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先吐槽一下,作為一名電影營銷狗,對各種電影營銷手段有著非常迫切的關注。在時時刻刻拼物料拼創意拼腦細胞的影視行業,凡有同行開發出新的idea,往往迅速被復制,對于從業者而言,最懊惱就是彼時“我怎么沒想到”的心情。今天就為各位安利一個非常前沿但可實現度卻又極高的的營銷應用——4D預告片,以及這種形式在互聯網時代對電影營銷的影響。
以下是身為營銷狗長長的思考 圖片來源于網絡
4D電影:身臨其境的互動
提起4D,大眾首先聯想到的就是4D電影。
所謂的4D電影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四維空間看電影,而是3D立體電影加之環境特效模擬仿真組成的新型影視產品。簡單而言,就是利用影院的座椅震動、吹風、噴水、煙霧、聲光等技術輔助,讓觀眾進入到電影情景中。稍微上檔次一些的影院,還會在布景上做文章,通過視覺、嗅覺、聽覺和觸覺等多重感官刺激,提高電影的娛樂效果。
小弟看過不少4D電影,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在UME觀看《超凡蜘蛛俠2》。當處在小蜘蛛的主視角飛舞于高樓之間時,座椅的震動感、撲面而來的強勁風力陡然提升了劇情的刺激。這部電影甚至連打擊感都做了出來,還好座椅的“按摩”效果不是太大,否則看完電影自己也快散架了。這就是4D電影給觀眾帶來的直接感受。
在當前的科技條件下,4D電影能達到的特效較為有限,影院不同設施水平也會帶來差別感受,以至于許多觀眾對4D電影褒貶不一,但從行業發展看,卻是實實在在地突破了傳統電影的觀感。
4D電影在吐槽中發展,這似乎是許多新技術的共同命運
圖片來源于新浪娛樂微博
4D物料:小黃人的震動冒險
在以物料為武器的電影營銷行業,4D電影常見,4D電影物料卻不常有。
這次要說的是樂視視頻今年6月推出的4D電影預告片。該預告片僅針對安卓客戶端用戶,蘋果黨暫時無緣相見。俺也是三星手機看電視劇時才偶然發現4D子頻道入口。其中包括了《敢死隊2》、《007:幽靈黨》、《精靈旅社2》以及即將上映的《小黃人大眼萌》四款預告片。在日常一系列2D預告片中,“4D”兩字就如同引人注目的皇冠,讓那句老話再度浮現心頭:“我怎么沒想到。”

目前國內可見的4D宣傳片僅有四支
圖片來源于視頻截圖
4D預告片的全稱叫“樂視視頻&Immersion 4D創意觸感視頻”,名字很唬人,但原理與4D電影類似,它采用了美國Immersion公司的TouchSense Engage?技術,在國外已被谷歌等公司應用,樂視應該是國內唯一一家使用此技術的公司。
此技術連接了手機或平板電腦中的振動器,根據視頻內容設定震動節奏和時間間隔。以《小黃人大眼萌》預告片為例,在短短的1分30秒中,從開場小黃人出現幻想萌萌地舔“香蕉”,到霸王龍踩著石頭滾動,小黃人飄過大海、飛躍山谷、躲避追捕、嬉笑打鬧……在不同的場景與動作下,觀眾同步體驗到不同層次與頻率的震動效果。而《007:幽靈黨》的預告片更進一步,連低沉的配樂音效都做了出來。

在震感體驗下,小黃人的冒險更富趣味圖片來源于視頻截圖
盡管這一依托于安卓移動客戶端的4D技術目前僅支持震動觸感,但通過向樂視工作人員打聽,下一步還將推出360°全景視頻,同時豐富更多的特效體驗。
4D觀眾:從看電影到玩電影
平心而論,4D的觸覺反饋效果在影視行業是新鮮事物,但放眼到影視的隔壁——游戲行業早已不新鮮。
當年索尼在playstation2時期就開發出觸感震動手柄。還記得當年玩PS2上的《零:紅蝶》的時候,在鬼屋中搜尋幽靈,隨著手柄震動感的加強,冤魂就在身后!那種游戲音效和震動體驗給玩家帶來的刺激至今難以忘懷。更不要說后續的射擊和動作游戲了。
游戲行業在觸控技術方面的超前,是玩家“玩”游戲這一天然交互動作催生的結果。影視行業卻不同,影視產品面對的是“觀眾”。過去,觀眾坐在大銀幕或小熒屏前,以欣賞故事為出發點,這種觀念導致4D互動技術的延遲。然而,當以iPad、手機屏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發展如此迅猛,4D互動卻大有文章可做。
依然以4D觸感預告片為例,眾所周知,預告片是電影精彩元素的剪輯,尤其是在好萊塢商業大片中,借助4D技術,預告片里爆炸、碰撞、墜落等情境通過觸控震動更加鮮活。
圖:轟炸、飛行、炮彈等好萊塢元素在4D效果下直接增加了對觀眾的吸引力
圖片來源于視頻截圖
這意味著預期觀影用戶在欣賞4D預告片之后,對影片的核心元素將有更鮮活更直接的體驗,從而積極影響了分享、購票行為。而對于經典大片而言,3D、4D等技術手段則增加了對觀眾新的吸引力。以至于2014年的《敢死隊3》4D預告片在影片上映一年后推出依然被分享轉發。
4D營銷:打破第四面墻
戲劇領域有一句術語,叫“第四面墻”。
眾所周知,舞臺上一共有三面墻,所謂的“第四面墻”面向觀眾,被形容為“一個將觀眾與舞臺永遠隔離的隱形屏障”,或者可以稱之為“觀眾墻”。表演中“打破第四面墻”的方式包括沖著鏡頭說話、開槍等等,是對傳統戲劇理念的顛覆表現。
而在營銷領域上,“打破第四面墻”就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近年來,身為觀眾的我們看著各個片方宣傳方八仙過海式的營銷,無論海報、預告片、花絮、mv、還是特輯,當它在視頻平臺上推出時,我們依然是一個被動的觀看者。營銷內容與對象之間就隔著這么一道隱形屏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4D觸感視頻這樣的營銷物料則將觀眾的參與和體驗感引入其中。
正如電影從2D到3D,進而演變為4D一樣,這一過程展示了觀眾對觀影交互式體驗的不斷追求。不滿足于做觀看者、而期待成為參與者。4D技術帶來的交互式體驗正是對顛覆傳統觀影方式的創新嘗試。它最終將把“觀眾”——“電影”之間的隱形屏障抹去,這種追求深度互動體驗的營銷方式,恰恰是互聯網時代中最核心的價值。
有什么理由懷疑4D花絮、4D特輯不會很快到來呢?圖片來源于網絡
結語:影視與互聯網的第三次握手
在影視行業,“互聯網思維”是如今最常提起的概念,并行蓬勃發展的影視與互聯網兩大行業密切接觸,無非是它們都意識到互相依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