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認識習慣
習慣,就是也許別人做起來就那么別扭,但你卻可以做得那么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有5%是非習慣性的,而其他的95%行為都是源自于習慣。這幾乎可以說,是習慣,而不是邏輯,決定了我們的一生。
習慣,就像物理中的“慣性”這個概念。我們很多的行為,都是由于慣性的驅動,或許根本未經大腦驅動。就像上面說的,人的行為中,只有5%的行為,是由思考腦中的邏輯驅動,還有95%,都是由反射腦中的習慣驅動。
有本書《刻意練習》,大家估計都不陌生。無論是書中的刻意練習,亦或是“十萬小時小時定律”,說到底,不都是把一個行為,打磨到極致,使之形成一種反射嘛?
這么說來,我們學習任何東西,大抵都應該是,把這些邏輯上、認知上,你認可的東西,訓練成習慣。然后用習慣,指導接下來的行為。
培養一個習慣,就像是滾雪球,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些困難,但是隨著雪球越來越大,便越來越容易,甚至是你根本不用管他。當你遇到一個行為,就會反射一樣的自動做出反應。
物理中的“慣性”,取決于質量,質量越大,慣性越大;習慣也一樣,這個雪球越大,你的反應行為,也就越熟練,一如反射,不經大腦。
活了這么多年,無論是好是壞,你肯定有些行為已經形成了習慣。
比如,當初你學騎車的時候,還會控制著平衡,小心翼翼的不翻車。但是,現在呢?還不是一上車就走,想去哪里去哪里,誰還會考慮平衡呢?
也正是這樣,我們才很難改變,改變懶睡、不愛運動這些毛病。
講到這里,再說一個小插曲。
之前,聽羅胖講關于“癮”的一期節目中,他說到,其實,鹽,這種東西,我們人類根本不需要的。這只不過是我們的老祖宗,為了調劑口味,加的這么一點作料。你看,這東西又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等等病因,可現在我們卻就是戒不了。
你看,這是不是也算日積月累下的一種壞習慣呢?
02 利用“微習慣”養成
我們的邏輯腦,是害怕改變的。
稍微有一些變動,就會覺得不舒服。其實,很多時候比如我們想去跑步,想去讀書,并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會給我們生成一副假象,然后告訴我們,這很累,這很困難,然后給你傳遞出一種情緒。
所以,如果你要一下子養成一個大習慣,是需要極強意志力的。而微習慣,設置一個小到不可思議的目標,只需要消耗極小的意志力,就可以讓大腦以低成本啟動。大腦還沒得及抗拒這個行為,我們的行為就已經完成了。這樣,大腦對這個行為的抗拒感就是減輕。
目標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才不會給我們造成任何負擔,而且具有極強的“欺騙性”。所以,這是一個極具優勢的習慣養成策略。
書上把微習慣的應用,列舉了這么八個步驟:
第一步:選擇一個微習慣,制定每天的計劃
第二步:挖掘微習慣的內在價值,即帶來的好處
第三步:明確微習慣的時間安排,就是在特定的時間完成這個行為
第四步:建立回報機制,用獎勵提升自己堅持的動力
第五步:記錄、追蹤完成情況
第六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第七步:服從計劃安排,就是只定下微量目標,不要提升額度
第八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志
當然了,這里面的八個步驟,取決我們自己,去具體決定要走哪幾步。但是無論怎樣,有三個關鍵點,你需要知道:
①微習慣目標設置技巧:把目標設置的足夠小,小到不可思議。比如每天只做一個俯臥撐、每天只讀一頁書,只有小到不可思議,才會讓大腦認為它真的毫無威脅。
②微習慣的替代獎勵機制:對于大腦來說,有回報才會更愿意去重復一件事,它更喜歡沉浸在多巴胺的分泌之中。所以,人為設置一個替代的回報,就很有必要。
③如何判斷習慣是否養成:對某件事習以為常,到時間、或是遇見什么事,就會自然做出反應,自然去做這件事;除非緊急情況,養成的習慣會自覺堅持。
03 如何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
習慣,無法通過吸星大法瞬間獲得,獲得它的它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時間換,需要不斷訓練,持續積累。
李笑來說過,把我們自己當成一臺電腦,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統。? ?
這種不斷更新,就是通過身體、智力、精神和社會/情感四個方面的不斷訓練,磨礪其他習慣,從而把自己變得更優秀。
第一:身體
身體是我們的第一要素,是根本。我們一定要讓自己的身體,配得上以后的成就。難道你要用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全交給醫院嘛?
之前,還看過一個說法。在美國,那些胖人,大多都處于社會底層。那些有一定成就的人,都是注重自己的身材。談生意的時候,別人一看你的體型,就知道你這個人沒有意志力,是不愿意跟你合作的。
所以,養成吃營養食物,充分休息,定期運動,有規律的作息,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精神
強大的精神力量,也是需要不斷訓練的。
前行的路上,不可避免的遇到挫折,都會有低谷,你要熬的過去,這就需要一定的精神力量。雖然,我們很難做到“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樣的境界。
就像《小狗錢錢》這本書講過一句話: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仍然要堅持自己的想法。一切正常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做到這點。只有當真正的困難出現的時候,才能見分曉。只有少數人能夠堅定不移的貫徹自己的計劃。那些非常優秀的人,甚至有能力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做出最杰出的表現。
第三:智力
智力,就是我們的操作系統。那如何不斷更新呢?
多讀書。我們所有的知識,都是在繼承前輩們的經驗。讀書,是一種最省錢、最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方式。當然了,如今這個時代,如果你身邊有大牛的存在,向他們請教,跟他們學習,是更快的學習方式。
多寫作。寫作,就是梳理自己思考的過程,最后得到一個結果。一定要記錄下,日常的一些想法,一些思考。當你在寫作的過程中,你以為對一件事情,了解的夠透徹了,卻發現寫出來的東西,很難說服別人。這就說明,你根本沒有想的那么清楚。
第四:社會/情感
這是需要持續積累的,是社會關系,是情感連接。
以前,我總是羨慕那些人脈廣,認識很多大牛的人。后來才慢慢的懂得:你是怎樣的人,就會遇見怎樣的人。在你遇到優秀的人時候,一定要想一想,自己能夠為其提供什么價值。要知道,有效社交,是建立在價值的交換上的。
04
好啦,總結一下吧:
關于習慣這件事,就像那句話說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微習慣,就是這樣,定下一個地到極致的目標,然后一步步的做下去。
沒有任何東西,是一蹴而就的,要相信時間的力量。而且,與堅持比起來,任何的方法論都可以忽略不計。關鍵在于,和自己玩心眼兒,把這個過程,這個學習的過程,這個改變自己的過程,變得有趣,讓自己很快樂的堅持。
最后,一句話送給大家:我們都生活在下水道,但仍然有人夜夜仰望星空。
往期文章
習慣,我也就只知道這些了
推薦書籍
《習慣的力量》《微習慣》《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我是柳江南
堅持寫作的第55天
成長,是一件小事兒,值得你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