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當做朋友》李笑來 讀后總結

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今天貌似痛苦的掙扎過程,在將來某個時刻終將變得其樂無窮。

1.朋友:

所有社交都是平等的,再不平等的狀態下,沒有有效的社交。要時刻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統”

樂于分享,共同成長

2.無論是誰,都終將在某一時刻意識到時間的珍貴,并且幾乎注定會因懂事太晚而多少有些后悔。

3.我們無法管理時間,我們真正能夠管理的只有自己,安排自己的行動去迎合時間的流逝,因為時間就在那里,自顧自的向遠方走區,不理會任何人的呼喊。

4.人們很難接受與自己已有知識和經驗向左的信息或者觀念。并且特別容易拒絕“被灌輸”的觀念,即使他并不知道是否正確,因為他懶得思考

5.奧地利精神學家,神經病專家:人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后的自由——在任何境遇中選擇自己的態度的方式。

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腦,而不是它來控制你。簡單來講就是不要做未經訓練的條件反射的事情

6.心智是個人知識和經驗的總和,是他的思考方法和思維模式。都是可以積累的

7.什么值得學習?我現在的心智跨過了這個坎兒。

8.心智成熟的人在一些情況下能夠做到無需親身經歷,僅憑思考就得到深刻的體會

9.人們有拒絕等待的天性

10.交換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11.墨菲定律:凡事可能出錯就一定會出錯

12.侯世達法則(雙倍世間法):完成目標的時間總會大于計劃花費的時間。即使是考慮到此法則后。

13.做事之前先判斷對其熟悉程度,在規劃計算完成任務所需時間。“反正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長”是個好方法

14.Do it now!

15.真正踏實做事的人才知道,任何任務99%是重復的枯燥,只有1%的精彩。(寫書,健身,練字,看書)

16.What、Why、How,學會像項目管理者那樣去規劃細分任務,通過分析“How”細分任務,保證每一個子任務都是可以完成的。

17.任務的并行:常識把非機械任務和機械任務相結合,前提是你足夠了解并行的兩個任務。

18.規劃:我把計劃和預算合并成為規劃。所有能執行到底的計劃都是因為其目標現實可行,也就是說我們在有想法的時候先要考慮到的是這個目標的可行性,可以從簡單地兩方面來認證:1.有人已經做到了,2我和那人差距不太大。一般來說計劃期限越短,內容越清晰,目標越容易實現。這就要求我自己,從日計劃開始完成,月規劃為總結,年計劃為目標。不做長期計劃做長期規劃

不要簡約的計劃任務,如(健身)應該改成:今天要去健身了,訓練項目是二頭和背部,順帶鍛煉下核心力量(項目經理的整理模式,細分任務并保證每個任務輕松完成)在我了解這個項目后,預算所用時間才可能是靠譜的。把規劃變為現實調節反射的行動以后就可以不用規劃了,比如不想去健身的時候我知道自己的大腦并不是這么想的,而是我的身體拒絕起身運動,那么我就可以輕易地控制我的大腦從而控制我的身體。學習也亦如此。

19.列表是重要工具,一旦開始就要執行到底。流程是重要方法,好比銷售的話術制定。預演是重要途徑,找出可能發生的問題并加以改正。驗收是成果檢驗,不驗收就會出現敷衍的狀態。

學習

20.我們愚蠢的拒絕學習的理由居然和那些熱愛學習的人的理由相同——不知道學到的東西有什么用。我已經深刻理解了此處的內涵。學習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行為。每每掌握一項新的技能,你的世界就多了一扇門。你又重生了一次。

21.獲得知識的最基本的途徑是“體驗”;再高級一點的是“試錯”;如果再試錯上更加聰明一點就是“觀察”;最有提升效果也最運用心智的方法就是“閱讀”。開啟心智,正確的去思考,更值得我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經歷。

22.自學能力的的基礎是閱讀理解能力,然后才衍生出來檢索能力,寫作能力最基本的一種就是簡潔點表達說明性和說理性的能力。實踐,是最最終將自學能力轉化為真正價值的根本。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能閉塞,了解學習的進程并對學習進行檢驗,規劃。

23.獨立思考:不過就是得到結論性知識的時候,自己重新推演一遍,看看是否有不妥之處,按照自己的邏輯理解這個問題,衡量下得出得結論是否有道理。

交流

1.盡可能想辦法獲得一些堅定自己已知知識真偽的有效性知識。(判定類知識)

2.為了整整做好善與傾聽,我們必須客服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了“過早質疑”和“激動反駁”,還有需要習得的重要能力是幫助他人進入“傾訴”狀態。

3.是不是作出令人敬佩的事情,這樣你的朋友會自動增加。

4.有意義的討論的前提是雙方不要“相互競爭”,要“相互合作”;真理獨立存在,不依附于任何事物;真理不曾改變,變化的知識人們對整理的理解和解釋。很多時候所謂"主流觀點“,并非因為正確成為”主流“,而是恰好迎合了不愿意思考的人的感覺。

5.我們某些固定的思考模式越是隱藏的深,越是更加可怕,它像一個篩子一樣過濾著我們大腦的信息。錯誤的篩子會為你的大腦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要跳出“篩子”了解你真是的大腦應該有的想法和結論。

6.在運用已有經驗的時刻,怎么小心都不過分;依靠記錄的方式可以避免踩同樣的狗屎。避免直接用“傻逼”來評價別人,要用一分鐘時間分析他為何“傻逼”。

應用

1.興趣往往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重要。做的最好的事情往往給人帶來成就感,從而成為興趣。兒自己一直做的不好的事情往往被放棄,和興趣再無任何瓜葛。

2.方法固然重要,但是相比用功來說,方法可以忽略不計。

3.在大的痛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化,當你真正理解了一點后,你的感受會減輕。就像長遠來看,股票市場持續上漲一樣。

4.我們對于運氣的看法,僅僅是小概率事件發生時候我們的感受而已。做大概率事件會避免我們的心理學迷信。正如蘇軾總結的的“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5.因為他們優秀才變得要好,盡量把每一次交換都變成公平的交換。獨善其身

6.真正的關系是心甘情愿的他身上花費事件和精力,這相當于在他生命力傾注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7.我們需要做的是不需要別人鼓勵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8.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不減少和家人溝通的時間,不放棄自己的社交時間,幫助更優秀的人的回報率更高。

9.人生是自我證明,與他人無關。

積累

1.堅信積累的力量,人生處處是滾雪球。

2.關于積累的事情,越早越好,排在首位的就是理財。

3.盡快實現財務自由。

4.科學的敵人不一定是宗教,但一定是那些不愿意改變自己既定人生觀、價值觀的人。

5.審美是一切生活選擇的基礎,從而決定著生活品質,最終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

6.成功靠的是衡量風險與收益的能力。

7.人丑多讀書。

8.墨菲定律:如果一件事情可能變壞,那么它一定會變壞。

9.關注周期帶來的新的視界。

10.審美能力讓我們分辨美丑,價值觀讓我們分辨好壞,審美能力決定我們生活品質,價值觀決定人格,價值觀影響選擇,選擇影響行動,行動構成命運。

11.我們所說的想不開就是價值觀混亂的結果。

越勤奮的人越輸不起,越輸不起的人越勤奮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