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德許可
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反而為之后犯錯提供了好借口:反正今天辛苦運動了,多吃一球冰激凌沒什么吧?
2 危險的獎勵
再說“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我們常常會問自己要獎勵,但這時候,我們通常都是沖動、不自制的。辛苦學習一上午的獎勵就是下午玩玩玩,這樣下來一整天的產出也并不高。
3 不可計算的“好”與“壞”
我們的大腦并不能精準地計算“好”“壞”的多少,有時候僅僅是想象中的“好”就能成為一個“壞”行為的許可。
4 不要說正確不正確
我們進行自控力鍛煉是因為我們有想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因為這樣做是對的,那樣的是錯的。一旦我們陷入道德判斷的誤區,自控行為會很快瓦解,因為人性天生愛自由,不喜歡任何強加給我們的規則。
5 進步帶來的滿足
今天的待辦清單全部完成?在這之后,有沒有很滿足,然后就很想“放松”或是來個“小獎勵”?甚至什么事兒都還沒干,光列個計劃就覺得自己好了不起?一點兒進步帶來的滿足感反倒會讓我們退步。
6 緊盯目標
當然,完成計劃的一小部分會給我們帶來滿足,支持我們繼續前進。為了不讓這點小滿足妨礙我們的大計劃,一定要記住時刻緊盯目標,現階段的進步只是努力過程中的一個小證據。
7 你是如何拒絕誘惑的
另一有效避免“道德許可”的方法就是提醒自己是如何拒絕誘惑的,扒開所謂“獎勵”的外衣,看清它們的真面目其實是對目標的威脅。
8 明日復明日
今天不會做的事情,明天也不會做,今天不會改的毛病,明天也不會改。倒不如問問自己,“如果現在我拖延的話,那我明天還會拖延,我是不是要一直一輩子都這么拖延下去呢?”
9 死規矩
我們留給自己選擇的余地越大,做出不明智舉動的可能性越大,不如把這些可能性殺死在搖籃里。
10 干脆別做
打折特賣能省錢?不買才是最省錢。低脂冰激凌?不吃才不會胖。有些會產生道德許可的事情,干脆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