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219,6-10-2,滕文公章句下10-2》
【"夫蚓,上食槁壤,下飲黃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與?抑亦盜跖之所筑與?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樹與?抑亦盜跖之所樹與?是未可知也。"】
今天是丁酉年壬寅月丙子日,正月廿二,2017年2月18日星期六。
一.講解張居正先生的講解。
槁壤,是干土;黃泉,是濁水。
孟子說,為什么說仲子式的廉潔,只有蚯蚓做得到呢?蚯蚓對物質的需求,上邊只吃些干土,下邊只喝些濁水,不需要別人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這真是對外一無所求。
但是,作為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誰能做到像蚯蚓這樣純粹的一無所求嗎?陳仲子要住房子吧?房子得有人蓋吧?吃飯得吃主食吧?糧食得要人種吧?這房子,這糧食,難道有誰能分辨義與不義嗎?
如果說到義人,伯夷是最為典型的符號人物了;如果說到不義,盜跖可作為其典型的符號人物了。試問,今天仲子所住的房子,是廉如伯夷的人蓋的呢?還是貪如盜跖的人蓋的呢?今天仲子所吃的糧食,是廉如伯夷的人種的呢?還是貪如盜跖的人種的呢?這些都是不可知的。
可以看出,陳仲子所秉持的邏輯存在如下背論:一方面,陳仲子做不到不吃不住,另一方面,陳仲子也做不到吃的住的都來自伯夷這樣的義人,如果按照陳仲子設定的廉潔的標準:只住義人蓋的房子;只吃義人種的糧食,那么,陳仲子的廉潔就很可疑了。所以說,如果想要達到仲子的廉潔的標準,只有蚯蚓可以辦到。
二.立志要高,氣量要大。
最可笑的人生,莫過于立志很高,開局很大,結果卻弄成仲子式的行為藝術事件,然后不了了之的人生吧。
時下,社會上很流行一種套路,用很大的情懷作為渲染,然后在眾人期待的崇高中,他向我推銷個什么小商品小服務。
這屬于立志高而氣量小的類型。
這是眼下的我最該警惕的危險。
回望過去,我是走足了彎路,年至中年方知立志的回頭浪子。
有近十年時間,我一直追隨著一位領導,雖然他年紀比我小,我卻視之如長兄。他有戰略的高度,什么事兒經過他的腦袋一番思想構畫之后,再出來就是一番不同凡響的萬千氣象。這讓我欽佩而驚奇。那時候,我的愿望就是追隨。
又一個十年,我作了莽撞的決定,當然,這十年里,我犯了所有能犯的錯。所以,什么是對的我不敢說知道,但凡是我犯過的錯,則一眼就能看懂。
幸遇恩師,以做人二字點醒我,遂立志做人,至今兩年有余。
有進展。
但也正因為有這么一點兒進展,更讓我擔憂了。
我的大病在輕浮。有點兒成績就顯擺,受點兒肯定就驕傲。經驗告訴我:成績反而等于滑坡。
小成績換來大滑坡,笨蛋也知道不足取啊!
可現實告訴我:防不勝防啊!
自知之明和不欺之誠,這是兩年來每天必念的心訣。它們猶如兩道護欄,念念相繼中,幫助我保持在正道上。
現在知道了,這兩點不能缺,但還不夠。
年前年后,師父一再提點我,一定要先過通識,博而后約。
《仲子之廉》這一節的學習再次提醒我,必須還要再加上立志高遠和氣量寬大。只有這樣才能結正果。
孟子說得好:"苗而不秀者有之,秀而不華者有之,華而不實者有之",修身立德的路上,尸橫遍野,都是半途而廢的人。其中應有兩種人為數不少:欲求速成者和高難度追求者。
怎么避免呢?
立志高遠+放大心量。
這又怎么講呢?
立志是很能調動精神的事,但是立志也有立志的弊端,其中一條就是容易狹獈,被目標綁架,以至于滑向偏激。比如說仲子之廉,這是高難度高強度的修養,而且,確實令人可敬。其中有一個要點:他不是以此要求別人,他是以此要求自己,所以連孟子都要翹大拇指頭!
可敬歸可敬。太狹隘了。
立志可貴,成事不易。立志高遠,打開胸襟。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孟子正義》焦循著
《孟子譯注》楊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