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北略中山之地……與肥義謀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賢者察焉。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國人皆不欲,公子成稱疾不朝。王使人請之曰:“家聽于親,國聽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議己也。制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令行為上。明德先論于賤,而從政先信于貴,故愿慕公叔之義以成胡服之功也?!薄映陕犆速n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趙王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
趙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陽、鴻之塞,又取、石邑、封龍、東垣。中山獻四邑以和。
趙國獨立之歷史開始自三家分晉,然而在三晉的關系中,一開始趙國只是跟屁蟲的角色,跟著大哥魏國混,后來哥三個關系鬧僵了,又老是被老大哥欺負,還好靠著鄰居家的齊國,英俊的相貌,啊不,趙國的社稷,才得以保全。遠親不如近鄰,其言不繆。
趙國的強大則始于趙武靈王,始于其主導的制度改革“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是一項由趙國國君主導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是政府主導的頂層設計。同時,其還是一次激進式的制度變遷,其成功有我們值得借鑒之處。
制度變遷主體的動力和目標
制度變遷總是需要動力的,趙武靈王一開始對肥義說:“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后來在說服公子成時又詳細解釋了他的動機:“吾國東有齊、中山,北有燕、東胡,西有樓煩、秦、韓之邊。今無騎射之備,則何以守之哉?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圍;微社稷之神靈,則幾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
在趙武靈王看來,趙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最危險的時候,不變革,就是等死,《周易》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革是唯一的出路。存趙國之社稷,報中山之仇怨,是趙武靈王變革動力之所在,也是其“胡服騎射”目標之所在。
而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來解釋,則可以說是趙國之制度已經不適應趙國發展的要求,產生了矛盾。從制度角度來說,這種矛盾就是制度自身變遷的內動力。
制度變遷主體的決心
由于在制度上普遍存在路徑依賴,普通人又因“有限理性”而無法看到改革的益處,在“胡服騎射”制定之初,是遭到普遍抵制的,通鑒上說“國人皆不欲”。然而趙武靈王的決心是異常堅決的,他說:“愚者所笑,賢者察焉。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很有孟子所謂“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制度變遷主體對推動制度變遷的決心大小,是變遷成功與否的一項重要因素。
組織變遷集團
任何一項改革,都無法僅憑主導者一己之力完成,在遭到國人的抵制后,趙武靈王找到了意見領袖、大V公子成,在戰國時期貴族政治體制下,公子成其實相當于趙國董事會其他董事的代表,他對董事長趙武靈王的決策提出了質詢,趙武靈王則把目前企業發展的現狀和未來以及改革之必要性向公子成進行了解釋,考慮到未來工資和獎金的發放,公子成認可了趙武靈王的改革,也成為了率先更換“胡服”的代表。
當然,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路并不是這么簡單的就完成了,《史記趙世家》中記載,在公子成之外,胡服騎射還遭到了來自其他貴族的抵制,趙武靈王通過隨后一系列對外戰爭的成功,用事實讓他們看到了“胡服騎射”帶來的巨大收益,從而逐漸改變了他們的抵制態度。然而因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政策,不僅僅針對軍隊,而是針對全國全體國人,并不是所有人都從“胡服騎射”中獲得顯著的收益,反對派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其力量相對弱小或者說選擇了蟄伏而已。
變遷方案
在趙武靈王的改革中,改革方案是在最初就被確定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服飾上,改穿北胡的服飾,方便騎馬射箭,軍事上,由原來的兵車步兵變為發展騎兵部隊。從變易服飾這一方面來看,趙武靈王發起的“向胡夷學習”,不僅僅是讓步兵有一匹馬那么簡單的改變,算是一次較為徹底的軍事學習。
變遷成果
趙王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
趙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陽、鴻之塞,又取、石邑、封龍、東垣。中山獻四邑以和。
因為戰國時期的發展水平和趙國的領土人口,除意識形態外,胡服騎射的變革阻力相對來說還是處于較低的水平,其成效也很快顯現,趙國的軍事力量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也奠定了趙國隨后與秦國爭鋒的基礎。趙武靈王這個謚號中的“武”字可謂實至名歸。
梁啟超大師認為趙武靈王是中國古代史中黃帝以下的第一人,并將其比作中國的“彼得大帝”,第一人之說暫且不論,但對比彼得大帝和趙武靈王二人,確實有相似之處。
兩千年后的晚清時代,也有一場“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大變革,相較起來,變革的主導者缺乏足夠的動力和決心,又沒能發動足夠的利益集團來支持變革,同時其改革的方案又太片面化,沒有學習現代化的軍事理念和軍事架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僅僅認為有“洋槍洋炮”就OK啦,關鍵是洋槍洋炮也沒有選個好的,如果有一個相對平和的外部環境還好,但恰有惡鄰在側,趕巧的是,惡鄰也在改革,“師夷長技以制夷”之夢,在甲午戰爭中被擊的粉碎,成為近代中國永恒之殤。
2017年,又是一年伊始,恐怕有很多人跟努馬一樣,又制定了N多的新計劃,發誓要改變自己,其實,也如同是一次制度變遷,需要從動力,目標,決心,爭取支持和方案上下功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試著考慮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