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星期一,晴
今天,女兒回家告訴我班上最近紀律特別不好,大家老是說話,老師都管不下,說她都不想教我們班了,她特別擔心,希望我能給家長們說說這件事情,教育同學們能夠遵守紀律。
我聽她說完后,認真的想了這個問題,覺得女兒真的很用心,不但認真學習,還能夠為班集體出謀劃策,真了不起,我為女兒這種精神感到自豪。晚上,我先在我們班家長群里發了這樣一段話: 各位家長:今天聽孩子說最近班上課堂紀律不太好,希望大家回家后多教育孩子要遵守課堂紀律。然后又和老師溝通了一下,了解了具體情況。老師說班上男孩子多,比較難管。隨后,我們又聊了一些班上的事情,最后,我告訴老師,我會在今天的日記中寫這個事情,并給家長們談談關于課堂紀律的重要性,希望可以幫助到老師。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紀律是學習的保證,如果一個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良好的紀律,那么他的學習肯定會受到影響,學習成績也會因此有所下降。不管是哪種科目,課堂紀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動、愛表現、愛模仿等特點,他們記憶力好,形象思維能力強。但這一階段的孩子缺乏理性思維,邏輯思維能力不強,他們好動,坐不住,而且坐不久,所以課堂紀律往往不好。所以說,良好的課堂紀律與課堂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有這樣一句話:態度決定了高度。我覺得用在課堂紀律上更貼切,其實每個孩子都很聰明,為何學習成績會千差萬別呢?主要源于課堂紀律,學習好的孩子,多半都是認真聽講的孩子。
為此,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糾正和改善。
一、制定班規,獎懲分明。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規”,那么我們班級也應該有班規,不同學科老師應該也要有相關的規定,不依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只有先規章制度,學生可能才知道什么時候干什么?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一旦學生違反,才能有章可循,但是,制度必須要合情合理,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嚴格執行,要按原則實施,不能打折扣,不能亂實施。并且要有獎勵,有懲罰,多鼓勵,少批評,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抓好典型,找閃光點。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在班級課堂管理中,我認為這個有道理,因為每個班級總是有幾個學生要調皮一些,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其他學生有影響,如果他們違反了學校或者班級的規章制度,學校或者老師沒有及時進行合理的處理,那么其他學生可能就會有一些去模仿,只要隨時注意典型的幾個學生的動向,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抓住機會,獎懲分明;老師平時要觀察每個學生的優點,找出各個學生的不同之處,及時進行表揚,讓學生把自己的優點充分發揮,學會取長補短,不管是那個方面的東西都是一樣。長期下來,學生之間的一些小毛病和不足之處就會沒有了,課堂紀律的管理就會很輕松,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就順利,學習成績就能夠見效益。
三、從嚴要求,做好榜樣。
要把學生的一舉一動規范化,不能太隨意,否則,他們的一些行為規范或者一舉一動都會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如:回答問題必須舉手回答,要不然雜亂無章,老師聽誰的呢?最后誰的都聽不到;課堂上做其它學科的作業怎么辦? 交頭接耳、玩東西、睡覺等等這些事如何處理?上課不帶書本、筆、不交作業、不按時進教室等等這些事又怎么辦? 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的,有些可能還會影響其他的學生,如果不進行教育,長期下去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去模仿,那么這樣的課堂是不可能教育好學生的,學生是不可能學到知識的,可能只有一部分遵守紀律的學生學到知識,而其他的學生一堂課就是空白一無所獲。所以,科任教師必須要作出相應的要求,規范學生的課堂紀律。同時,不管平時還是教學中,老師的一舉一動將會影響學生,老師必須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好的形象,要做好榜樣,否則,學生就會模仿老師的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如上課鈴聲了兩三分鐘老師沒有進教室,那么學生可能也會像老師一樣拖沓;課堂上教師隨意走出教室,做一些課堂教學無關的事,這樣也會影響學生;教師的精神狀態不好、情緒不好等等這些表現都會影響課堂紀律,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好表率的作用,管理學生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才能保證教學中的課堂紀律的正常。
總之,班級課堂紀律的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不是一兩個老師就可以管理好,課堂紀律的管理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各位科任老師長時間的堅持和配合,必須要從一些小事開始抓起走,從低班開始抓,這樣才能讓學生養成一些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才能讓學生自覺遵守課堂紀律。課堂紀律不亂了,平時喜歡搞小動作的和貪玩的學生少了或者沒有了,老師在課堂上不再花時間去管理紀律,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就那個順利進行,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以上是我的一點小建議,希望可以幫到老師和孩子。當然,我們的家長們也要多教育孩子,積極引導孩子模范遵守課堂紀律,聽老師的話,做一個遵守紀律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