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秋葉: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序(一)
入群后關注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除了要堅持打卡外,還有閱讀任務,于是快速將之前沒看完的書收尾,從書單里檢索出一本讀書方法論《秋葉: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今天利用碎片時間開始閱讀,看到序中第三篇后,發現有很多實用的閱讀方法,及時記錄并學以致用,當然,還要用批判性思維將其吸收內化后,再輸出。
寫這篇讀書筆記時就在構思應該以什么樣的寫作方式呈現,框架是怎樣的,文章脈絡又是什么樣的,想到自己準備閱讀這本書的需求,希望能從中汲取到高效讀書的方法,于是這篇讀書筆記的大綱就逐漸清晰了。從讀者角度出發考慮,教你如何讀書。
讀書時,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
如果你也是讀書小白,我想你曾經為沒有時間讀書而抱怨過,為選書而煩惱過,為讀完后沒有收獲而苦惱過,為貪多同時看兩三書結果一本都沒有看完而嘆息過……
不管你在閱讀方面遇到什么的困擾,請先放下你手中正在閱讀的那本書,選擇一本閱讀方法論的書,它將會為你打開閱讀世界的另一扇門!
讀書,可以帶給我們什么
如果問大家,讀書可以帶給我們什么,相信有大部分讀者會異口同聲的說,知識,沒錯讀書確實能學到很多知識,這是最直接的收獲。但讀萬卷書,除了單純的知識外,還有更重要的就是,培養整體思維的能力,通過閱讀,建立具有系統性的思維,這才是我們要大量閱讀的終極目標。
書,應該這樣讀
這部分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讀書方法論了,也請大家帶著批判性思維來閱讀。
首先,解決讀書沒有時間的問題。
如果在你人生成長的道路上讀完過一本書,就不要再提出這種低級的問題了。沒時間,那是因為不想讀。
其次,解決如何選書的問題。
至于選書這個問題,不同年齡段不同的人閱讀方向也不同。如果無從下手,就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來讀,哪怕是漫畫也可以從中獲益。再來,上網查閱書籍的分類,從自己想了解的領域開始讀起,這里給個建議,不管從哪本書開始,這個領域的書一定要讀夠三本,不奢望成為專家但也應略懂一二吧。
第三,解決讀書貪多問題。
我以前就有這個不好的習慣。一本書閱讀進行時,無意發現另一本好書,第一時間找到資源,想先睹為快,結果上本就擱置了,這是個死循環,慢慢的書架上就擺滿了,卻沒有任何成就感。建議大家,盡量讀完一本書后再開始第二本,其實在閱讀的世界里,少就是多。
第四,解決書讀了就忘的問題
1.通讀法:培養思考框架
我上面提到過閱讀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完整思維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提升是需要閱讀時間和閱讀量的積累才能有質地變化。那如何使用通讀法閱讀呢?
系統讀書。例如選擇專業的書閱讀時,從概念定義出發,再到現象的理解,使自己慢慢的形成一套知識框架,等再遇到這個領域的內容時就可以在大腦中進行這個框架的梳理,之后再吸收新的知識。同樣的,問題分析的框架也是這么形成的,當遇到這個領域的問題時用你熟悉的概念現象等知識分析原因,不管結果對否總能總結出一些原因,慢慢的分析問題的框架就可以形成。當然還要帶著批判性思維方式閱讀,思考,寫作。
通讀法,就是系統讀,反復讀,讀懂別人的方法論,內化成為自己的方法論。
2.樹讀法:主題閱讀
樹讀法可以使你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形象的理解就是閱讀輸入與輸出是一課被修剪過的枝繁葉茂的大樹。要多讀同類書籍,形成一種思考框架。在了解一個新的領域時,可以先列大綱,再看一本經典的書,之后梳理充實自己的大綱,接下里再看相關的書,并對書中提到的內容思考,認同的整合列入大綱。這樣就快速的對一個新領域有了系統的認知。
當然,在進行主題閱讀時,發現有枝葉影響到整棵樹生長,要及時調整修正或是剪掉,要保證主干系完整,然后再去吸收營養。
3.圖讀法:梳理閱讀脈絡
看到這種方法,就聯想到思維導圖。當然,我在讀這本書時就在畫導圖,圖像幫我直觀的呈現出閱讀的內容,還可以提醒我閱讀時遺忘的部分,也幫我在書寫時梳理了脈絡。這是種非常好的方法,建議大家學習使用。
還有一種是讀書筆記PPT,將我們閱讀內化的東西通過PPT的形式呈現出來,即發揮了左腦提煉抽象概念的能力,又發揮了右腦形象化表達與展示的能力。制作過程就是將書中的精華轉變成自己的思想,再用圖形結構化顯示出來。
4.框讀法:建立框架整體認識
這種方法適用于讀經管類書和新書,也適用于寫書評。不管是閱讀還是書評都可以從作者、背景、時代,書中提到的問題,造成問題的原因,解決的辦法(自己梳理總結,書中提到的是否可行,列舉身邊的事用作者的觀點分析,是否客觀)及以后遇到同樣情況的解決描述等這幾方面來讀或寫。
當然,你也可以質疑與創新。
5.煉讀法:提煉邏輯
這是一種可以把書讀薄的方法,適合于讀暢銷書。閱讀時要做到的就是通過輸出幫你提煉書中邏輯。這種方法要多嘗試,因為它是幫你短期內提升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方法。
6.逆讀法: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顧名思義,就是質疑書中內容。適合于作者很厲害,觀點有些偏頗的書籍。列出書中錯誤或是不適用觀點,反駁并說出理由。其實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方法,找出書中隱含與價值觀的沖突,隱含的不同的假設,邏輯上的錯誤,或是論據不可靠等,閱讀時常提出這些問題,這種思維就可以慢慢形成。
7.抄讀法:復制模仿
這種方法最簡單,也最易學。看到書中好的句子或段落,可以拿來主義,先摘錄然后再反芻。不知不覺,你會發現自己輸出方面有了進步。
8.仿讀法:實踐幫你理解
適合于讀工具書。比如課件制作、動畫制作等書,要用這種方法閱讀,只要操作一遍基本上可以理解書中所有內容。
9.誦讀法:適用于文藝書
讀完一首詩后輸出,可以書寫的內容:交代背景,基本信息(詩名、內容、詩人名字、經歷等),表達感受或文筆風格,主觀感受(支撐你觀點的依據),進行客觀對比(作品間、詩人間、不同點共同點,綜述好優缺點如文字提煉、思想層次、視野范圍、值得借鑒的地方、如何更好等),還有模仿學習化為己用,及作者友情分享簡介信息等。
詩評還從未寫過,等待嘗試。
10.閑讀法:適用于快餐書
既能打發時間又可以放松大腦的一種閱讀方法。這種閱讀可以幫助你了解年輕人喜歡的書籍,你也可以借此了解這些作品受歡迎的原因,有選擇性的借鑒。
以上就是讀書遇到問題的解決辦法,只有嘗試改變才能有進步。想要擁有自己的思考體系,書必讀,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