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若谷
----老子《道德經(jīng)》第四十一章
最上等的品德像深谷,虛空而不恥污垢。謙虛是為人最重要的一種品質(zhì),只有謙虛的人才會有博大的胸懷,才能接納自己和他人認為的好或不好,因為這些好壞的標準都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
王陽明的心學來說就是無善無惡心之體,當一個人心中沒有自己認為的善惡標準了,那就不會生氣、發(fā)怒、沖動、暴躁、嫉妒,心就到了平和的狀態(tài),最后會為了天理而為善去惡,不是為了個人主觀的喜好標準去做,而是去掉自己的喜好。
因為所有的好壞都是自己定義的,你說糞便不好,但是植物需要,你說黃金很好,但是對自然并無用處,只能滿足人類的欲望,而假如黃金放進肚子里還會好嗎?
所以上德的人會接納糞便和黃金各自存在的價值,像山谷一樣虛空,接納任何事物在山谷中的發(fā)生與存在。但是他們會為了做好事情而用好一切有價值的事物,為了目標而為善去惡,這里的為善去惡指的是為了大目標而去掉個人的欲望。因為世界上存在錯誤的善惡標準就是一個,就是我以為的。王陽明的去惡是去掉自己人性中的弱點,去掉內(nèi)心的欲望和恐懼。
前幾天看到一個小視頻,是馬云和馬斯克的對話,我看到了一個成功者對他人的傲慢,是一種俯視他人的瞧不起,而回看中這短短幾分鐘的視頻對話,就看到德不足的表現(xiàn)。我們應(yīng)該欣賞馬斯克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不懼得失的大無畏精神,應(yīng)該去掉自己的傲慢與嫉妒,這是去人欲,是王陽明心學中的為善去惡。
我們在工作中經(jīng)常會遇到暫時不如自己的人,要放下傲慢,也會遇到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要放下嫉妒,也會有特別貪戀的外物,要學習區(qū)分善惡,保持謙虛的心態(tài)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每天勤勤懇懇把工作做好,不要每天活在喜歡不喜歡里,而是要活在我有沒有創(chuàng)造價值,我有沒有接納他人,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相處之道,對自己的缺點要看在心里,要求改在行動上,改正的要求必須得高,對他人的缺點要勇于指正,提出正確的建議,但是要寬恕,不能心里有怨氣,要有包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