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期待最高的兩部電影,一是韓寒的《后會無期》,二便是姜文的《一步之遙》。極具韓寒風格的《后會無期》取得了成功,同樣帶著濃厚姜文標簽的《一步之遙》卻被罵得體無完膚。
在電影上映前,全國觀眾翹首以盼,媒體甚至在預測《一步之遙》很可能成為2014年的票房冠軍。可惜真正到電影上映,電影差評如潮,豆瓣評分也一路降到6分,實乃出乎我的意料。
也許有盲目的成分在,總之我實在無法相信姜文會拍爛片。種種原因電影上映期間沒辦法去電影院一看究竟。在過去這么久之后,總算在網絡上把《一步之遙》看了。
看完之后,對豆瓣評分的客觀性有了嚴重懷疑。《一步之遙》絕對不只區區6.3分。電影確實不容易看得懂,但看不懂不代表是爛片。有評論說姜文這次玩過火了,沉浸在自己的表達中而不顧觀眾的感受。我想大眾熟知姜文更多的是上一部的《讓子彈飛》,大家期待姜文拍《讓子彈飛》續集。偏偏姜文拍的是《太陽照常升起》。從姜文訪談的一些話語當中可以看得出來,《讓子彈飛》是姜文給觀眾的禮物,輕松、好看,新奇,帶了一點點的姜文色彩。換句話說,《讓》是部姜文拍的好看電影,但并非標準意義的姜文式電影。也許因為我對《讓》并無太多感觸,反而對《太陽照常升起》念念不忘吧,我倒是非常接受這回比《太陽》荒誕,更肆意,更任性的《一步之遙》
對于電影,我承認我也看不太懂,有高人說影片包含很多隱喻,我閱影有限,一個也沒看出來。但不妨礙我喜歡這種方式的表達,電影并非流水線式的產品,導演不是操作機器的工人,而應該是充滿靈性的藝術家,每一部精心呈現出來的藝術品,如果超過了觀眾的審美水平,要么就換別的看,不必在一棵樹上吊死,要么就回去惡補知識再回來欣賞,不應該倉促地冠上爛片的惡名否定導演的心血。《一步之遙》,姜文走的太前,觀眾必須加把勁努力跟上才對,不應該停在后面對著導演的脊梁骨指責。
《一步之遙》絕對是被嚴重低估的一部電影。
今天看到新聞,《一步之遙》入選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期待電影有所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