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未讀其書,先聞其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一句話已經是家喻戶曉。在作者蘇杰看來,產品經理不是一個職業,而是指一類人。
? ? ? ? 只要你能夠發現問題并描述清楚,轉化為一個需求,進而轉化為一個任務,爭取到支持,發動起一批人,將這個任 務完成,并持續不斷以主人翁的心態去跟蹤、維護這個產物,你就是產品經理。
? ? ? ? 大部分人都不會去從事產品經理這一職業,但是我們可以像產品經理一樣思考。在書中有提到很多思維方式值得我們去學習利用。
? ? ? ? 技術人員與產品經理的思維有所區別。技術人員的思考方式是分解,遇到一個問題時,把這個問題拆解成很多個小問題,然后一個一個解決,是總-分式的思考方式;而產品經理遇到問題時,會分析這個問題產生的根源是什么,用戶到底有什么需求,然后再把需求拆成幾個問題來解決,是分-總-分式的思考方式。對比來看,技術人員是按部就班,指哪打哪;產品經理要追根溯源,找出最根本的需求。哈佛大學營銷教授 Thedore Levitt 教導他的學生說:人們不是想買一個四分之一英寸的鉆頭,而是想要一個四分之一英寸的洞!(People don't want to buy a quarter-inch drill. They want a quarter-inch hole!)發現用戶想要的四分之一英寸的洞就是產品經理的工作。
? ? ? ? 在發現需求之后,產品經理有幾種滿足需求的方法:改變現狀、降低理想和轉移需求。改變現狀是最笨的方法,直接開發一個產品來滿足需求;降低理想則是通過打預防針或者是和更糟糕的情況來比較,降低人們的預期,但這種方法并沒有真正的解決問題;轉移需求引導人們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需求上,讓人們關注別的更強烈的需求。在生活中除了改變現狀,我們可以更多地想想能不能用后兩種方式來滿足需求,多多嘗試用巧力。
? ? ? ? 在產品經理眼中,萬物皆產品。產品經理的職業病是把凡事都當作產品,分析一下其邏輯。產品經理留心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分析細節背后的原因。比如玩qq農場的時候,每個人擁有的土地上限是怎么設置的,為什么要這樣設置;界面里的某一個按鈕為什么是在這里,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 ? ? ? 在蘇杰看來,產品經理應該是通才,要廣泛地了解各方面的知識。因此,產品經理既要熱愛生活,留心生活的方方面面,又要熱愛學習,廣泛涉獵各領域的知識。
? ? ?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因為人人都可以像產品經理一樣思考。萬物皆產品,用產品思維,把自己的人生做成自己最得意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