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了六哥的知識管理訓練營,這是第四講,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以下內容是筆記整合,并結合了自己的理解。好東西需要分享,也歡迎一起交流討論。
知識管理六大步驟
1、提問—— 我該學什么?
在學習過程中有焦慮性學習者和獵手性學習者兩種類型。
焦慮性學習者:處于一種學習性學習狀態,不斷地學習新東西,文章、音頻、視頻等,好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但并沒有什么條理性、邏輯性,也沒什么頭緒,一團亂麻。
獵手性學習者:只關注和自己知識體系有關的內容,提取相關信息,與自己現有的知識結合起來。
打個比方,就好像家里有全套的家具,逛商場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更好的椅子,直接買椅子回來替換就好了。
如何成為獵手性學習者?
①學會分類、整理,進行知識分層。
②大腦知識分類
③構建自己的技能羅盤
明白了知識的分層和大腦的分區后,將兩者組合起來就是自己的“技能羅盤”了。通過這個羅盤,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學習什么了。
2、獲取——上哪里找自己要的知識?
古典老師將資源獲取分碎片化程度及獲取難易度這兩個維度。
①碎片化知識
微博、微信、社群、百度搜索等都是碎片化知識,處理碎片信息的正確姿勢,用固定時間“刷”和“互動”,這樣可以節約時間,不做手機控。同時,可以先保存后閱讀、閱讀的時候,如果覺得合適可以使用云筆記保存,并進行信息加工。
②系統化知識
書、云課堂、培訓課程這些是比較系統的。
如何隨時隨地手機信息呢?
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有網頁版插件很方便。下面以印象筆記為例,具體步驟如下:
3、整理
知識整理三步驟:命名→分類→貼標簽
①命名:隨君喜好,任君選擇。
②分類:可以按照FRS分類邏輯。
Flow工作流:比如閱讀能力,收集、分類、整理、分享。Reference知識體系:參考的、引用的素材等。Stock經驗庫:平時的經驗積累。
③貼標簽:為了添加多重身份,打造不同的標簽。
4、分享——學了為什么總記不住?
學習金字塔告訴我們,分享、教別人等主動學習的方式是記得最好的。
知識分享的方式很多。
線下社群分享:拆書幫、十點讀書會、趁早、行動派。
線上分享:微博、知乎、豆瓣。簡書等。
自媒體:自營或投稿。
個人電臺:荔枝、喜馬拉雅、紅點。
5、利用
不以提高工作績效為目標的學習都是耍流氓!不利用的學習也是耍流氓!重要的話說三遍,實踐,實踐,再實踐。自知文筆不好,功力尚淺,所以多寫多分享。
6、創新
如何做到創新呢?創新是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創造新的東西出來。按照之前的方式構建知識體系的時候,一座一座的山峰就建立起來了。但其實,每一座山峰不是孤立的。每個技能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原來他們聯系在一起。
以上就是知識管理的六步驟,方法簡單,最重要的是實踐,實踐再實踐。不要偷懶呦!
參考資料:《你的知識需要管理》、《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贏在行動學習》、《在組織中高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