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剛穿好衣服,我來到客廳,看到了一堆碗筷,還有幾個碟子,一齊堆在一張桌子上,還有一堆魚骨頭,雞骨頭,剩菜堆在桌子下面,旁邊還有幾個酒瓶。
看到這幅景象,我想起昨天晚上爸爸,爺爺,還有幾個人坐在桌子旁喝酒。當時我在旁邊坐著,和媽媽在那看新聞。爸爸不時就讓我去取酒,我取了幾下,就有些煩,我抬起頭看了一下表,已經十點多了,就對媽媽說我要去睡了。
今天早上起來,我問媽媽怎么搞成這樣子?
媽媽并沒有回答我,而是讓姐姐先給我做了
早點,等我吃完后讓我和姐姐把昨天晚上的餐具洗掉?!?/p>
這是寶貝今天給我寫的日記。我看完之后不免覺得有點心酸。因為我是開門做生意的,所以一般不管是朋友,親戚還是顧客來了我都不會說硬話,或者讓人聽著不舒服的話??墒俏也还苷f多少提意見的話題,寶貝爸爸或者爺爺這是隨口答應。 我的心里始終堅持著一個信念,把孩子健康的撫養長大就是了,我也不想參與其他的話題。是我的方向錯了。還是我的方法不對?我真的很迷茫,真的好想找名師指導指導。好在孩子們對我都是很理解的,雖然不完全理解,但是我想以后他們長大了,所有的問題都會理解的,雖然人跟人的看法理解是不一樣的。我也看到過類似的文章。
教育孩子是每個家長的責任和義務,父母的言行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發生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所以,必須重視和加強家庭教育,強化家長的垂范意識和責任感,不斷學習家教知識,給家庭教育注入新的內涵與理念。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備條件,同時更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作為家長只有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覺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盡好家長的責任與義務,才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父母的“言、行、舉、動”都將在兒童潔白無暇的心靈上銘刻下難以泯滅的痕跡。對兒童思想、性格、品德、作風的形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講文明、講禮貌,有意識有步驟的教給兒童應對進退、待人接物的禮儀,循循善誘,持之以恒,使兒童耳濡目染從小就受到真善美的陶冶與感化。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是家長,被教育者是子女。在這個關系中,家長是家庭生活的組織者,是家庭大廈的支柱,是子女生活的依靠,家長與子女一般地說是朝夕相處,利害與共,命運一致,關系親近,這種特點的生活環境,家長具有權威性,使孩子非常尊敬家長,父母與子女關系密切和其被子女的尊重,這是家庭教育的一個優勢。但優勢能否發揮出來,家長能否與子女親密無間,能否嚴格約束自己,受到子女的尊重,這就看家長的修養如何?若家長的素質、言行不足以讓孩子依賴,家長經常說空話,那么孩子就不聽你的話,家庭教育的特點、優勢就發揮不出來。
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一言一行、事事處處為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品德熏陶。要緊跟時代發展,不斷吸納新思想、樹立新觀念、研究新方法,做智慧型的家長。要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讓孩子從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我還是得從網絡書籍中不斷地學習才會給孩子比喻類似情況,改變不了其他人的做法就改變我們的方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