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近陳汐年寫的詩里,我最喜歡的一首。
陳汐年的詩,不說全部看完,至少看過一大半吧,我是指他發表過的,鬼知道他的草稿箱里還有多少。
我喜歡這幾首,風格不相同,但是在某一個意境里,我個人覺得寫得最好。
我走過你家的巷口
所有的屋檐都掛著雨
滴入我的眸子
化作我想你的眼淚一滴
今天先說這首差一朵花擁抱你
“所有的屋檐都掛著雨,”這句帶給我的想象力難以言說,我想起戴望舒的《雨巷》,可是意境又沒那么朦朧,雖然有眼淚,可是我看到的畫面卻無比清晰。
所以我覺得,這個人是故意來到這里等那個人,故意選在一個下雨天,希望她推開窗的時候能看到自己仰起的頭。
雨水“滴入我的眸子”,一時間畫面有了溫度,我在你家的巷口,卻沒有敲門,我甚至不知道你在不在家里。就自以為是想念你了。我的手腳冰涼,可是心跳得發燙。
我見過你一次
是在一如深海的雨里
不是我不怕淋濕
我不打傘,你才能將我看見
我見過你一次,是跟這相似的雨里,那次的雨比這時的大很多,我們浸泡在雨里,仿佛置身于海,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窒息。
我故意沒有打傘,這樣我在人群里,你才一眼能看到我。
我經過時,就停下來駐足
望著你曾經出現的地方
那門,已刷了新的顏色的漆
那墻,已落了帶著香氣的花
我還是沒有撐傘,選在這樣一個下雨天,停留駐足,望著你曾經經過的地方。
和那時不同,門已經上了新漆,院內的花瓣飄零,載著香氣,散落到墻外。
我在想,你是不是和我一樣,隔著這面墻,看著那花瓣緩緩落下呢。
我又害怕,這里是不是換了人家,我隔墻望著的,并不是你。
我不是過路的行商
我只是見你如故的來人
怪我太癡這情
入你的夢中,不愿醒來
路人覺得我奇怪,他們在想同為路人的我為何走不動路。
我是特意趕來,未經過你允許,只因一見如故。卻不敢問你,是否是和我一樣的心情。
癡情的是我,我見你那天,以為是自己入了夢,從此不愿意醒過來。
我還記得那深海般的雨里,我的心如何跳動,你的每一寸相貌,舉手投足,我看在眼里。我也很想讓你從人群中注意到我。
當聽不到你的消息
當城市太小,世界太大
當你只是轉了一個圈
當我再出現,你會不會回來
可只是匆匆一面而已,我記得你,卻再聽不到你的消息。這個城市很小,可是世界太大,我不知道要從哪里開始找起。
你路過的那個巷口,也許根本不是你家的巷口,那新上的門漆,也不是為了附和你的心情,那飄零的花瓣,與你無關。
可是于我有關。
我又站在這個巷口,你會不會出現。這世界那么大,終歸是圓,等你繞了世界一圈,再回到這個城市,知道我在這里,你會不會出現呢?
后來的后來有多遙遠
在歲月里,我們已是難遇
當初,差一朵花擁抱你
如今,用一樹花紀念你
可是,繞這個世界一圈,是多久以后了。
我生在這個世界上,等了多少年,才等到和你第一次相見。
今生今世,難遇了。
旁人見我多癡情,我自知是自作多情。
我以為是多少世的緣,我們相見。也許上一次,就只是差一步,我拉住你,你回頭,我們就可以在一起了。
可是,終究還是沒有那么做。
如今,白墻鋪滿了花朵,我看到院內的一棵開花的樹。
啊,總歸還是有人記得的。當時我見你,它沒有開花。就是因為它沒有開花,所以你才沒有注意到我。
你只知道那天雨下得大,不知道那滿樹的花朵是被雨紛紛打落。
我本該拾起一朵,拉住你,讓你回頭。
可是,終究還是沒有。
如今,那花開了滿樹。是我等你的印記。
說是詩評,其實加了自己的想象,可我覺得,詩偉大的地方,不就是觸發人的感情和想象么。
謝謝你,我以為我不會再寫詩了,我看到你,才驚呼,呵,還是有人在寫詩的。
昨天沒有動筆寫,是因為怕我的詩評配不上你的詩。也許我本來沒有看懂,卻還自大地發表評論,便是糟蹋了。
今天還是寫了,畢竟是自己夸下了???。選這首詩,一是因為它美,二是覺得它表達的感情不算復雜。
我當時是想寫《黃色沉默》,不過我沒有全部看懂,盡管我看了很多遍。我覺得那感情有些復雜,說不清是悲憤還是大義凜然,像是束縛又像是解放。反正,我寫不來。
我喜歡這首《差一朵花擁抱你》,大概是因為我鐘情于那個“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