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個等級的運營人員需要什么技能:
http://www.woshipm.com/operate/143163.html
粗暴范兒總結:
編的了故事,寫的了文案,搞的定媒體,帶的動會員,弄的會PhotoShop,熟悉各種Word/Excel/PPT辦公軟件,有廣泛的人際人脈關系,長期出的了差,熟悉各領域的尿點/規則,最主要的是你還要擅長叨逼叨,有一個好口才。
二.關于運營工作的10個誤區
http://www.woshipm.com/operate/145560.html
1.誤解2:屎一樣的產品,運營也得吞下去
我覺得這是極其不負責的一句話。互聯網已經不是2010年以前運營為驅動的時代了,早年的社區產品、功能其實都很渣,運營硬撐,也能做的很不錯。貓撲是典型的強運營為驅動的產品,我們社區的人數從來沒超過20人,所以做過的運營模塊足夠多。再就是秀場模式,他們的運營強度更大。
2010年以后,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崛起之后,已經進入產品時代。產品做的太渣,神仙都難救,因為可替代品實在太多了,你做的不好,用戶就去別家了。
必須重視產品,把產品體驗做的夠好,真正把握用戶的需求。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能抱有“強奸用戶”的思維了。很多互聯網一代、二代的成功者,思維已經落伍了。
個人認為運營很重要的一個存在目的是,身處一線接觸用戶,收集用戶的反饋信息,以及把控用戶的真實需求,并反饋給產品,進行迭代。相互推進使產品和運營都能做的更好。
三.用戶運營的定義、演變和方法論
http://www.woshipm.com/operate/140124.html
1.先從一個實例開始:
2.導出結論:
方法論:發現問題——分析原因——解決方案——設定目標——評估效果
3.運用在工作中的實例:
在我目前的工作范圍內有一項工作:品牌聲譽每日監控,這項工作在我接手之前已經做了幾年時間,郵件發給的都是業務相關人員。
第一步:發現問題
我做了一段時間后發現很多業務同事好似無視這份監控報告(發現問題)。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呢?
第二步:分析問題
我琢磨了一下,一來同事們手里都有新項目,可能無暇顧及這份報告;二來這份報告天天發布,堅持了幾年時間,熟悉產生輕視(分析問題)。
第三步:解決問題
所以,我開始考慮如何從報告本身下手來吸引相關同事的注意力,想到了在文案上下功夫,如下圖每條用戶聲音后的楷體字備注。我打算用點幽默的文案來勾起相關業務同事的注意力(問題解決方案)。
第四步:設定目標
目標很簡單:能收到相關同事的回復郵件即可。相關同事有50人左右,我心理預期是10個工作日內能有10%的郵件回復轉化率,即5封回復郵件,我的方案就是成功的(設定評價指標),哪怕郵件內容只是個“哈哈”也算。
第五步:方案執行
實行了幾天之后,果然有收效,開始有第一個業務同事回復了,還是個大leader;在私下里有2個同事QQ說:韓利,能不這么幽默嗎;還有1個同事中午到吃飯點了,跑過來問我,怎么還不發監控報告呀(報告一般中午發出),就是為了看備注。
雖然有響動了,但是方案執行是失敗的,因為在限定的時間范圍內沒有達到5個郵件回復的預期(發現問題)。所以,還得繼續尋找為什么沒有達到預期的原因,進而優化方案....如此不斷循環下去,問題越研究越透,越琢磨越明晰。
最后,我終于想到了一個很簡單的解決方案:相關問題匹配相關同事,然后直接抄給大領導,不以監控報告的形式群發。還沒執行,不過相信很有效果。哈哈!
4.用戶運營和活動、內容運營的關系:
舉例1:電商網站的banner位活動,就是為了刺激漫無目的的瀏覽者被吸引而去做購買的決策。還有一些優質商品的推薦(優質內容),就是為了用高質量的內容去吸引用戶。
舉例2:比如每到重大節日,總會在淘寶天貓或京東等電商網站 上看到促銷信息。那時候購買商品及其劃算。或者有些資深買家時刻關注著某些大型購物網站的融資或上市信息,因為一旦融資成功,必然會做全場店慶。這已經是一種活動運營的標準模式。
總體的邏輯是:1)通過活動或者內容來刺激用戶拉回、留存、活躍。
2)內容或活動運營者有了好的idea,需要尋找一批相關特征或興趣的用戶做內容或活動信息接收,以測試idea是否有效,經過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且發現效果不錯后,就會列入內容或活動運營者的常規工作列表清單中。
四.以辣條為例,如何做互聯網活動運營
http://www.woshipm.com/operate/191706.html
總體流程:(以“圍繞辣條做一個活動”為例)
1.確定目的(拉新、留存、促活)
確定活動目的的幾個指標:時間點、市場格局、產品發展階段。比如每到開學,美團會做一些校園活動,喚醒校園市場。或者競爭對手有動作,為了打擊對手搶占市場份額。或者在產品剛開始的時候,側重的是“拉用戶”。
2.市場調研:
調研的對象通常會包括市場、競對、消費者、渠道等。針對辣條進行的調研包括:市場的總體規模、競爭格局、競對近期行動/活動、銷售渠道、平均價格水平、主要消費群體、平均消費水平及消費者的口味偏好。
3.活動策劃:最后的成果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注:要做好預案
4.評估及修正:
策劃完成后要進行評估,看是否有可行性。
主要有一下幾個指標:
1)活動目標
2)競對活動;競爭對手會做什么樣的反應。是采取相同的戰略還是同質化戰略,力度大小的比較。
3)活動成本;
4)是否可優化;
5.一個好活動的特征:接地氣、能執行、可評估。
6.活動的宣傳:
渠道:辣條包裝袋、新媒體、外部渠道(搜索引擎、天貓等流量集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