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吉師百年校慶,愚已卒業(yè),適危坐于山野陋室,三尺臺前。吉日如斯,不能身臨,謂為憾矣。每念受業(yè)于此,謂為有幸,遂有三兩言耳。
師范者,師師長,育育人者也,心如明燭,以照霄夜,幾多風(fēng)雨,幾多變遷,忽已百年 ,謂為久矣。始清華建校,啟中國之近代教育,育民族之新青年,不過百二十載。其間浮云蔽日,建程坎坷。始義務(wù)教育,統(tǒng)三十年耳。愚幸入校,夙夜興嘆,豈哭己身之前程乎?或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或曰,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或曰,圓夢復(fù)興語語,黃發(fā)能誦,小兒爛熟。然亢呼者眾,篤行者寡。愿薦綿薄之力,以效贛地。
愚于共和六十四年入學(xué)修業(yè),六十九年期滿離校,凡五載一千八百日。習(xí)語數(shù)政史,涉文言書畫,計四十科而有余耳。承蒙諸先生教誨,始瞥乾坤,方知天也高遠(yuǎn),地也厚載。書海浩渺,無所不包。然淺嘗輒止,不求甚解。光陰易逝,固自思量,小學(xué)焉博士耳。
人生百年,韶華易逝,青蔥歲月,十五二十。負(fù)希冀而來,載黃卷而歸。一千八百日,匆匆如斯。念韶山故址,傍公園,鄰坊肆。交通便捷,館園俊秀,春碧池水,夏榮銀杏。晨聞書聲朗朗,暮聆琴瑟錚錚。縱鬧市地狹,猶鴻鵠居也。可謂蹈雅乎?及遷城南,地廣人眾,云綺林秀。亭臺屋舎,獨具一格。機(jī)電器械,亦完備矣。然新立廬陵,創(chuàng)一院轄四校制,兼商農(nóng),合萬之眾。規(guī)章制度,亟需完善。夫欲舉大計,振世風(fēng),全在于人,非草木建筑耳。
愚性孤僻,不善辯,適校慶之際,聊無洵美之詞以傳。嘗言, 庠序泮宮,固修習(xí)之所,焉言謝焉?非鄙人心志不純,情至深矣,恐口訥不竟言。亦校,亦師,亦如是。愚嘗羨辭賦,好詩書,仿制臨摹,行文鄙拙,愚師砥礪刀筆,斧正繆誤,無一字之疏漏,其悉心也如此,刊刻心骨,焉能忘懷?然愚以為,知恩圖報,匪投頭報李。今篤學(xué)廬陵,當(dāng)以傳道為己任。
百年前夜,五四云涌,倡民主科學(xué),間有新青年說,今議德智體美,健全人格。或曰圓夢復(fù)興,縱觀東西,蓋首推教育耳。而教育者,貴在踐行。邊陲僻壤,亦是國疆,村夫稚子,亦是國民,無偏私矣。愚供職執(zhí)教,未期月,難且艱,身心疲敝,悔不循命致學(xué)。厥自寬慰,長路漫漫,大道難行。
復(fù)曰,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授業(yè)解惑,句讀之學(xué),誠家國大事。焉敢懈怠?蓋匹夫猶存天下志,況我輩耳?愿后來者諸君子共勉之。
今逢月夜,遙贍吉師,必繁弦急管,熙攘歡騰,竊伏案擱筆,掩袖拂面,不知所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門于上固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