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爸爸怎么行么?叫GOD。
這一次,我們重新定義夢想。
馬云跟王菲唱歌了。
“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
馬云跟李連杰拍電影了。
“天下武功,唯富不破。”
所以他們說,只要有錢,什么夢想都能實現(xiàn)。
在這樣的語境下,很好地寬慰了沒日沒夜拼命干的創(chuàng)業(yè)者。不要再耿耿于懷自己現(xiàn)在沾染了一身銅臭氣,耽誤了自己小時候在少年宮學的跳舞、圍棋和書法技能,等你有錢了,你早晚都能圓夢。不管是把五子棋納入奧運競技項目,還是讓你的員工們必須用龐中華式的標準鋼筆手寫體給你提交工作總結,這些都不是夢想。
我有位賣燕窩的大姐大上周發(fā)了一個宏愿,她要做一個有400萬人關注的店,這樣的話她就可以請姜文演她老公,一演100集。第二季就換成吳彥祖,30集,最后再拍個大電影,就彭于晏吧,爭取吻戲NG100次。
錢有多少,夢想就可以有多大。
都是玩笑。
現(xiàn)在,對于馬云爸爸,我們也只能開開玩笑了,難道還能開槍么?
因為真實與真相太過沉重,所以我們也只能用這樣的玩笑話來消解掉這份沉重。
難道,我們真的能對自己的小孩說:“快努力掙錢吧!掙了錢你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小時候,我爸常跟我說,好好讀書,長大了就自由了。
這種自由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解讀。
比如說可以不用遵守晚上9點半就睡覺的規(guī)則;可以晚上12點之后回家;可以想看什么書就看什么書;可以自己有隨意支配的零花錢;可以自己買買買……
那個時候,我們對于自由的想象還是太過貧瘠。
我沒有想過有一天,原來所謂的自由是這樣的——只要有錢,全世界都可以陪你尷尬,這種尷尬當我看見雙十一晚會上全體在尬唱“1111”,當我看到滿天的標題都是“被首富耽誤了的影帝”“被某寶耽誤的文藝青年”時被推向了極點。
和菜頭說:“對于未來世界的隱喻一定程度上都是真的,因為隱喻往往表達的是對真實的理解,而活在真實中的人,看到的只是生活的比喻。”
我們可以接受雙11帶來的新民俗,像春晚一樣守在電視前觀摩大咖云集的雙11晚會,然后不可遏制地剁手,把這一天當成一場盛大的祭祀。
但是,拜物與拜金是否真的可以侵入你的心智,讓你真的相信這個真理?
有錢,就可以擁有一切,包括贊美。
是的,不管你是否相信,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在踐行這句話。這有點類似于福柯所說的Disciplinary Power(規(guī)訓權力)。這種權力沒有主體,沒有帝王,自成體系,自我生成,鐵王座永遠都是空著的,但是每個人都在被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奴役著。
談論這個話題,總顯得特別不合時宜,一個不好就會淪入裝逼或者媚俗的陷阱。
俗話說悶聲掙大錢,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
俗話說君子貴清,有些事只能說不能照做。
“我們在這里不是因為我們自由。我們在這里是因為我們不自由。”
對于未來,我總是顯得過于憂心忡忡,就好像擔心每一個童言無忌的小孩突然有一天在自己的作業(yè)本上寫下自己的理想都是如出一轍地:“我要掙很多很多錢。”
這些小孩或許并不知道,在這個激蕩的時代之前,我們也是出現(xiàn)過很多很多不同的理想的。
最后,如果你還沒有來得及看《功守道》,那么你還是不要看了吧。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