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語課程標準》二級目標描述:對繼續學習英語有興趣。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劇,演唱簡單的英語歌曲和歌謠。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初步形成對英語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們起立師生共唱英語歌曲《The little love》,開啟英語課堂之旅。(設計理念:最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學生唱歌比說話的口音更純正。把歌曲當作英語課程的一部分精心設計,配合課堂的其他所有活動和單詞學習,效果比師生互致問候、打招呼用語更好。孩子們更喜歡,把孩子們自然地帶入英語課堂中來。)
Step 1 Saying
Step 2 reading
圍繞學習目標read 進行教學活動
lmitative reading (模仿讀)
1、 Listen and point (聽和指)
2、 Repeat (跟讀)
3、 Label the rising tones (標出升調)
4、 Repeat again (再次跟讀)
5、 Read the last of first and second sentences (再次讀最后第一句和第二句)
6、 Let’s read together!
(設計理念:循序漸進地洋腔洋調地進行朗讀指導,第一步,聽和指,主要讓孩子們感知文本的整體性,第二步跟讀,大致的模仿文本的語音和語調。第三步具體的標出升調,使孩子對sounds 部分的語調更明確,以便于孩子的朗讀,且促進孩子的朗讀水平,第四部再次跟讀,是孩子們更加完整的體驗語言的魅力。第五步特別強調兩句語音語調變化特別大的進行強化練習,PK比賽看哪個孩子模仿的最像,最后一步,讓我們一起朗讀吧!選擇一首旋律、節奏孩子們所熟悉或感興趣的《星星小夜曲》來配樂,孩子們來分組分段來朗讀。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特別的興奮,瞧,投入度非常的高,全部參與課堂,全神貫注,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來。
Post-task activities
課前孩子們在英語趣配音上面配音,每晚我們相見,2017年4月13日我在微信上的留言:一個一個聆聽著孩子們的配音;一天一天地聽著孩子們的發音進步;相信一粒一粒種子;相信日復一日的歲月;課堂變成了我們的慶典,使每個孩子在講臺上綻放自己的精彩,樊說:“Rose, 我在課下模仿了十幾遍,我上臺的時候,還有些緊張。”倩說:我給我們全家人朗讀,為了我們這組的精彩綻放,我們模仿幾十遍,十幾遍、……充分地說明孩子們在真正地發生學習,真正地努力突破自己。這難道不比老師在講臺上講解意義更深遠嗎?
瞧!孩子們一組一組上臺朗讀,非常高興和興奮,和Rose 一起合影。
附言:用魏校的一則微信作為我的結束,因為它?一直伴隨在我的腦海里,我相信終有打通、透徹的那一刻。
2017年3月11日09:17
魏校的一則微信:
微信里說到英語學習的基礎搭建問題。在原理上,跟漢語學習是一樣的。漢語學習,在二年級會有一個爆發期,長文挑戰就是為了刺激這個爆發區的數量和品質。但這是因為漢語是母語,所以基礎搭建的問題很自然,而英語非母語,因此基礎搭建的問題被忽略了,孩子的學習就遲遲難以獲得突破性進展,跳到下一個階段。這應該成為英語學習的少慢差費。(續前)
自己隨后思考和小記:
首先把基礎的知識學牢固并且準確。如26個英文字母中的5個元音字母(a,e,i,o,u)的發音;字母組合(oo,ay,ai,or,er,ou,ir)等等有規律的發音;在初始年級三年級必須給孩子搭建牢固。因為這些成為孩子今后學習英語單詞的重要基石。
其次我們在看到或聽到一個句子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結構句型或者是句子成分,而是去感覺那個句子是否讀的通,看的順。學唱大量的英文歌曲,句子的抑揚頓挫和連貫的發音,清晰地結構,準確的表達都可以使大腦潛移默化的接受語感的培養和訓練。
歌曲時而快時而慢的節奏,歌詞連讀、略讀、重讀等現象經常出現,為孩子搭建洋腔洋調地說英語的基礎。體現出了真正的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