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座右銘:“才道,財道。有才有道。”多年以來,我一直謹記這句話。
01
我一直有一個心愿,想讓所有的人都認識我哥,我叫他哥,其實沒有一點血緣關系,確切的說,是一個忘年交的摯友,我這樣認為。他大我十幾歲。我很崇拜他,不是因為他像馬云一樣有錢,事業蒸蒸日上。我最看重的,是他學富五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最擅長的是書法和繪畫。在我看來,他不是很有名氣,甚至不敢枉稱書畫家,他師從吳三大,是大書法家長安三大的學生。
我和他認識,純屬偶然。那時候,我還在上中學,每天清晨,我都會去擠公交車上學,經常看見他抱著孩子送他的妻子上班,也就是后來我稱她嫂子的人。看他們恩恩愛愛的樣子,我很羨慕,他身材好大威猛,卻又舉止溫文爾雅,讓我著實感到驚奇。久而久之,我漸漸的了解到,他是我家附近,一家國有建筑公司的宣傳科長,其實那個時候,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
我沒有考上大學,不是因為我學習不好,那個時候,剛剛恢復高考,整個學校只有四個人考上了大學,其中還有兩個是走讀生。我不想為自己辯解,排名的確靠后。總要給自己找一個出路,我就去當兵了。
復員后,我被分配到了如今的單位,一段時間后,我總是感覺自己缺少點什么,于是參加了全國高等自學考試,白天上班,晚上去上夜校補習。碰巧的是,李哥的妻子和我在一個補習班學習。因為早有印象,所以很快就熟悉起來,她邀請我到她家里做客。我求之不得,欣然答應了,很早就想結識李哥。
或許是因為我從小酷愛文學,在他的家里,我首先看到了整個一面墻的書架,上面擺滿了各種書籍,他家里沒有幾件像樣的家具。有的只是墻上掛滿的書畫作品,居然有一架鋼琴擺在那里,那個年代,這可是很奢侈的擺設哦,我們簡單的聊了幾句,呵呵!他也是當兵出身,官至連級。轉業到市公安局,在宣傳部,那可是人人趨之若鶩的職業,他卻是看不慣當時的警察作風,憤然調離了。
我想他一定是一個剛直不阿,嫉惡如仇的人。現在看來,也就是書生意氣。他極為認真的給我講解繪畫的構圖,書法的落筆,其實都是對牛彈琴,我一點都聽不進去,我只關心他書架上的藏書,心想,臨走時一定要順走幾本心儀的書籍,哪怕是借閱也可以。
那個時候,社會還沒有今天這么發達,電子產品還沒有出現,讀書或許是人們最大的樂趣。我自詡能夠稱之為讀書的典范。
也許是“惺惺相惜”的緣故,我們很快就成了摯友。與他做朋友,我真是覺得三生有幸。
他說話總是那么慢條斯理,有理有據,旁征博引,他有極為豐富的知識,讓我贊嘆不已。我經常不請自到,光顧他的家。他要我跟他學習書畫藝術,我卻沒有興趣。
02
一日,我又去登門拜訪他。嫂子開的門,說他正在書房批改作文,嗯?這個我挺有興趣,急忙跟了過去,說是書房,其實就是將一間房做了隔間。一邊做書房,另一邊是孩子的睡房。空間很狹窄,只有一張桌子,兩把木椅,里面還撐一張單人床,由于書架在客廳,書籍都橫七豎八的擺在床上,其他的就是他平時用的書畫紙筆。他正在那里認真的批改作文。
見我進來,他急忙站起來招呼我坐下,滿桌子一疊疊的作文稿紙。我本能地俯身過去,稿紙上的字寫的橫七扭八,歪歪斜斜。我以為是小學生作業。看到我有興趣,他忙招呼我:“唉呀,都是職工文化培訓的作業,看著都累人,趕緊過來幫忙批改。”說著拿起一疊放在我的面前。
我也沒有謙虛,拿起筆幫他批改起來,當我翻看到一篇作文的時侯,不盡哈哈大笑起來,“這一篇作文,寫的太逗了,寫這篇作文的人一定很聰明,就是文化底子差點!”看著這篇作文,我驚愕工人階級的創造力。
這是兩篇解析作文,一篇是毛澤東的《清平樂-會昌》:“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
這首詞,毛澤東曾有注釋;“一九三四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這一首清平樂,表露了當時的一種心情。1934年7月23日清晨,毛澤東健步登上會昌山,寫下了這篇壯麗詩篇,盛贊會昌“風景這邊獨好”。這是主席一生寫下的眾多詞篇中,唯一一首以縣名作為題目的詞作。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欲”渲染出破曉時的特征,夜色即盡而未盡,天色將亮而未亮,“君”這里是指毛澤東本人。,因為和早已守衛在山上的戰士比起來,他還不能算早。
“踏迫青山人未老”一句既指作者又指紅軍,憶起在以往征戰歲月,轉戰南北時踏遍的眾多山峰及艱難險阻,精神依舊旺盛,作者相信,有這顆與革命事業熔鑄在一起的青山般不老之心,勝利終會來到.。
“風景這邊獨好”表面是贊美會昌山風景美麗,實際是對紅色根據地的贊美。與對國統區形成對比。
另一篇是解答“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是唐代韓愈的一句名言。其意思是指世上有識別馬的伯樂,然后千里馬才被發現,千里馬一直都存在著,但是伯樂不是任何時候都有的。這說明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當有人識才之才,才會涌現出無數的人才,能識別人才的人,比人才更難得,更可貴。
人家這哥們的解析就熱鬧了。按詞取意,把兩篇文章通篇串起來解讀,他是這樣寫的,“世上有個大伯樂呵呵,在東方天還沒有亮的時候,上到會昌城外面的最高峰上,然后就有了一匹千里馬,別說皇帝走的早,大伯騎著千里馬,踏遍了青山人還沒有老,看到風景還是這邊的最好。又直接騎著千里馬,顛簸著到了東海,守衛的戰士給他指路,讓他去看南邊的廣東,說那里的風景更好,郁郁蔥蔥的,到那里一看,千里馬經常有,而大伯就不經常樂了!”逗死我了。
03
我很喜歡文學,從高中的時候就開始給一些報刊雜志投稿。后來到了部隊,也經常投稿給軍隊刊物,復員后也是不停的投給《西安晚報》,《陜西工人報》《延河》等本地報刊。說來慚愧,每投必退,或石沉大海。
李哥看了我的一些稿件,給我建議,“以你現在的狀態,很難發表文章,倒不如多寫多練,先寫給自己看,不要急于投稿,其實一件事,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即使沒有所謂的成就,娛樂自己,也不失為一件快事。”
他的這句話,讓我心生敬意,受益匪淺,很多年都沒有忘記。其實他也是這樣做的。他平時忙于工作。每天下班后,都會擠出一段時間練習書法,繪畫。我感覺已經有了很高的造詣,卻也只是娛樂自己。近年來,才在國內外相關媒體見諸其大作,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書畫界也享有盛名。
后來李哥調到一所職業學院當院長,搬家了,我們離得遠了,來往也就少了。他們夫妻之間關系很好,相敬如賓,如今都已經退休了。聽說嫂子最近還學了國際標準體育舞蹈,并且拿了省級的中老年舞蹈大賽冠軍。真是夫唱婦隨,有樣學樣。
我與他們交往多年,真的受益匪淺,心懷感念。有時候還略帶一絲傷感,后悔沒有跟他學習書畫藝術,如果那樣,說不定現在也能畫幾幅畫作,寫幾筆好字。我常常會為有這樣一位大哥欣慰著。
李哥為人寬厚,做事認真。每次和他聊天的時候,他總是眼神專注的聽你把話說完,才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從來沒有那種語氣犀利,咄咄逼人的大家風范。我喜歡和他聊天,從他那里可以獲取很多知識和做人道理。他的家庭生活氛圍也讓我羨慕不已。
世間眾生蕓蕓,唯有知音難覓,雖然他和我愛好不同,到內心總是相通的。他從宣傳科長,一直做到大學校長,為人處事從來沒有改變,書畫也是一樣,從來沒有間斷過。
我結婚的時候,親朋好友都送的禮金,禮物,唯獨他送了一幅他的手書中堂,上聯是海闊憑魚躍,下聯是天高任鳥飛,中堂是臨摹八大山人的一幅山水畫。我很喜歡,一直保存至今,聽說近期李哥的書畫作品,在收藏界大受歡迎,行情看漲,不過,再值錢我不會出售的,那是我們兄弟情義的見證。
有一段時間,我買了一輛大貨車跑運輸,那時候車輛要掛靠單位,年審車門上要求有門徽,門標。我找李哥幫忙,他給我篆寫了門徽,門標。噴在了我的大貨車門上。沒想到居然成了一道風景,不論走到哪里,都會引來一片贊嘆。有一次,在路上不小心違章了,處理違章的交警也是個書畫愛好之人,看了看車門上的標識,不但沒有處罰,還一直對門標的字體贊不絕口,居然放行了,我估計一激動把違章忘了。
04
人世間,有多少可以做一輩子的朋友,又有什么人值得你去一生交往,我想不會太多。如今是商品經濟社會,金錢至上。有多少交情往來,便有多少殘酷與傷害。
那些信誓旦旦對你好的人,良心或許早已湮沒于經濟利益里。時光總是如此的無情,我們甚至聽不到年齡走過的腳步聲。如今,李哥也已經從大學校長位置上退了下來,賦閑在家,由于家庭瑣事的羈絆,我卻是很少光顧他家了。但是我還時時關注著他的動態。
生活在藝術瀚海里的人們,與我們普通人在學識和造詣上,有著本質的天壤之別,他們用畫筆演繹著人生與靈魂的喜怒哀樂。
也許有人會說,人生也不過數十年,如果把大把的時間,都用在吟詩作畫上,豈不是負了韶華與光陰?殊不知,這也是一種修行,他的作品在世面流傳不多,他每天都在用心的揮毫作畫,卻并不像有些畫家,書法家一樣,急于兌換成經濟利益,著實難能可貴。
但是,人們終歸都有夢想,李哥的夢想,又豈是區區小利、畫廊展出售賣,那般淺薄。如今,像我這種沒有半點鑒賞功力,假意充作愛好之人,比比皆是,屢見不鮮。
李哥將一腔才情,隱匿于浩瀚廣袤的藝術天地里,卻對書畫藝術施以全身心的投入,他的的激情與執意,又有多少人可以企及。他堅守半生。我唯一可以瞥見的只是他每天孜孜不倦的寫意,他在書畫領域的才華,正如他的為人處事這般,難以一概而論。
以他的書畫功底和實力,頗具名望的師從,個人的執著與努力,完全當然可以賺得盆滿缽滿。而他卻只是專注于書畫藝術。
05
他一生專注于書畫藝術,也許并非每個人都能夠像我這樣理解他的才華,然而,他那堅韌不拔的精神,生俱來的藝術氣息,讓我每每想起,都會倍覺溫暖、燦爛與奪目之處,又豈是每個人都能夠有幸欣賞的。
如若我不是早已與他相熟,理解他的理想與信念,也會認為他應該將自己的書畫作品,彰顯于眾人面前,以博得金錢和名譽,既然有賺錢之道,卻又何必活的那么清寂。內心浮躁的人,總會這么想。
我以為,其實他內心很富有,我卻很貧瘠,我們之間沒有可比性,他是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