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老家在汾水東岸。外婆和外公在世時,我們經常陪母親回老家。三個舅舅對我們幾個外甥、外甥女都很熱情。雙親相繼過世,母親也漸漸回去的少了,但老家中的有些事兒還是不時地傳到耳旁,特別是二舅賣房的事,已成為他們一輩人之間一件算不清、說不完的糾結事。
大舅一輩子在老家務農。寧肯上地出苦力,侍弄莊稼,也不去城里看別人臉色,尋個活干。大舅性格棉柔,平時話不多,卻愛面子,關鍵時刻能把話說到點子上。
除外婆和外爺一直都跟大舅一起生活外,大舅還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人口多,底子薄,兒女也都不活泛,像父親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貧瘠的土地不因你的勤勞汗水而讓你喜獲豐收,一家人的生活狀況依然緊巴艱難。
二舅、三舅先后當兵,跳出農門。接著提干、轉業到地方吃上公家飯,日子相對大舅好過些。于是兩個弟弟連續多年盡力幫助和接濟大哥一家,此事也在鄉親們中間傳為佳話。終究各有家庭,也有兒女,還要過自己的日子。
大舅的兒女們慢慢長大成人后,日子漸漸好了起來。這時,二舅住進了單位分下福利單元房。時間不長,二舅想把鄉下平房和院子賣掉,給兒子買一套房。
打聽方圓鄉里房價行情后,二舅給自己的房院定了一個適中的價格,兩萬。作為弟兄,二舅把此事說給了大舅和三舅。
大舅想到長子已經到了分家娶妻年齡,批下莊基還得蓋房,剛好自家兄弟賣房,是個機會,再說也不能賣給外人。于是讓長子出面給其二叔商量要買房事宜。
二舅見侄子要買房,而且只給一萬五。不好再說下去,就讓老三即三舅出面說和。三舅認為,既然是自家兄弟間的事,不是什么難辦的事,好說好辦,而且還要辦的利落漂亮。
經過三舅折中,把二舅的房價說到一萬六。礙于親情,二舅也就答應了。三方同意,立了字據。除了可以搬走的家什,其余的都不能送人是字據其中內容。
二妗聽到所賣房價心里很是不爽。靠這些錢要給兒子買房,缺口更大。就因為是親兄弟、親侄子,一下少了四千塊,什么時候才能攢夠買房的錢。因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四千塊可不是小數目。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婦女,又有什么辦法改變和阻止呢。氣憤不過,就讓自家親戚們、相好的,到房子里各搬所需,各拿所用,以解怨氣。
大舅的兒子見狀,十分惱火,面對長輩又不好發作。再聽信一個“能人”到房院里看后,說是最多值一萬的話。于是,打車到三舅單位,對說好的價格提出變更。要么降價,要么不買,態度堅決。
二舅聽三舅說后,立馬表態,不賣。二舅心里有數,一是大舅礙于面子,肯定不會同意大侄子不買房;二是已經有人托關系找他,以兩萬的價錢買房,還一把交清。若不是大哥讓侄子說要,他實在不想和自家兄弟間攪和房子的事。如今,侄子生氣,嫌價高,剛好可以不賣給他。
三舅為難了。二妗子所為明顯是嫌房子賣的便宜,故意讓人搬拿東西。大侄子多心,在長輩面前想少出錢辦大事,故意拿二妗搬東西說事,提出降價,給大人出難題。如何是好呢,怎樣調解兩家和兩輩人之間的矛盾呢。
三舅不愧是見過世面、閱人無數的人。他一邊安撫著二舅、二妗,一邊和大侄子交談并算帳。
三舅語言和藹,態度堅決。房價不可能降,錢可以分期付。若不買,完全可以,有人等著要。但三方必須毀掉字據,以后不再提及此事?;丶疑塘亢螅⒖檀饛?。
大舅聽說狀況后,親自出面。慢言細語地說:“自家人之間賣房買房,多了少了能占多大便宜”。三舅聽出大舅的意思,字據仍算數,房價不用改,再說錢的多少,有點兒生分,繼續按一萬六付。既然大哥出面說話,二舅也就認了,一萬六就一萬六。
二舅收到大侄子首付的一萬現金后,沒有在從房子拿一針一線,就把房子鑰匙交給了大侄子。從此后,二舅很少再回曾經辛苦蓋建的房院。
二舅的房子總算賣了,賣給了大哥的兒子。剩下的六千作為尾款支付。大舅的孫子、二舅的侄孫三歲那年,二舅給兒子把新房買了。付最后款時,二舅通過三舅要尾款。
三舅給大哥說錢的事,大舅默不作聲。一次不吭氣,二次不作答,三次就無法張口了。無奈之下,二舅給大侄子要。侄子干脆說,他該給的都給了,其余的誰答應的給誰要去,言下之意是找他大要去。
日升月落,寒來暑往。一晃二十年過去了,大舅已步入耄耋之年,二舅也年過古稀,三舅已退休在家。
母親每收到老家有什么紅白事的通知,都讓我們陪她一起回去。見到三個舅舅既是讓人高興的事,也是叫人難過的事。尤其是見到三位舅舅,不得不感嘆時光飛逝、歲月滄桑。還能聽到三舅對二舅賣房之事上的愧疚與哀嘆之聲,同時也提醒我們,要做知恩報恩的人。
當二妗提起二舅賣房,還有六千塊錢沒有要回的事時,也為了不讓她再說個不停,我們這些做晚輩的先是哈哈大笑,然后打馬虎眼,或開玩笑。要么說二妗變成祥林嫂了,要么說二舅賣房,只當“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何況還要回了一萬塊。盡管嘴上這樣說,心里也很別扭,大舅家的兒子,我們的大表哥的確不懂什么是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