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沒之船上永不沉沒的愛情絕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沉沒之船上永不沉沒的愛情絕唱

——《泰坦尼克號》情節及其結構分析

摘? 要:情節是構成故事的基礎元素,也是任何敘述最基本的要素。《泰坦尼克號》締造了愛情電影的巔峰,創造了愛情神話。

它的成功離不開導演對情節的刻意安排與調度,緊張的情節與人物沖突一直貫穿了整部影片,對于刻畫人物形象、增添生活氣氛、

推動故事發展以及隱喻的思想哲理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泰坦尼克號》;情節;結構;審美價值

? 《泰坦尼克號》由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攝制,創造了電影工業的神話,不僅創造了全球逾 18 億美元的票房奇跡,而且囊括了奧斯卡 11 項重要獎項。《泰坦尼克號》用插敘的方式講故事,當老年Rose 看到沉入海底銹跡斑斑的泰坦尼克號殘骸時,回憶起了那艘郵輪上明亮的燈火,精致的回廊,喧囂的筵席……Rose 將她和Jack 從相識、相知到相戀以及輪船的事故和兩人的生死離別娓娓道來。Rose 的回憶是斷裂的,這種斷裂擺脫了平鋪直敘的枯燥感,她時斷時續的回憶和加工組合使故事營造出一種撲朔迷離的趣味性。為什么《泰坦尼克號》深深地吸引觀眾,被譽為經典,十幾年經久不衰,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影響因素。

1? 《泰坦尼克號》的成功因素分析

1.1? 題材與事件

這是一艘曾經真實存在的巨輪,它的沉沒奪走了上千人的生命,成為一場史無前例的海難;《泰坦尼克號》在情節上是災難和愛情故事的巧妙結合,兩者在各個主題層次上直到最小的細節都結合在一起。在“仔細結合的情節”中每個故事層次都有一個自己的伏筆,平行的敘述一直保持到最后。[1] 以愛情和災難為題材的故事本身具有很強烈的感染作用,因為愛與生命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泰坦尼克號》巧妙地將愛情故事疊加在極具震撼力的歷史災難面前,渲染這個愛情故事的純美和溫情,創作出一個符合現代人口味的愛情悲劇,從而深深吸引著觀眾的眼球 [2]。

1.2? 場面與細節

《泰坦尼克號》的創作者充分利用大場面以及諸多特效激發觀眾的情感: 氣勢恢宏的輪船和高聳的煙囪、喧鬧的碼頭和深邃的海洋、秩序井然的機械和揮汗如雨的工人、奢華的上流社會和歡快自由的下等艙。影片對細節的把握與運用也體現了導演的巧思:在 Rose 準備自殺的情節,她的腳在輪船的欄桿上滑了一下,這一細節具有強烈的煽動性; Rose 跟 Jack 吐唾沫也具有激發觀眾情緒和情感的作用;Rose 參加下等艙的舞會, 歡快的蘇格蘭音樂和簡單純粹的快樂, 讓人熱血沸騰。

1.3人物形象的塑造

《泰坦尼克號》成功塑造了智慧男主人公 Jack 和勇敢叛逆的貴族女子Rose,使兩位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蕾特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國際巨星。同時,還刻畫了諸多令人過目不忘的形象:懷著內疚與自責將自己反鎖在船長室里,誓死與輪船共存的史密斯船長;在內心的矛盾之中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來維護“女士和兒童先上船” 的水手;輪船沉沒之際給予那些在巨大災難面前即將結束的生命平靜與美好, 堅持演奏的樂師;爽朗隨和,平易近人, 借禮服給 Jack 的貴婦人;臨危盡職的傳教士;面對洶涌海水給孩子講故事的母親……這些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極具情感共鳴。

2《泰坦尼克號》情節及其結構分析

2.1Jack 和 Rose 愛情的矛盾

情節是指作品中人物與人物、人物與環境的各種關系所組成地生活事件、矛盾沖突的發展過程。從電影的情節及、其結構來看,電影前半段讓觀眾見證了一個窮小子與富千金一見鐘情的浪漫愛情故事,通過大量的故事情節突出了主人公 Jack 的機智、幽默和浪漫,也讓觀眾看到了 Rose 的孤獨和掙扎,因為 Jack 真愛的溫暖有了勇敢沖破枷鎖的勇氣。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地位懸殊造成矛盾沖突;而 Rose 的未婚夫 Cal 與 Jack 情敵之間展開了一系列對抗;母親為了保障自己優越的貴族生活希望 Rose 和 Cal 順利完婚,于是,她也變成 Jack 的對立方。

亞里士多德曾經提出悲劇主人公必定要經過“命運轉折”“領悟”“受難” 三種事件 [3]。Rose 是電影故事中承受困難的人,面對 Jack 的追求和母親的困境, 她的內心也有掙扎和矛盾;Jack 是解決問題的人,他用自己的機智和幽默拯救了 Rose,用真愛和溫暖給了她憧憬美好生活的勇氣;Cal 是Jack 和Rose 的對立方, 他導致了 Rose 的困難,用身份和地位構陷 Jack, 阻止他“ 解決問題”。Jack、Rose 和 Cal 的選擇也就是他們命運的轉折,原有的平靜被徹底打破。

2.2災難來臨,生與死的矛盾

正當觀影者沉醉在一望無際的海洋風景和他們甜蜜的愛情中時,畫面突然變得晃動和緊張,由于發現過晚導致船的底部撞到冰山,Jack 和 Rose 就這樣面臨著生死考驗,觀影者通過他們的眼睛看到了沉船的整個過程。

災難來臨前的各種沖突和矛盾也是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下等艙的乘客被鎖在閘門外,頭等艙的乘客優先上救生艇;為減緩進水速度,鍋爐房的閘門落下,

影視

工人們被活活淹死在水里;有的人沒有資格上救生艇,卻有人在抱怨救生艇位置太擠,應區分等級。面對災難,人的生命應受到平等對待,一句“婦女兒童先上船”體現了男人的責任感。

而 Jack 和 Rose 憑借驚人的智慧和勇氣成功跳海,漂浮在大西洋上等待救援。躲過了與輪船一同沉沒,卻躲不過冰冷的海水,Jack 和 Rose 面臨著生死抉擇, Jack 在臨死前還在鼓勵 Rose 勇敢活下去, “無論發生任何事,都不要放棄。”Jack 最終選擇與泰坦尼克號長眠海底,把生的希望留給 Rose。

3《泰坦尼克號》的審美價值

在評價這部影片時,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說:“泰坦尼克號不只是一個警告性的故事——一個關于人類的不幸的神話、寓言和隱喻,它還是一個關于信念、勇氣、犧牲和愛情的故事。”[4]

3.1人類蔑視自然力量的渺小

工業革命的成功,不僅發展生產力, 科技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也同步提高, 在人與自然作斗爭方面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泰坦尼克號是人類企圖征服自然的杰出代表,開足馬力全速行駛的泰坦尼克號,最終撞上冰山。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相較于自然偉力,始終是脆弱的, 那個看似深邃溫暖的藍色海洋在表面的平靜下,隱藏著吞噬一切的威力,蔑視自然最終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從泰坦尼克號的殘骸中應能夠找到某些啟示,關于自然的偉大,關于自身的渺小,人應學會在自然面前謙虛……[5]

3.2人類面臨災難閃現的人性

偉大的人性總是在危機時刻閃爍著光輝,經驗豐富的船長看著海浪沖上甲板, 為自己的失職悔恨不已,毅然將自己反鎖在船艙,手把輪舵殉職;“泰坦尼克號” 的設計師因為救生艇數量不夠而選擇沉沒大海;船員們臨危不懼,誓死保護婦女和兒童;影片中一對老夫婦,妻子不愿意拋棄丈夫獨自登上救生艇,選擇和丈夫同歸于盡;不去搶占救生艇位置而選擇體面地死去的紳士富豪;其實這一切已經不僅僅是人性的光輝,而仿佛有一種神性,因為他們虔誠,所以圣潔。這是百年之前文明與秩序的顯現,是人道主義的召喚和人性光輝的閃現。災難會讓人變得清醒,也讓人學會感恩,珍惜當下,珍重生命。

3.3永不沉沒的愛情絕唱

這是一個一見鐘情的故事,Jack 靠打牌贏來兩張船票,對于一個窮小子來說能有機會登上泰坦尼克號是他此生最大的幸運,他感覺世界都是他的,并且遇上了此生的真愛,雖然只有短暫的三天,而且在最燦爛的時候隕滅。一艘號稱“永不沉沒”的輪船沉睡海底,不知道船上是否真的有 Jack 和 Rose,但觀眾卻執著地相信這個愛情故事,相信有那兩個人,一見鐘情,一見永別。

參考文獻:

[1]Judy Donnelly.The Titanic: Lost and Found[M].NewYork:Random House,1987.

[2]汪震宇 .《泰坦尼克號》究竟觸動了我們的哪一根心弦 [J]. 電影藝術 ,1998(4).

[3]趙毅衡 . 廣義敘述學中的情節問題 [J]. 江蘇社會科學 ,2013(3).

[4]張洪斌. 走近《泰坦尼克號》—— 在與《冰海沉船》的比較中談《泰坦尼克號》的失誤 [J]. 電影文學 ,1998(8).

[5]約瑟夫·M·博格斯, 丹尼斯·W·皮特里 . 看電影的藝術 [M]. 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