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徐文兵部分解讀:
比如說,我們經常老百姓說的,"上火了","著涼了","火"是什么?是一種能量,"著涼",寒氣,也是一種能量,它并不以物質的形式存在,但是它同樣能傷害你。所以,中醫把這種外面對人的身體影響的這六種原因叫"六淫","淫"是過分的意思。我們講"風"、"寒"、"暑"、"濕"、"燥"、"火",這是一種"虛邪".
我們講的外因叫"六淫",內在的病因我們叫"七情",就"喜、怒、憂、思、悲、恐、驚"。所有能引起你情緒波動的這種能量或者是信息,這也叫"邪氣"。讓你大喜,讓你大悲,讓你大怒,或者讓你大驚、大恐,這都是"虛邪"。所以《黃帝內經》說,這種"虛邪"后面接著一句話叫"避之有時",你不要迎著去上,你要躲它。
我們應該根據四季的變化去知道,春天多風,春天的風是往上走;而秋天的風具有肅殺之氣,秋風掃落葉;夏天多暑多熱,而秋天多燥,而冬天多寒。你要根據時令的變化,去避在那種季節下盛行的那種"邪氣"
"恬"是一種自我療傷自我寬慰,最后達到自得其樂的一種能力。
"恬淡虛無",四種不同的逐級而上的境界,首先你要學會,"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挨完刀以后,別找別人去撫慰你,自個兒"恬"了,把它療好了,然后把自己追求的那種名利呀錢財的欲望放得淡一些,夠吃夠喝就得了,然后呢,有吃有喝狀態下追求什么呢?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敏銳豐富。
當你處于"恬淡虛無"的狀態的時候,你能夠感覺到你的真氣的運行,叫"真氣從之"。
心得體會:
1.網絡上有很多虛邪之風,吃瓜群眾太多,覺得有時候大家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對自己無關緊要的所謂新聞事件上了.要警惕這些外在的.
2.夏天遇到人造賊風----空調這個發明讓人已經摒棄不了了,可是吹得太多不注意又容易累積成病,實在沒辦法不開也得注意溫度與模式的調節,比如控制在26度左右,除濕模式,能不開當然是最好.南方本來就是濕氣比較重,適時喝些湯湯水水,甚是重要,有時候因為出差對飲食缺乏管理,身體很容易日積月累產生各種病痛,出差也別忘了保持生活的規律性.
3. 這一講讓我重新理解了道家,以前對道家崇尚自然記憶很深,也很喜歡這一點,而儒家為世人推崇,相反有時候在中醫這里做了比較,給你不一樣的感覺.比如儒家說要忍住怒火,道家說要適當釋放出來,不壓抑,否則肝會受到傷害.你可以說他對本身的一種尊重,關于他們說”道家是入世的”,還得細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