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孩子做輔導時看到一篇課文是這樣寫的:“一個孩子畫老師讓畫的畫,孩子們畫的是楊桃,在這個寶貝的位置兩個楊桃看起來就像2個五角星,寶貝的爸爸教導寶貝看到什么樣子就是什么樣子,不要是想想的樣子。寶貝的畫交上去后,同學們看到哈哈大笑,笑這奇怪的楊桃,老師看到后也是大吃一驚,找到寶貝。從寶貝的位置看到了五角星的楊桃,給班上的寶貝們上了一節受益終身的課。”
? 看似一篇簡單的課文,我感受很深。在我們的觀念里往往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東西,我們認為這個事物就是這個樣子,比如楊桃的樣子,你會把他想成五角星?之所以不同,是我們的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很佩服孩子的父親,他給孩子灌輸了一個很好的思想。我們大人往往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已經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你最愛的寶貝。當你抱怨孩子不愿寫作業,總愛玩游戲;當你抱怨孩子把房間弄的很亂不去整理,你辛苦上了一天的班還要收拾打掃;當你看到孩子遇到不會的,不去想辦法,直接放棄。你會怎樣?發脾氣揍寶貝還是他愿怎樣就怎樣?在早之前這是我的解決方式。忽略了什么?沒有想孩子為什么不愿寫作業的根本是什么?沒有想孩子為什么不整理好自己的房間?影響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當你要求孩子的同時,你想一想自己是否做到了,閑暇時間你在干什么?學習充實自己?玩游戲放縱自己?身教勝于言教,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孩子的父母。
?在工作上,當員工之間有不同的見解時,你是否會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你是否會給她為什么這樣去做找理由?換位思考,尋找合適的溝通方式。人生成長的每一天,都是未知,新奇,探索。審視自己成長的路上,如何越走越順利,培養一顆勇往直前的信念,永不服輸的精神,克服困難的勇氣。你不單單是做自己,你還會影響到你的親人,以及你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