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奇跡發生后的后續提問
? ? ? 當咨詢師邀請當事人描述奇跡發生之后的細節,記得要維持當事人處于“奇跡已經發生”的位置上,復述當事人對奇跡發生后的描述用語,以使當事人能停留于奇跡景象之中來進行思考與回應。倘若當事人回答的是抽象的感受與內在的想法的變化,記得邀請當事人表述再此心情與想法中會有何處的具體作為,或用關系問句詢問別人將會眼見的具體變化或在奇跡發生后,當事人和周圍的人會注意到的表現的差異和連鎖影響,以使奇跡愿景能夠變得具象。
? ? ? 提出奇跡問句后,咨詢師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繼續提出問題,讓當事人對于“奇跡后如何生活”有更細致而具體的描述,所以咨詢師常常會結合偏好未來、時間順序、優勢資源、關系問句、評量問句、循環問句的方式來變化使用各種未來導向的假設問句,以使當事人促發想象與容易回應。
? ? ? 在當事人能回答奇跡問句的細節時,咨詢師要專心地傾聽當事人的描述,有時,當事人所描述的是在他有能量之后,希望會發生的事情或是會去做的行動,此時就可以刺激當事人愿意開始先行追求去做這些事,而使其成為開始突破的小小方向與目標,如此,常會使當事人增加更多平靜的穩定力量。
? ? ? 早上6點約練收獲:
? ? ? 暑期每周進行三次約練,堅持的非常好,開學以來特別忙,拖到了今天才約練,鼓起勇氣,直接報了咨詢師。
? ? ? 作為咨詢師,急于去為來訪者解決問題。今天的咨詢,做到了詳細詢問來訪的情況,從一個方面入手展開,讓來訪者具體到一個行動。可能是由于熟悉的原因,帶有建議的成分。來訪者也在約練結束后,以最快的速度開展了行動,并以失敗而告終。 這充分表明,在咨詢中能夠解決的問題,只是在咨詢中得到了解決。而在實際行動中究竟能不能解決問題,還要有待來訪者在行動中去驗證。問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問題的解決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這也給我了一個啟示:在咨詢中還是要慢一些,再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