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多都會有這樣一種情況,聽到銷售的電話,或者看到銷售員,都會想辦法掛機或者躲開。
在中國,有種這樣的感覺:銷售員=騙錢。
因為跟他們搭上,一定是要纏著我們花錢的。這就是讓我們反感的地方。
在消費者心里總覺得這樣的方式違背了愿買愿賣的市場原則,有種強買強賣的性質。
這個跟銷售員的銷售方法有很大的關系。
買者買得是否舒服,就看銷售員怎么去推銷。
作為一個合格的銷售人員必須清楚的了解和知道,你們要推銷產品的群眾的心理和感受是怎么樣的。
在這里簡單總結一下銷售員一般最容易犯下的錯誤
一、著急著成交
一般消費者在購買東西的時候,都喜歡在舒適的環境和心情中完成交易,但是銷售員為了能盡快促成交易,會不停地用語言轟炸消費者,不停地跟客戶介紹產品的好處,多么多么值得買。
客戶幾乎沒有插嘴的機會。
一般這個時候,除非消費者本來就對這產品是有了解有興趣的,否則很容易引起客戶的反感。
這個做法會把客戶僅存的一些好奇心都磨滅。
這個情況我遇到過一位非常有經驗的手機銷售員。
進店后他先是在前臺向我微笑,用表情告訴我,他在歡迎我的到來。接著第一句就是,喜歡的可以拿出來看看。
然后我們在看到的柜子前面停下,確認了想要看的機型后,這位銷售員看著我們微微一笑,說:“是這款對嗎?”
動作不急不躁,雖然有一句沒一句搭話,但是整個過程沒有冷場,氣氛相當地好,這是銷售員做得非常成功的一個地方,營造了一個很舒適的購買氛圍。
這位銷售員從我們進店開始是在摸索我們的節奏,到后來拿出手機,我們就開始跟著他的節奏走,再到后面的每一步都是這位銷售員帶著我們走,從介紹功能到推薦機型。
準確定位消費者的購買節奏,這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步。
每一位進店或者每一位需要推銷的客戶的日常生活節奏都不一樣,有急躁有慢悠的,節奏把握不好,就容易引起客戶的反感和排斥。
二、把握不好“想讓客戶知道”和“客戶想知道”之間的切入點
在銷售員的銷售模式里,給客戶推銷產品的時候,是必須要抓住客戶提問的這個時間點來介紹產品的,一旦客戶已經知道想要知道的信息之后,對這個產品的好奇度就會大大降低。
在銷售過程中,我們先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客戶想知道的”和“你想讓客戶知道的”一樣嗎?應該是不一樣的。
一般產品,只要能引起客戶注意的,首先客戶就會想到價格,是否是自己能消費得起的。
但是站在銷售的角度來說,除非是針對專門的人群而研發的產品,一般產品都是普通百姓能消費的,就是主要看消費者感覺這個消費是否值得。
在客戶問到價格的時候,這對于銷售員來說,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一般在客戶能接受的范圍內,客戶會愿意愉快地和你繼續聊下去,如果不在這個范圍內,那客戶就會想辦法逃。
有一句銷售名句:在我們沒有讓客戶知道我們想讓她知道的內容之前,不要讓客戶知道他想知道的。
這方面,我曾經請教過一位阿姨,阿姨做的是玉器生意,這位阿姨特別神奇,在周圍所有的店鋪都沒有成交率的時候,獨獨她的店,每一個進去看的人都會成交。
只要店里來客人,就能有生意。
我默默地觀察了這位阿姨和客戶溝通的方式,一開始阿姨會和顧客聊聊天,例如今太陽有點猛,提醒帶個傘,要不就是讓顧客先喝口水休息一下再慢慢看。都是出于熱情,沒有任何的套路。
在購買看貨的過程中,每當客戶問到這個多少錢的時候,阿姨都用聊天的方式找到一個切入口,說,你先看,我再給你拿另外兩個對比,看你的眼緣是哪個,然后我再告訴你你的眼光是停留在哪。
這招出奇得好用,幾乎沒有顧客會拒絕阿姨這個提議,因為顧客都會想知道自己挑玉的眼光到哪里,反正貴了就不買。
無論客戶挑的是貴的還是便宜的,阿姨都會先夸獎客戶的眼光,然后開始詳細地介紹這是什么玉,包括產地,等次、質地等等一些專業知識,說完之后,就告訴客戶這個價格。
阿姨在這方面做到了,先讓客戶知道他挑選的玉的價值,再讓客戶知道這個玉的價格,這個質量在客戶的心理有了底之后,接受能力就上升了。
整個過程輕松愉快,客戶沒有任何的壓迫感。
銷售的高明就是在看似無意中給顧客下套路。
三、沒有真正告訴客戶想要知道的答案
當客戶和銷售員之間有問答的時候,代表客戶對這個產品有興趣,他希望能通過銷售員知道更多之前不知道的信息。
例如一個翡翠吊墜,當客戶問到為什么會雕刻成一個魚的形狀,除了告訴顧客,因為這是代表金玉(魚)滿堂的意思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個翡翠原石有點翠綠的地方在中間,雕刻成一條魚,,那魚肚子就會帶翠綠,這樣就會把這個翡翠的價值提高一個層次。
這樣,在顧客的心里,對這個產品的好感就會提高,加大成交率。
一般銷售員只停留在回答這個層面上,其實多告訴一些相關的知識或者八卦,都會增加客戶對這個產品的好感。
適當地擴充一下客戶的問題答案,這也是銷售員需要掌握的技能。
其實客戶在問問題的時候,真正想要知道的是除了問題的答案之外,還有沒有一些除了問題之外與產品相關的一些信息。
因為有興趣,所以想知道得更多,但是如果銷售員在這方面達不到客戶的期望值,那客戶就會覺得很失落,認為這款產品并不是他想要的,其實客戶真正不想要的是這樣的銷售方式。
銷售是一個非常有技術含量的行業,綜合到心理、口才還有人品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如何才能做到一個不被人討厭的銷售員,玩的就是套路。
作者簡介:喵姬,身材微胖,思想積極向上,生活態度陽光燦爛,愛說愛笑愛唱愛跳,除了唱歌就愛寫作,正在修煉個人品德與身材,愿與共勉。微博@老貓愛寫字,簡書@喵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