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次寫焦慮,還是孩子幼兒園快要畢業時,我無法接受她晚睡的習慣,卻也沒有辦法真的調整好。于是只要看到時間超過九點,我崩潰的發條就開始上勁。想來承受我這些情緒的也就是老公了。每一次,他都明確的告訴我這樣的咄咄逼人給人的感覺有多不舒服,并且毫不留情的離開現場,絕不讓我情緒的烈焰無邊蔓延。而且,他會提醒孩子,老虎快要發威了,孩子假裝漫不經心,其實做事情卻也不再任意妄為。他們都看到我的情緒,都等待我自己的處理,我還能怎么發泄呢?
于是,那就面對吧。但是近來面對的勇氣好像少了很多。總是從問題的邊緣滑過,卻不肯真正深入走進去。昨天也是,我已經意識到自己是無端的擔心,并且立刻想到以前聽別人讀書,擔心應該轉化為關懷。意即:與其站在外面猜測所有不良的后果,不如用相信的目光進入實際狀況,選擇去支持,關注。可是我覺得自己無法關懷。什么原因呢?我不相信,我不相信狀態會越來越好,我的眼睛已經被自己設想的不好的情形所蒙蔽。那是龐大的潛意識系統,在那里,它告訴我,社會的環境不可信,老師不可信,孩子不可信,我自己,也不可以相信。噢噢噢,我快要崩潰了,其實就因為我有這樣的理論基礎。于是我不聽不看,只在那里擔心。
我陷在自己的崩潰里各方求助,卻不知道自己的思維如此頑固。直到昨天下午看到一篇文章,關于心靈斷舍離。 有的時候,一個人進入某種狀態,就像是一個漩渦,總要有一種力量把它拽出來,有的時候,是因為拽的力量足夠強大,然后自己被拽出來了,有的時候卻是自己的接納,產生順其自然的離心力,讓自己自己出離了,還有一種,就是四兩撥千斤的點醒。昨天的文章,就是這樣的作用。活在當下,說起來很容易,成為生活的常態,卻是異常不容易。
回頭看自己的問題,對于自己無法掌控局面的擔憂。生活是不斷變化的,有很多事情的結局是無法預料的,你不斷擔憂,緊張,只會讓自己的思路狹窄,讓身邊的人跟著緊張。笑對生活,說起來是一種心態,其實也是對于自己的,對于他人的信心,相信不斷前面是什么,以一顆真正淡定的心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