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西藏史系列——通俗西藏史《吐蕃王朝》卷
藏地雜談系列——心愛的姑娘是個美麗的木頭碗、活佛是個大寶貝
西藏的神話和神話時代的西藏系列——猴子招誰惹誰了?、天上掉下個贊普來!、止貢贊普謀殺案
藏地雜談——安放靈魂的綠松石
我們常說西藏是神佛的領域,這句話其實可以從兩個層面解讀。首先,她是神話傳說的沃土,幾乎任何事情都會有神話前來助興。其次,她還是佛教的國度,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有佛教或者佛教信徒的影子。
就是這樣的領域中,作為藏族同胞心愛的飾品之一,綠松石自然少不了神話傳說的包漿,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種美麗寶石背后的故事。
在遙遠的吐蕃時代,偉大的松贊干布心中一直有個執念,這就是想迎娶一位唐朝公主作為妻子。為此,他不惜挑起戰爭。
公元636年(貞觀十年),松贊干布派遣使節覲見太宗皇帝,使臣只有一個目的,請求“尚公主”(迎娶唐朝公主為妻)。當時,大唐正處于貞觀盛世,國力勃勃而興。李世民手下的一干猛將征伐四方,將周邊異族揍得鼻青臉腫。
突然從西南冒出一個自稱“大蕃”的政權,請求“尚公主”。李世民就有點不爽了,心里想“我唐朝幅員萬里、武功赫赫,被人尊為大唐。你個西南小邦,也敢自稱‘大蕃’,你知道夜郎自大的笑話嗎?再說了,現在周邊異族能‘尚公主’是種榮譽,這是你想‘尚公主’就能‘尚’的事情嗎?不許!”
使臣碰了一鼻子灰,回到拉薩向松贊干布匯報。松贊干布也怒了,既然遣使去求不許,干脆我就帶兵去搶。
《孫子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但松贊干布顯然沒把孫子當回事兒。
公元638年(貞觀十二年),松州之戰在“尚公主”未遂的背景下爆發。吐蕃號稱興兵二十萬,進犯松州(今四川松潘),并且放出狂言“公主不至,我且深入。”(松州之戰)
不過,李世民也不是軟柿子,當年跟著他東征西討的宿將尚在。唐軍在侯君集的率領下千里馳援,先鋒牛進達不等唐軍主力到達,夜襲松贊干布營帳,也算讓他吃了點小虧。
唐蕃交手后,都發現對手不好對付。戰場上勢均力敵,剩下的事情還得外交官來解決。兩年后,吐蕃派出了以大相祿東贊為首的使團,帶著大量聘禮,再次來到長安求親。
據說,松贊干布臨行之時,反復交代祿東贊,務必要迎娶一位聰慧的唐朝公主為妻。這可把祿東贊愁壞了,在路上他反復思量,終于心生一計。
來到唐朝后,他給公主們出了一道考題,要求把一小堆中間有孔的綠松石串成項鏈。
這下可難住了唐朝的公主們,只有文成公主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她將一根纖細的秀發系在螞蟻身上,讓螞蟻拖著自己的秀發穿過彎曲的小孔,成功的將綠松石穿成了項鏈。
文成公主解決了難題,自己也嫁給了一位英雄。可悲催的螞蟻,卻因為系著發絲被勒成束腰的模樣。
這當然是個傳說,螞蟻腰細肯定不是被公主頭發勒的。而且,在另個傳說中,祿東贊在長安也沒機會給公主出考題。他自己都被李世民的考題折磨的死去活來,這段故事被稱為“六難婚使”。(松贊干布的奮起之東求文成)
小小的松石項鏈,承托著一段美好的因緣,也凝系著唐蕃兩國人民對和平的渴望,行走在古道之上。
如果說,文成公主的松石項鏈代表著和平,那另一位公主的松石便代表著死亡。
西藏阿里地區有個強大的王國,名叫象雄(漢史稱‘羊同’)。象雄王國延續的歷史要遠遠長于吐蕃王朝,據說現在藏文中就包含著大量象雄文字的信息。
這個曾經強大的王國,在松贊干布時代已經開始走向末路。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松贊干布也不得不將自己的妹妹薩瑪噶,嫁給象雄王李彌夏為妃。
可惜這并不是一段美妙的因緣,心情失落的薩瑪噶長久的徘徊在圣湖瑪旁雍錯旁邊。當吐蕃的使者到來,公主用頭巾包住一堆松石,讓使者轉交哥哥。并對使者唱到:
“我陪嫁之地啊,
是穹窿銀堡寨,
他人均謂地域寬廣。
從外觀看是險峻山崖,
從里看是黃金寶石,
在我面前展現。
……”
薩瑪噶公主的意思很明確,如果哥哥是個英雄,那就帶兵平滅象雄,這才有資格佩戴象征男子氣概的松石。否則,就用女人的頭巾包頭吧!
在傳說中,這是一次完美的間諜行動,松贊干布正是憑借妹妹的歌詞,確定了象雄都城‘穹隆銀城’的位置,驅兵滅亡了象雄王國。(折翼的大鵬金翅鳥)
這個象雄喪鐘絕唱的故事,被記錄在《敦煌吐蕃歷史文書之贊普傳記》中,但它依舊可能是個傳說。因為,有其他史料記載,象雄末代王是在當惹雍錯(這是象雄國教苯教的一個圣湖)附近祭湖時,遭到了吐蕃軍隊的偷襲,象雄自此滅亡。不過,這已是松贊干布玄孫,赤松德贊時期的事情了。
松贊干布時期確實曾經征伐象雄,并在象雄設官征稅,但可能象雄并沒有徹底滅亡,而只是成為了吐蕃國家聯盟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后,象雄屢次叛亂,直到赤松德贊時期才被吐蕃徹底吞并。
承托了和平的曙光,也沾染著戰爭的陰霾,拋開王朝興替的挽唱,綠松石在藏胞身邊還有一個傳奇般的作用——承載靈魂。
經常出現在藏胞脖子上的綠松石項鏈,并不只是個裝飾品,有時候它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在西藏有種招魂儀式,是專門為靈魂走失的人準備的。我們常說某某丟了魂兒了,是指他神不守舍,注意力不集中。但在西藏丟了魂,可是要出人命的。
發生了這種情況,家人會趕緊請來喇嘛做法尋找。喇嘛到來后,會首先在他家中尋找一只品相吉祥的羊,宰殺后把羊皮剝下來備用。然后,會讓弟子或親屬站在房頂上,一只手舉著丟魂人的松石項鏈,另一只手揮舞羊皮并念念有詞。
在此之前,喇嘛會通過卜算,確定靈魂失落的方位和遠近。靈魂失落的距離并不一定,有時只有一只羊走一天的路程,有時也可能跑到千里之外。
確定的方位后,不論遠近,房頂上的仁兄,都會朝向那個方向連續不斷的揮舞。畢竟如果靈魂跑到山南去了,你朝著阿里方向揮舞是不會有太好效果的。
如果距離近,一會兒靈魂就會回來,如果距離遠,揮舞吧,騷年!
靈魂回來后,還不能馬上就進入身體。按照藏傳佛教的理論,不論是你自己把靈魂弄丟了,還是有其他靈魂占據你的身體(這種情況有個專有名詞叫‘奪舍’),本體的靈魂遽然回歸會損壞軀體(可能是擔心兩個靈魂打起來)。所以要慢慢來,一點一點過度。這期間,綠松石變成了靈魂的暫時存儲媒介。
有時,在西藏能夠看到有些人佩戴的松石項鏈勒的極緊,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而且,在下顎處會有兩根細棍扎在脖子上,這就是靈魂還處在過渡期的人。不要去招惹他們,我不知道后面會發生什么故事,或者事故。
正式因為能夠護佑靈魂的特性,綠松石在藏區的寶石中,擁有著特別的意味。例如,藏胞絕對不會將松石丟入水中,他們相信靈魂會隨著松石離開。在藏南,如果婦女頭發上沒有松石裝飾,會被認為是對丈夫不敬,因為這是不希望丈夫長壽的表象。
在藏胞隨身佩戴的護身符(噶烏)上,也經常能夠看到松石的裝飾。因為他們相信,松石能夠保護噶烏里面放置的佛教圣物氣息不會消散。
綠松石在歲月的打磨中,閃耀著熠熠的光彩。可能我們剛才講述的都是傳說故事,但經過了傳說加持的綠松石,是不是更加神秘而絢麗了呢?
凡塵俗世、浮華流年,經常讓我們哀嘆靈魂無處安放。那顆屬于我們的綠松石,它在哪兒呢?
全文完
題圖由秦權兄供圖,其余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如果您覺得還湊合,點個贊吧!真的不會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