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場修行吧。
若真的有輪回,那么我們每個人都該注重這一世的修行。若沒有輪回,我們豈不更應(yīng)該珍惜這僅有一世的修行么?
人生而為人,與動物、草木最大的分別,我想便是生來即墮入塵世煩惱,所以我們還沒來得及睜眼看看世界,就撕心裂肺的扯著嗓子痛哭,直到含著母乳方能得到片刻安慰。修行,也就從此開始了。
我們的一生,仿佛前半段一直在掏空心思的追求,絞盡腦汁犧牲一切的去追求,追求名利、追求欲望、追求快感和滿足,而剩下的后半段,我們則仿佛在學著放下,放下那些我們曾經(jīng)追逐了一生,一些我們擁有了、一些我們還沒能得到的東西,那些本不屬于我們的,卻被我們強硬的以為該屬于自己的東西。從執(zhí),到放,我想這便是修行吧。
人們從對食物數(shù)量和種類的無度的渴望,到最后學著咽下一些并無甚滋味的粗糧雜疏以果腹;從渴望知心朋友懂得我們一切的喜怒哀樂,分享所有心情并為之保守秘密,到最后學著淡如水的與老友們簡單從容的安靜相處;從學會拍一個皮球開始變的想要掌握藝術(shù)、文學、體育等如此多的本領(lǐng),到最后學著只是隨心的翻書和隨性的撥弄琴弦;從要求愛人對自己忠貞無比、誓死追隨,到最后學著只要彼此健康的在身邊,用餐時遞上一雙筷子、夜深時掖上一角被子的陪伴……….人生的修行不過如此吧。可我們卻要用一生去看透。
禪茶一味,喝茶也是修行。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初讀此句驚得我一身冷汗。我從喜歡喝茶,到學習茶的種類,研究茶的歷史,對各類名茶古樹茶莫名的渴求,直到無休止的買茶、嘗茶、收藏各類茶具及周邊用具……….卻忘了茶之本——燒水點茶而已。每每投茶入碗,心中總是想著水溫如何控制、注水力度如何掌握、用哪只杯子品哪類茶、該用怎樣的心情去品……..殊不知這些心障竟阻礙了吃茶的本意,將原本只有水、茶、器的修行,無端的添了這么多層的煩惱,本該清靜心意的一泡茶,最終卻成了一道道揮之不去的墻、一座座巍然聳立的山,擋住了清靜,竟還讓我沾沾自喜,甚至驕傲自滿的與他人高談闊論茶的高深。原來,我只聞得到茶香,品得到茶味,卻絲毫不知茶有多香,味有幾何。
偶然一日逛茶園,來到一間常去的店鋪,熟識的老板娘正與一位尋常客人泡茶聊天,我也只是和友人隨便看看茶具。驀地,一套佛教“六度”主題的茶具跳進我的視線,佛教六度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度”的梵語是波羅密多,本意是到達彼岸的意思,六度即是六種讓修行者脫離苦海,到達無煩惱彼岸的修行法門。那一套茶盞有六只,每一只都用剛勁的紅釉繪著其中一度。
醒目,更扎心。
我于是禮貌的打斷了老板娘與客人的聊天,細細的問起六度與茶的關(guān)系,淵博耐心的老板娘倒也大方,知無不言的與我攀談起其中緣由。原來在茶道中,展開茶席為自己或他人靜心、精心的備茶,是為布施;投茶有量,而每種茶有各自的形、香、味的嚴格標準,是為持戒;高溫的滾水注茶,或在壺內(nèi)煮茶,對茶是全身心地考驗,是為忍辱;等待茶在水中綻放開來,迅速的彌漫香味,是為精進;手握蓋碗或泥壺,穩(wěn)穩(wěn)的出湯,是為禪定;自公道中為諸人分茶,是為般若。果然禪茶一味,怪不得千百年來,佛法與茶道總是一起被人提及,其中自是有許多奧妙,而個中智慧,人人參得,卻也人人參不得,之間的領(lǐng)悟、煩惱與歡喜便是修行吧。
我固執(zhí)的挑了“持戒”和“忍辱”兩只杯子,央求著老板娘拆開來整套賣給我這兩只,老板娘看我心誠,也不過多刁難,便宜了幾塊錢就許了我這兩只。回來端詳著這兩只杯子,實在喜歡的很,心中卻又難免忐忑,是不是非要在喝茶的時候,時時凝望這兩度,才能助我真的忍辱和持戒呢?還是碰巧這兩只杯子與我現(xiàn)在的心境吻合的恰到好處?參不透,真是參不透~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苦,我想愛別離與求不得是苦中之苦吧。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莫能悖之,詩云“人間公道惟白發(fā),貴人頭上不會饒”便是此中道理,怨憎會便會了,熟視無睹倒也落得清靜,五陰熾盛是凡人都斷不了色、受、想、行、識,斷了都成菩薩了,也罷了。偏是這愛別離和求不得…….與心愛之人不能免除別離的那一苦,和擁有了一切均非我所愿,卻最終百求而不得那一物……..恁的折磨人的心性。若說是執(zhí)念害人,那我佛慈悲,諸菩薩慈悲,不度世人誓不成佛是不是執(zhí)念?自覺是不是執(zhí)念?覺他是不是執(zhí)念?斷了執(zhí)念,是不是執(zhí)念?我想,這都不是佛說的執(zhí)念。越想去要的,越是膽怯,越是在乎的,卻越對他苛求,這才是本末倒置的執(zhí)念吧?就像一個人如果過分執(zhí)著的去追求一件事的真相,那么他就越難看清最終的真相-----the closer you look,the less you see。當你學著放下執(zhí)念,閉上眼深呼吸,用心去看世界和每個求不得的真相,你會看見你想要的,或者你必須要接受的。我想這一呼一吸一看,便是修行吧。
剎那執(zhí)念江河短,一念放下日月長。
茶是修行,人生亦是修行。
若放不下,便執(zhí)著,若求不得,便放下。
愿每個人都有那個遞一雙筷子,掖一角被子的人,也愿每個人都和愛不別離。我想,一起修行了生老病死,才是最好的修行吧。
當茶盞從忍辱持戒,喝到最后變成一只晶瑩剔透的琉璃盞時,我想,那才是最好的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