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怎樣從困境中走出來?
? ? 首先說明一點,人很容易忘記痛苦,忘記曾經讓自已難過的事情,我還真說不出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讓我覺得很痛苦的事情,
? ? 這里我要說的一件剛成家的事
? ? ? 2004年6月我獲得了我第一份外貿工作,在一個電器制品廠做外貿跟單員, 那時候我剛結婚,老婆也懷上了孩子,在我進那個廠沒有多久,她就同我住進了工廠附近的一個間不到20個方的出租屋。
? ? ? 那時候我很勤奮,每天很早起床讀英語,7:30左右去上班,在工廠向前輩學習及網上找資料學習,雖說做過業務,但以前做的是國內業務,? 轉入出口業務有點難,很多地方不懂,讓我的上級看上去她找錯了人,還不到3個月,我就被公司開除了。
? ? ? 這時候的我,手中又沒有多少錢,結婚之后余下不到3000元的現金,工作又不穩定,到年底小孩要出生了,我該怎么辦?
? ? ? 那時候我其實也沒有想那么多,先要養活自已, 接下來才有可能照顧家人,讓家人過得好一點。
? ? ? 我當時的信念是:我一定可以找到適合我做的事。后來我就開始找工作,多少錢的工作我都做,只要是同外貿有關的工作,2005年起薪1200元每月的工作,我也做。
? ? ? ? 人在困難的時候,只要有目標,抱有希望,就一定能走過去。
? 2.關于拆書的話題
? ? 其實我們把看書這件事情看得太正式,以前覺得讀一本書要從頭讀到尾,一本200頁16開的書,如果全部看完,一般至少也要一個星期。
? ? 按時間計30分種一次,也就是要看10到12次左右的時間,
? ? 我現在發現將一本書看完很容易,但是要想要有收獲,非得動一下筆,記錄一下,思考一下,結合自已的情況代入進去才能有深刻的體會。
? ? 而這也是要花時間的,所以看書最大的成本是時間成本。
? ? 非常有幸讀到趙周老師的書《這樣讀書就夠了》
? ? 讀書,哪怕從書中獲得一個想法,然后這個想法讓自已有感覺,有體會,并且付出行動,我覺得就值了,這份投入就產生了效果。
這兩年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記錄生活中的10點,記錄時間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跡,這樣可以讓平時看的書,遇到的事,心中的想法有了聚集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