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 “你對讀書打卡怎么看?”
曾經(jīng)在約讀社第三期之后,做了21天習(xí)慣養(yǎng)成群,群里伙伴每天堅持打卡,最后還會寫筆記。那算是一個很好的嘗試。現(xiàn)在變成了晨起打卡。群里@11.延婕?也發(fā)起了一個“共讀社”,里面的十幾位伙伴每天都有閱讀。并且在群里打卡交流,堅持了一段時間。還有大家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百天閱讀計劃”,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運營了34天。雖然流失了很多人。但愿意堅持的還在努力輸出中。
故今天來聊聊,你會接受讀書打卡嘛?你對此有什么看法?另外如果群里推出跟按時打卡(輸入或者輸出),你會參加嘛?請大家接力討論。即表達(dá)自己觀點后,至少@兩位群里的伙伴。
===========================
01 by Spohie Gong
今日話題:“你對讀書打卡怎么看?”
關(guān)于今天話題,我說說自己的情況吧。目前在參加兩個讀卡活動,一個是共讀社,一個是一百天閱讀計劃。共讀社是民間自發(fā)組織,百天計劃由戰(zhàn)隼老師發(fā)起組織,有規(guī)則有淘汰。為什么能堅持?首先是來自我想讀,書里有太多寶藏,然而這件事情是都知道重要但是不緊迫,打卡的好處是把一個人的單機(jī)游戲變成聯(lián)網(wǎng)游戲,有公開的參與、相互的督促和回應(yīng),會增加一些堅持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有連鎖反應(yīng),打卡推動形成習(xí)慣,形成習(xí)慣后,讀書本身就會讓自己獲得更多樂趣,堅持起來也就不再費力了。對我而言,打卡的作用是助推器,真正的動力還是來自內(nèi)部。
==========================
02 by 曾小豆
今日話題:“你對讀書打卡怎么看?”
覺得可以另開打卡群,愿意加入的人一起加入并互相監(jiān)督,應(yīng)該有很好的作用。“一百天閱讀計劃”也是這樣。但是不同意在大群打卡,因為對于不參加的人是一種騷擾.... 大群希望信息有一定凈化過濾...
“你會接受讀書打卡嘛?你對此有什么看法?”:我應(yīng)該不會接受讀書打卡,自己讀書不需要強制。但覺得讀書打卡和運動打卡等類似,是約讀的很好方式。
“如果群里推出跟按時打卡(輸入或者輸出),你會參加嘛?” :應(yīng)該不會參加。
===========================
03 by 宛小彤
今日話題:“你對讀書打卡怎么看?”
因為我自己現(xiàn)在正在參加十點讀書會由戰(zhàn)隼發(fā)起的“100天閱讀計劃”的打卡活動。這么說我覺得還是改變了我很多。
1.以前我看書真的是跟隨性子的那種,有時候一天可以一口氣讀幾本,有時候,一本書一周都看不完。其實就是沒有計劃性。而且看得快容易讀的書其實值得反思和收獲并不多。但參加100天閱讀計劃我一開始就想著讀一些難啃的骨頭。然后每天做一些打卡總結(jié),這樣比較容易有收獲。
2.確實把讀書當(dāng)做生活里很重要的,每天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wù)。有時候上班,出去吃個飯聚個會或者加個班,稍微生活有點變化讀書就變得不是那么必須完成的事。堅持打卡會讓我上班路上或者晚上回家的路上想著,我今天第一件完成的事是讀書打卡完成我的讀書計劃,而不是“好累啊我回去就要睡覺”
===========================
04 by 候鳥
今日話題:“你對讀書打卡怎么看?”
其實打不打卡都會堅持看書,打卡給我?guī)淼臉啡ぴ谟冢?/p>
1.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
2.分享我的讀書體會,然后聽到不同的聲音
===========================
05 by puffy
我的觀點是要把閱讀不要僅僅局限于讀書這件事,吸收新知識的都屬于閱讀類,包括看電影,看文章,看視頻,和人聊天……我喜歡帶著問題去讀書促進(jìn)思考,量并不重要,所以打卡這種促進(jìn)讀書量的模式,我只能說我的體驗是你想明白為嘛要讀書可能會找到更深層次的理由。出去玩也是可以閱讀的,我本來就是需要大量閱讀才能工作的職業(yè)。
===========================
06 by 刀爺
打卡對于自控能力比較弱的讀者比較有用,特別是剛剛開始系統(tǒng)性閱讀的人;我覺得應(yīng)該把打卡和讀書筆記結(jié)合在一起,這樣可能更有效果,也更能夠讓人更快看到一些實在收獲的東西;對于一些養(yǎng)成閱讀習(xí)慣的人來說,打卡這種東西就沒有太大的必要了,但是做讀書筆記確實是可以受益終身的事情。
===========================
07 by ilulu3.0
今日話題:“你對讀書打卡怎么看?”
之前有參加過21天閱讀習(xí)慣養(yǎng)成的活動,覺得那21天確實挺充實的,不過也會有壓力,如果閱讀任務(wù)沒有完成。建議是如果成立打卡群,不一定是每天讀一本書,只要是每天能分享一些讀書體會或收獲 一周或兩周分享一次讀書筆記會更好一些。
===========================
08 by 落墨浮觴
我一般會利用空余每天讀一些書,讀的多少看精力和時間,每天讀一本的話我覺得無形中為自己圈定了篇幅,畢竟很多名著一天是肯定讀不完的。。
===========================
09 by dengyanjie
關(guān)于今天話題,我也說說自己的情況吧,目前在參加三個打卡活動,一個是共讀社(最先跟sophie談起的能否每天翻40頁數(shù)的打賭),一個是一百天閱讀計劃,還有一個的大哲的每月一本書的分享。共讀社名字來源于《富蘭克林傳》里面的原創(chuàng)社團(tuán),也是在他的影響下促進(jìn)成立了美國第一所圖書館。我們的共讀社目前只有十來個人,沒什么規(guī)矩,只有一個核心任務(wù),就是每天打卡,不限形式的隨時分享,也沒有懲罰。目的是督促自己養(yǎng)成每日閱讀的心理和身體的條件反射的習(xí)慣。從三月底建群開始,我大概已經(jīng)翻了8本書,效果對我而而言是很明顯,感覺當(dāng)你閱讀的速度加快之后,你好像就長了一點閱讀肌,你就越想看更多,打卡就越容易,就不能叫堅持而是習(xí)慣性動作了。
===========================
10 by Aicha
我也是參加“一百天閱讀計劃”。每天利用上下班在車上的時間閱讀。在書上做標(biāo)記,睡覺前,摘抄在有道筆記上。目前堅持了30天,感覺到的變化是,愛寫小結(jié),而且是分123點這樣寫的。
以摘抄的形式做讀書筆記,感覺有點水所以接下來,想嘗試拆書幫的標(biāo)簽讀書法。
每天打卡,培養(yǎng)習(xí)慣,最后形成條件反射
===========================
11 by 趙越
今日話題接龍“你對讀書打卡怎么看?”
非常贊同讀書打卡行動。談到讀書,大家經(jīng)常說的理由“太忙,沒有時間讀書”。但其實,除了工作和生活,有很多的細(xì)碎時間,比如等人、地鐵上、旅途中,在無意識的刷屏中溜走了。如果把這些細(xì)碎的時間利用起來,固定自己的閱讀量和輸出量,日積月累,會是一份給自己和他人的厚禮哦。
===========================
12?by 符坤儀
這個還是看日后的需求吧,其實昨天和小野也有說了很多了,我這個人比較隨性,從小大多數(shù)都是用腦記事不是用筆記,計劃也都是當(dāng)天開始當(dāng)天才在腦海里想要做什么而不是記錄下來每天去翻需要做什么個人習(xí)慣方面和很多人不同,不過這樣的閱讀計劃的確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督促自己,培養(yǎng)一種責(zé)任感,不會因為其他事情而懈怠,而是會去想著,今天還有這件事要完成。
===========================
13?by V先生
#今日話題# - 你對讀書打卡怎么看?
- 打卡是什么?
> - 打卡是一種儀式,用來定點提醒,并監(jiān)督自己去做某事。
- 打卡有什么作用?
> - 強迫自己到點就去做一件事,治懶癌;
> - 通過堅持做某一件事,培養(yǎng)一種嚴(yán)肅對待生活的儀式感;
> - 一同參加打卡的人,會有一種身份認(rèn)同感,無形中相互激勵。
- 打卡的內(nèi)容有哪些?
> - 可以有很多種,不僅讀書,還有早起、跑步、練瑜伽、碼字、工作、睡眠,等等。對于一個人來說,選擇對什么事打卡,根據(jù)各人情況而定。
> - 比如讀書和碼字,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成為一種熱愛和習(xí)慣,那么就無需打卡。因為已經(jīng)融入每天的生活,就像呼吸一般自然。如此,打卡反成為形式和牽累。
> - 但是對于睡眠和跑步,我還做不到定點去做,那就有必要用打卡這種形式監(jiān)督自己。
- 打卡有用嗎?
> - 對于生活來說,是混沌的,人們主動或被動做著某些事,即便不打卡,也會在無形中成長。而打卡對于有的人,反而限制了做事的樂趣。
> - 但我們也清醒看到一點,現(xiàn)代社會,生活除了是樂趣,更多的是一種競爭和謀生壓力。
> - 在這種情況下,打卡作為一種方法,是有效且必要的,可以促使自己變得更強。這種收益一天兩天看不出,但是長期堅持下來,回頭看看,收益很大。
- 讀書打卡怎么打?
> - 如果想有趣,隨性而至,好讀書,不求甚解,無需打卡。
> - 如果想有用,有必要打卡,不僅打卡,還要進(jìn)一步做其他很多工作來筆記、梳理、加工、提煉。
> - 最怕的是以“打卡是形式”為借口,結(jié)果書也沒讀,其他有意思的事也沒做。如此,就是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