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時候你想讓你身邊的朋友或者親人和你一塊學習,但是怎么說她都不以為然,怎么辦。
答案是:很多時候最好的鼓勵,不是在旁邊捶胸頓足,而是在前面以身作則。如果你能夠讓對方看到結(jié)結(jié)實實的成長效果,我想真正無動于衷的人會是少數(shù)。為對方創(chuàng)造成長機會,不代表硬拉著對方不停成長。先做好自己,其他人也自然會跟過來。
2、辭職問題:該不該辭職
最重要的一條標準是:現(xiàn)在這份工作是不是對自己有成長。
這也能區(qū)分出誰是為自己打工,誰是為老板打工。為老板打工專注的只有老板給的薪水,至于這段時間是否創(chuàng)造了價值不在乎,也就是自身沒有成長。而為自己打工的人想法是這段時間的成長是不是值得自己付出這段時間的“時間成本”。
3、注重價值而不是估值。你的工資知識市場給你的估值,可能會高也可能會低。
如果你不斷成長,就是你終將被低估,這是必然的結(jié)果。因為老板給員工發(fā)薪水一般都是市場的平均水平,總有一部分人被高估,也總有一部分人被低估。從這個角度望過去,市場上所有的頂尖人才都是被低估的。準確的說“更可能被低估”。
所以當你的價值被低估時你應該高興。說明你進步了。終將有一天,自己確定被“過分低估”,那就是要闖出一片自己天地的時候了。可以去創(chuàng)業(yè)了。
4、這個世界上有一類知識有個特殊的屬性:不可逆。就是當你知道了,你的世界就完全不同了,再也回不到以前的世界了。
就像“拋十次硬幣都是正面朝上,就會覺得第11次背面朝上的可能性會高一些”。如果你知道了“獨立事件”這個概率后你就會清楚的知道下次正面朝上概率依舊是50%。
就像我們現(xiàn)在知道了“為自己打工”他也是不可逆的知識。我們思考事情,做事,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和方式完全改變了,再也不會回到以前“為老板打工”的狀態(tài)了。感謝李老師。
5、教育中“耳聞目染”比書本更重要,需要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