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讀東野圭吾的第二本推理小說,去年讀的第一本是《白夜行》,讀完給人深深的震撼,回味了很久。這次購書看到了新作《虛無的十字架》,立馬下單。讀完之后與白夜行有很大的不同,此書側重點不再是疑點重重卻卻又環環相扣的各種案件,而討論的更多的是對于各種犯罪的罪與罰的度量,對于死刑的評判。
? ? 從開始中原和小夜子的女兒被假釋的罪犯因入室搶劫而殺害,引出了遺族對于死刑的要求,要求判罪犯死刑,由于日本死刑不像國內那么多,很多法官即使很殘忍的犯罪,也不會判死刑,一來期待罪犯在監獄里的贖罪,二來萬一事后判錯還有彌補的機會。而這次審判的時候中原和小夜子對于罪犯要求被判處死刑,法官和罪犯律師都希望判的是無期徒刑,罪犯在開始真誠的道歉到后來覺得注定是死刑之后,對命運認定而不再上述,無所謂,反正都要死了,沒有任何悔改之意,這也是遺族對于希望罪犯死刑而望其有一點點后悔之意的結果大相徑庭,覺得那是唯一能夠對此事有一個了結的結果,其實他們都知道,罪犯的死于活對于他們以后生活帶來的創傷都沒有多大療效,甚至兩年后執行死刑的時候也沒有通知他們。中原和小夜子離婚,彼此不再聯系,因為見到對方就會想起女兒。小夜子無法擺脫疼苦,致力于救助一些人和對于尋找不該廢除死刑的各種證據,在偶然的尋找到采訪對象紗織,對其開導之后得知其在中學的時候因為和男友史也沉溺于性愛之后懷上的孩子,生下來兩人因年輕無知和害怕就將其悶死,后埋葬于樹海,近二十年的生活因此痛苦不堪,無法忘掉當初的錯誤,多次自殺未遂,覺得自己不該活下去,只配吃偷來的食物,手會時常的發抖,除了靠色情無以為生。而史也為彌補當初的錯誤,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了兒童醫生,希望救治更多的兒童彌補,救了因被男友欺騙而懷孕想死在樹海的花惠,并給予希望,取她為妻,照顧不是他的孩子。一切都是在彌補和懺悔年輕犯下罪行,兩人雖然約定不告訴第三人,但是在紗織對小夜子吐露真相的時候,小夜子希望她和史也能去自首,結果不料花惠的父親決定自己女兒好不容易有一個完美的家庭,不希望史也去自首而殺害了小夜子,并去自首,希望以自己的犧牲來掩蓋史也的曾經。后續的事情是中原在整理遺物的時候對于發現的事情的質疑導致真相大白。花惠的父親是因為希望自己女兒幸福犯下的罪也沒有判處死刑,史也和紗織因為時隔太久無法找到孩子的遺骨而被釋放。不管結局如何,更多的是思考對于罪與罰的本質究竟如何,死刑沒有讓人有悔改之意,而活著卻背負著贖罪的命運,時刻再懺悔。
? ? 東野筆下的罪與發,不僅對司法制度的重新考量,同時也凸顯出了兩種對生命不同態度,如果單單規定殺人判死刑,那是很容易的,能給人震懾作用,但并不能使罪犯改邪歸正,又何以告慰家人,如果不是死刑,很多罪犯也許無期改有期,幾十年之后出來,沒有生存能力,還是會走向犯罪,沒有辦法再釋放之前能完美的鑒定罪犯是否真心悔改,制度和發不外乎情之間的沖突解決還在與罪犯自己的痛心悔改,對錯誤的彌補,不再使背負的十字架是虛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