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來臨了,這是我們緬懷前人的時間,每次我都會想起畫上這首詩。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太熟悉了,我閉著眼睛就能背出來,因為幼兒園的時候外婆就教我這首詩。睡覺前我常常纏著她給我講故事,她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多,講去講來就是那幾首古詩,如靜夜思,清明,還有石灰吟等。奇怪的是聽了好多遍,每次我還是聽得津津有味。當然后來上學了越來越不滿足于此,就開始自己看書了。
外婆念詩時,不僅講詩的故事,還給我講押韻怎么平平仄仄,有一陣子還專門教我對句和寫詩。我記得寫過幾首小詩,例如一次吃蝦,我就突發奇想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是 “咬頭吱吱吸”,前一句是什么忘了,堪稱打油詩。后來大學畢業后,我來港寫了一首詩,被大舅選入他的詩集。
除了寫詩,外婆還心心念念要教我繡花,她自己是舊時代過來的人,大概想培養淑女吧。有次從外地回來,終于帶回來小繡花繃子,專門給我買的。繡花繃子就是兩層竹子做的圓環,并有螺絲調節松緊,把布夾住兩個環之間繃成一個平面,方便繡花。她自己有一個大的。在她的示范和指導下,我很快學會了幾種繡法,一種是密密集集的排線法,適合繡樹葉,密密匝匝;還有一種游線法,簡單明快。我繡出來一幅太陽花圖,用的游線法。
慈愛的外婆是我童年最信賴的人。她是一個樂觀、慈愛的老祖母,見了人總是很開心,拉著人家問長問短,關心家里所有的孩子,全家所有的小輩包括兒媳婦孫媳婦,大家都很喜歡她,敬佩她。
其實,她的經歷也一點不平靜,只因那個時代,大體上人生都不如意。一個小腳女人,沒讀多少書,經歷了日本侵華,抗戰,,解放,外公離開大陸,自己帶好幾個小孩。后來又是文革,饑荒,54年大洪水等天災人禍。盡管如此,到老年時,她卻是樂觀的,經常饒有興致得和人家聊天,愛看小說,打麻將,我記得她總是那么樂呵呵,沒有苦難深重的樣子。只是有時給我講老故事時,才會有些心酸,說著眼圈紅了。外公一直在外面,去世以后才被帶回來,最后還是和外公葬在了一起。
總之,懷念我的外婆,一位樂觀開朗總是樂呵呵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