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看了幾部愛情電影,都有同樣的結局:男女主人公沒有在一起,但也談不上悲劇。無一例外的講述一對各自在感情上失意的男女,相遇過后給彼此帶來了很大的慰藉,然后鼓起勇氣面對接下來的人生,然而最后他們只是默默地回到自己生活的軌跡,不打擾彼此的悲歡。
? ? ? 《Once》,男主,一個流浪歌手,恰逢母親去世,女友出軌,失意的回到老家陪伴獨身的父親;女主,跟自己的女兒、母親身處異國,與丈夫矛盾重重,生活艱難;兩人因音樂相識相知,仿佛歷經半世沉浮找到自己缺失了那個半圓。可是生活不是只有愛情,女主有自己的一家老小,男主也有放不下的女友。最后男主回到紐約去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也可能跟自己的女友復合),女主回歸自己的家庭,與丈夫重修舊好。在這顆浩大的星球上,他們相遇了一次,他們一起唱了很多歌。在沒有國界沒有差別的音符里,一切都已經達到最完美的狀態,那就只能讓它停在那兒了。百度百科男女主人公的名字,竟然發現電影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他們的名字。曾經,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相遇了,不牽手不擁抱不親吻,我們唱歌。他們很好的詮釋了“人生若只如初見”,我們相知,但我們永遠懷念。
? ? ? 《Learning to drive》,一個是中年遭遇丈夫出軌還被迫離婚的女人溫蒂,一個是因為教義信仰遭受迫害被迫到美國尋求政治庇護的男人達文,溫蒂因為丈夫的離開不得不自己學習駕駛,達文作為駕駛教練兩人相識。達文不僅是溫蒂的駕駛教練,無形中也成了她的人生教練,一步步教會溫蒂如何從失婚的挫折中再次出發。當溫蒂詢問達文:“如果你的妻子跟你格格不入,兩個人沒有共同語言,你會出軌嗎?”達文回答:“不會!”最后當溫蒂拿到駕照,分別之時達文問溫蒂是否還會再相見,溫蒂拒絕了:“You are my faith.”她不愿意破壞這種美好,達文對于婚姻的忠誠是她的信仰。她相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婚姻中即使遭遇很多困難,也會不離不棄,一個人走的慢了,另一個人會等等她,或者攙扶著一起進步。
? ? ? 《Begin again》,突然不想寫了,只能說非常好看,同時也覺得劇透很可恥!!!這部電影跟《Once》很像,融入了音樂的元素,把電影中的情感詮釋了更飽滿、厚重,音樂和電影相得益彰。
? ? ? ? 原諒我這篇劇透的流水賬,顯然我不是寫影評的料,我是劇透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