是導演組一幀一幀剪出來的,當初有過計劃,但是這個計劃只是說:如何把這個節目做好。但是做成什么樣,是在做的過程中,一點點摸索出來的。如果我說,剛開始的時候,《奇葩說》計劃就是要做成這樣,并且怎么怎么樣做一定會成為頭部內容,這一定是胡說八道。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定一個遠方的目標,就可以開始的,至于我們的最終做成什么樣,只要一直做下去,結果不會太差,至于做成什么樣,那是最終你每走一步調整方向之后的結果。
未來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而是我們要創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來的,走出這條道路的過程既改變著走出道路的人,又改變著目的地本身。
003 你要保證自己正確
很多人不相信自己的想法和判斷,越是優秀的人就會越對自己狐疑,這很正常,優秀的人一定是廣開言路的人,他們吸收其他人的觀點,不斷的更新自己的認知和想法。這無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找個某幾個你堅定不移的認為是簡單的正確的道理,然后去執行它。
這些道理可能是你發現了,并且通過一次又一次時間證明它是對的,那一部分的道理。當你堅持著這些道理的時候,身邊的人奶助于環境阻止你,或者拉住你,這個時候你一定要特立獨行。
這很難,有時候還要把握住一些度。別擔心,還有一些方法,你還可以通過那些公認的,被所有人都認可的基本道理,用邏輯推理出一些觀點,然后按照這些想法去行事。
很多不太相信,未來是會按照邏輯發生的。這些練習,沒有一開始就做的好,就像是在投資市場一樣,投資市場典型的就是基于基本邏輯假設,然后根據一些嚴謹的邏輯推理,預測未來。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笨戳的預測,后來一些人通過不斷的修正自己的邏輯想法,慢慢的成為了高手。
只要你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你最終會正確的。
總結:從一開始就要做一個想法上不普通的人,才可能有機會最終不普通,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用實踐和邏輯確保自己正確,因為方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