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打卡5:30

糾結了很久,要不要早起,總是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因此不但沒有早起,反而睡得越發遲了。例如昨天直接睡到了8點40。醒來后,第一個念頭,自責!想起昨天一起打卡的小伙伴還在鼓勵說,只要你也能10點前開睡,也能達到早起目標。于是,狠狠心,昨天11點入睡了,至于起床要做什么?一時間還沒想好。也許是看書,也許是更文打卡,更也許是列個清單整理一天的計劃呢?無目的的早起,也的確讓我起床后迷失了一會兒,不知從哪里著手。鼓勵自己說,只要養成了好習慣,總有可以讓你做的事情,每天反思,逐漸修正

今天早上看了群友推薦的《把時間當朋友》

老師前半段歸納了幾句話,我覺得需要總結下:

速成絕不可能——出路肯定有,但在此之前,接受現實是唯一的起點。告訴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時間,我沒辦法一蹴而就。

只有付出才有收獲——換。積累多的人之所以穩健,是因為他的“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東西換取。有時即便用“我有”的去換還暫時不夠,然而,已經擁有足夠積累的他肯定已經有足夠的努力勤奮、抑或投機取巧的方法和經驗,假以時日,定能如愿以償。如愿以償之后,“我有”的就更多了,“我要”的就更容易獲得了,如此良性循環。

完美永不存在——越是沒有常識的家伙要求越高——因為他不懂,所以可以隨便提要求。(怎么聽起來很像xx,如果下次再遇到這樣的領導,我該怎么調節呢?先記錄一下,之前就是欠缺了這點調節,最后把自己搞得神經衰弱,不能重蹈覆轍哈)另一種人也挺多的,他們會說“做不好的事情我不做”裝得太像太久,最后不管事實怎樣,自己倒是先信了。這當然影響其后的決定和行為。可問題在于, 沒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下子做好的,所以,他們這個也不做,那個也不做,到最后,已經不是?不做一些 事情了,而是什么都沒做、什么都不做, 成就了所謂的一事無成。(沒有人能夠做到完美。我們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更接近完美)

未知永遠存在——有些疑問并不是以當時的知識可以全部解決的;需要我們繼續前行, 用未來獲得的知識解釋今天的疑問。策略:有問題解決不了時,暫時先記錄,而后繼續前行。(不然可能會因為忘了,失去獲得答案的機會)因為它們被記錄了下來,所以可以經常被拿出來重新審視,不一定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因為什么由頭, 它們之中的一部分就突然有了清楚的解決方案。屆時,你已經不再是當初無能為力的你。

現狀無法馬上擺脫——接受現狀才是最優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覺得苦(那樣的話就會忍不住顧鏡自憐,浪費精力與時間),而是要想辦法在任何情況下找到情趣—快樂是一種本事。回想之前7年光景,應該不能責怪環境因素,大問題還該是我。不但沒有用良好的心態去處理,去改進人際溝通。只認為它是我的短板,就任由它了。就連工作到最后也變得無力,光顧著吐槽,回在原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