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而又敏感的查理在人群中總是格格不入,先是最好的朋友自殺沒有留下遺言,姨媽海倫在給他買生日禮物時出車禍死亡,家里人無人懂得他內心的痛苦,在學校里與大家格格不入被孤立等等。后來遇到了自己喜歡的女孩珊姆,卻礙于性格不敢表達自己內心想法,在珊姆教導下才慢慢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珊姆的哥哥帕特里克是同性戀,自信滿滿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顧外人的看法。以及高中語文老師的悉心照顧,不停給書本讓查理學習。正是得益于這幾個人,使得查理一步步走出內心對自己的束縛,開始擁抱生活。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他一邊朝前走,一邊仍然在與內心的束縛做斗爭。
壁花,生長在角落的花,或許要等到周圍都崩塌,才會被別人看見它的好。
壁花少年,在舞臺中或者聚會中坐在角落,無人問津的少年。
一個是因為自卑、敏感而不敢表達自己內心想法,不敢去愛自己愛的人。一個是因為有過太多放蕩過去而改邪歸正后卻始終自卑而不認為自己可以值得更好的人。明明兩個人深愛對方,明明對方都在處在黑暗中的自己帶來了光明,就像第一次在隧道張開雙翼的珊姆,讓查理第一次有了歸屬感。就像最后,查理在隧道里也慢慢張開了自己的雙手,擁抱了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有深愛的人,卻都跟不愛的人在一起。這讓我想起了,生活中,總能聽到太多在感情里不平等的愛情故事。作為旁觀者,每次聽到誰為誰而卑躬屈膝而低聲下氣的時候,總是會為他們感到不公平??墒峭魅斯珔s是一邊流淚一邊廝守這份情感,哪怕付出更多都覺得無所謂,甚至有人覺得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
在看到珊姆跟另一個并不愛她的男孩子在一起,并且還處處為他而妥協,委屈了自己。查理問高中語文老師,為什么有些好人會與錯的人交往呢。老師回答了一句:We accept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我們只接受自己認為配得上的愛。
這個美麗機靈的女孩子,因為小時候被自己父親的上司引誘,不把跟她睡覺的人當回事,與高年級的學生一起喝醉酒。她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并且把這個“自己不值得更好的對待“這種意識植根于自己的潛意識。每回到了愛情里,總是選擇不愛自己的人,并一味妥協自己去迎合別人的需求,一點都不考慮自己的感受。
太多在愛情了愿意犧牲的人往往都是打從心里自卑的人,或許有過不愉快的童年經歷,或者在成長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些打擊,從而使得自己變得越來越自卑,越來越卑微,也不敢善待自己,把自己放在可有可無的地位。
慶幸的是,最后的珊姆終于想明白了,在去讀大學的臨別之際,在與查理兩個人相處的時候,她說了一句,你不能總是先考慮別人,再考慮自己。此時的她想明白了,而查理也在她的一步步引導下,終于勇敢踏出自己的第一步。
學會愛對的人,是一個艱難又反復的過程。并不是一點點事情就可以完全點醒自己的潛意識,而是反復地同身上殘留的黑暗力量做斗爭,一點點往前,時刻謹慎留意身上的那股黑暗力量。只要這樣,一點點地祛除,一點點地往前,也許才能在未來的某天里,真正地擺脫這股黑暗的力量,真的做到學會愛對的人。
跟自己混在一起的人都高中畢業去讀大學,又回到只有一個人的高中,查理在送走了珊姆之后,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些幻覺又出現在腦海里,童年被姨媽傷害的畫面又在眼前出現,于是他又一次癱倒在地上,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在醫院里,在醫生的幫助下,把內心童年的那些記憶捋順,也慢慢走了出來。
后來的他又回到家里,又跟珊姆和帕特斯克又玩在一起。到最后,當他在隧道里,張開雙手擁抱大地的時候,我似乎感受到了他內心的悸動。
生活不只有悲劇,走出來的艱辛只有自己懂得,而同伴的支持讓自己感受到了力量和溫暖。也告訴了我們,就算在黑暗的世界里,也會有一些光明,讓我們看到未來的路,留心身邊存在的善意,勇敢去愛對的人,我們都值得更好的人,被更好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