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知道我曾經學食品專業,估計你也會有點好奇大學原來還有這個專業,在學習過程之中,難以避免的思維的方式已經深深的打印上了這段學習的烙印。
? 在進入大學之前已經做好心理預期,也想不起來曾經受到誰的雞湯的毒害,“大學不要指望學會什么具體的技能,而是思考習慣養成的階段”回來看看相比某些專業,還是學會了一些技能,在每個周末總是有我自己發揮的余地,甚至在自己燒菜的過程之中,看著與原料在加工后,在火的烹制下,一點點的變化,把自己給感動了。得到多一種讓自己安靜的方式。
接下來說說這幾年依然讓我有不時想起來的一些習慣。
1.把鍋洗干凈是一件再常規不多的事情,見過喝茶要開壺的這個過程,就能知道開鍋了,每次的洗鍋都是一個必備的前期準備過程,這是一個儀式,在多年的生活和工作之中依然保持每件事前期的儀式,這會提升對待接下來的事情更全心的投入。
2.“善烹者,買辦占其六”善于烹飪的人,一道好菜不取決烹飪者的水平,更取決于原料的質量,這也不斷的在提醒自己,在一些壞境之中,選擇確實大于努力,企業經營者的角色就是不斷選擇的過程,選擇在合適的時機做正確的事情,作為基層的員工同樣需要思考,如果要烹飪好人生,也需要充分選擇發揮自己好的方面。
3.揚善抑惡,這不僅是中醫養生的一個原則,也是烹飪之中恪守的準則。任何火候和原料的處理都是基于這個準備,原料的特性是什么?從哪里出產,有什么樣不足,如何通過加工讓原本的特性得到更大限度的發揮,原料品質與后續加工的方式成反比,優質的原料比如挪威的三文魚,特性就是鮮美,那就不需要加工,直接生食。有一些原料人為保存的不得當,導致原料的新鮮度不夠,那就需要更多后續人為的加工來掩蓋本身的不足。在我的工作之中,堅持發揚自己的長板,在短板的時候選擇用其他的人員來替代,如果一直糾結讓自己什么都變的全面,那最終成為的是那個自己都不愿意見到的平庸自己。
最后想來人生不就是如此嗎?虔誠的去開始每一段生活,選擇想要的生活狀態,充分發揮每一段生活的正面,不需要太多關注不足之處。用心愛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