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華夏民族來說,歷史上有兩條重用的防線,一個是長城,一個是長江,都在危難關頭,保住了一朝的江山,二者相比,哪個更重要呢?
二者同為天塹,一為山,一為水,長城是在險山之上在立城墻,長江一線更多的在戰略要地筑有要塞,翻看歷史你機會發現,被敵突破長城防線的國家依然存在,而被突破長江防線的國家一般會滅亡,原因為何呢?
首先要說,二者所防御對象的差別,長城是中原王朝用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長江是來防備中原王朝,長城一線戰事頻繁,也就是說,中原王朝在此與北方民族處于一中長期非滅國級戰役的狀態,國家的軍隊是處于高度戰爭級別的,而長江防線是南方偏安政權用來防止中原王朝南下的,主要依仗的是精銳的水師,而這恰恰引發了一個問題,最能打的部隊是水師,也就限制了你的活動范圍就是南方,無力和中原王朝一爭高下,只有明朝除外(明朝是唯一的一個由南向北統一中國全境的王朝,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南方經南宋的百年統治,經濟發達;其二元朝的統治不從漢化,正所謂胡虜無百年之運)
長江防線利用的是北方軍隊不善水戰,因此守住長江就是守住江南的江山,可是歷史上真正的中原王朝發動的滅國級戰役中,沒有那個南方政權能夠頂得住的,中原軍隊只要避開正面的長江防線,從長江上游尋出突破,實施戰略大迂回,只要北方的軍隊進入到江南地界,幾乎不會受到過激的抵抗,除非像元朝和清朝實施大肆屠城的暴行,那百姓可定是會和你拼命。
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更多的時候是一劫掠為目的,而中原王朝南下那就是為了統一,只要中原王朝在北方統治穩定一段時間,就有能力發動對南方政權的大規模戰爭,南方政權無力抵擋。
長江防線更多的是遏制了南方政權北進的欲望,太過依賴長江,是國家的軍事部署以長江而設,束縛了國家軍事實力的增長,而萬里長江弱點太多,看似天塹實則只是個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