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 愛國煮饃
這是最好吃的煮饃,沒有之一。
這是作為一個老城人的驕傲,這是一個作為瑞泉人的自豪。若干年后,老友見面,同學聚會。除了噓寒問暖,淡淡的一句邀請——咱們一起去愛國吃煮饃吧!只是,不免物是人非,歲月里已難辨真假。
No.2 ? 龔家胡辣湯
渭南城區的胡辣湯搭配水煎包,大西安地區常常配以蔥花餅。此乃不同口味,難評孰高孰低。正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美食亦如此。
No.3 ? 北塘楊家
尤以棗沫糊和米皮最為著名,師承三代。筆者親眼目睹海外華僑歸來第一頓飯來這里吃,足以見得它在渭南人心里的份量。
No.4 ?勇哥鵪鶉蛋
三十年如一日,勇哥不知走爛了多少雙鞋。他不開門店,他……就是店!北塘街無人不識,無人不曉,他是北塘夜市的活招牌!筆者有幸和勇哥住同一個小區,每天下午四點出攤,雷打不動。
No.5 ? 二孩粽子
位于街心花園的粽子店,哦不,應該叫二院十字。
哦對,二院也拆了,那該叫什么呢。
歲月流轉,拆遷重建,春去秋來,人來人往。變的是城市的樣貌,不變的是人們對美味的追求。
沒有二孩粽子的端午節最難將息。
No.6 ? 焦劉扯面
市第一醫院對面,新開的店。
都說赤水扯面好,筆者不能再同意。只是赤水風味宜選有湯有臊子,油潑我推薦焦劉!
No.7 ? 福亮燒烤
玉米味烤翅吃了這么多年,該推薦一次了。
燒烤去西二路我不反對,但如果說嫌棄難停車,三馬路東段的這家絕對值得一來。
No.8 ? 婁家炒面
雖然水平退步得一塌糊涂,但有時候我們吃的不是飯,是回憶。上次去的時候,老爺子睡著了,手里握著厚厚的一疊票子……
老人家還是不太放心年輕人啊。
No.9 ? 濱河大道上的臭豆腐
不管是零下10度,還是30度+,他都守在那里。
撐過三年勝白領,撐過五年住新房,撐過十年養兒育女。
No.10 ? 瑞中軒仔燒餅
我算算夫妻倆開燒餅店,大概五年了。他們終究會像鵪鶉蛋「勇哥」那樣成為傳奇,在一代代瑞中學子心中留下青春的坐標。
后記:
錢不是錢,它只是你為這個社會提供服務后的所得來的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