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儲備人才考核培訓,2015屆與2016屆大匯聚,浩浩蕩蕩七八十人。分場匯報結束以后,我報名參加了一個代表小組交流會,2015屆5個人和2016屆7個儲備人才,外加人才辦和組織部2位科長,一個小圓桌,一杯清水。
人才辦一直以來對我們呵護備至,科長講話,定調聽建議。2015屆儲備期近滿,按理說此刻最不需要提建議的就是我,這一屆近30人,熟識的圈子里,今年只有我一人考公成功并且很早就落下了戶口,算是他們眼中全無負擔的人。
但我來了,并不是為了我自己。
我肯定人才辦待我們的有求必應,也同樣站在一定的高度,關心外地人才的未來,也是奉賢的未來。以上海的發展經驗來看,沒有兼容并包的氣魄,僅僅依靠本地土著,城市,何來的格局可言。
然而,我們的一些建議,得到了后面幾位2016屆土著的批判,她們打著感恩的旗號,鮮明而露骨地表明,待遇很好了請知足,歸屬感你們沒有我們有啊,不需要明確編制啊儲備人才不就為了可以調節變動嗎?你們還嫌人才公寓不好,我們本地人想離開父母掌控住進去還沒資格呢……
我身邊的好友默默給我發了一條微信:何不食肉糜?
另一個朋友直接義憤填膺,說了不該說的話。
滬飄的年輕人,我懂。
因為是土著,她一個二流本科,和我等985的碩士一起坐在這里談感恩教導我們要知足,是,我唯愿你一生都知足。
因為是土著,她媽是某某局的書記,他爸是某某鎮的鎮長,他們不必管兩年后分流時是否有編有制,而你們,像是被人用過的皮球,說踢隨時就踢。
因為是土著,她不用為吃什么用什么上操半分心思,她有媽媽開車接送上下班,他有爸爸準備購房款,而你們,每月到手的工資,一半付房貸,四分之一能給爸媽盡盡孝心嗎?怎么可能,不用租房子水電煤嗎?
好一句何不食肉糜?
我來的真多余,我們都走了,就留下這些自我知足的90后們,在他們強大的60,70后父輩關系網的庇佑下,衣缽傳承一般,延續著這座城市的閉塞。
真可憐啊,這里居然也叫上海。
我曾說,人和人之間,需要惺惺相惜,什么是惺惺相惜?不是你簡單的一句我理解,是內心里流淌過絲絲入扣的聲弦,對,是絲絲入扣。即使沒有直接經歷,請問,你近30歲的人了,你連讀書都沒讀到過這樣的經歷嗎,你就算無法理解,你連做人起碼的尊重都不會了嗎?歌功頌德的話,我滿腹都是,究竟誰想聽?
所以,我突然懂你,你,和你,你們,為什么要離開。
挺好,誰的家鄉,誰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