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金句-作者藍英子


對女性說??:?

1. 若你執意飛蛾撲火,則必受灼傷。

2. 幻滅之后,才能成長。

3. 親愛的,你們只是相互需要,但這并不是愛。

4. 你只是在苦苦證明:他愛你,且你值得被愛。

5. 即便受傷,我仍希望你繼續去愛,去創造,去壯闊你的生命,去享受這一生

6. 記住,你要選的人,應該是能帶給你滋養的人。

7. 一個女人,可以活得天真,但不可以愚蠢。不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只是無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就是愚蠢。

8. 要學會,做一個狠心的女人。

9. 在痛苦席卷后仍穩穩站立的女人,她自己就會散發出璀璨奪目的力量與光芒。尋得內心的自在,就不會再沉沉浮浮、心無所依。

10. 親愛的女孩,你的柔軟必須要有犀角,你的自由必須要有翅膀。你要自己去長出犀角,扇動翅膀。你不僅是蝴蝶,也可以是雄鷹,你不僅能翩翩起舞,也可以展翅翱翔。你不僅能安靜地棲息在花叢,也可以跨越高山飛過海洋。

11. 只有看見那個女孩,擁抱那個女孩,你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女人。只有先活成一個真正的女人,你才能走向雌雄同體,蛻變為那個的偉大靈魂。

12. 一個女人,沒有自我,談何愛情?不過是一只寄居蟹,輾轉于海螺殼、貝殼、蝸牛殼,卻永遠無法長出自己的外殼。

13. 失去男人,失去很多;失去自己,失去一切。

14. 男人,很欣賞有男性思維的女人。

15. 我要成為具有男人思維的女人,哪怕是逼著自己。當我看過山河遼闊,就不會再囿于兒女情長。我要與男人比肩,甚至超越他們,讓他們不能再、也不會再輕易輕視我。

16. 我不要通過溫柔羸弱、小鳥依人、體貼賢惠等標簽,去讓男人偶爾多看你一眼。我要成為一個看過山河遼闊的女人。要讓他們明白,你眼前的女人就是驕傲又寬廣的。

17. 這段時間,日子忽明忽暗,我對愛的感受也陰晴不定。愛變得時而亢奮時而絕望,忽而抽象忽而具體,偶爾執著偶爾清明。大概,每個人,都是在這樣來回搖擺的過程中,螺旋式成長吧。

18. 在法律上,任何一位女性,如果遭遇了性騷擾,都不該是她的過錯。該自責和懺悔的應該是那個伸出魔爪的男人。

19. 任何時候,你都有說“不”的權力。你要學會拒絕,而不是順從。我知道你可能仍然會感到害怕,不敢拒絕,但我真的想告訴你,不要害怕,你已經長大了,你可以說不。


原生家庭,不和而解

1. 當你強行背負原本屬于父母的責任,妄圖以一己之力拯救自己的父母時,你就站在了比自己父母還高的位置上,你忘記了自己還只是個小孩。

2. 父親不成功,你怎么配成功?母親不幸福,你怎么敢幸福?

3. 那個小女孩,厭惡父母的弱小,也因此憎恨自己的弱小。你看到父母在受苦,也因此無法享受幸福。你把一切歸咎到自己身上,背負著愧疚獨自前行。

4. 你有厭惡、有憎恨、有愧疚、有罪責,唯獨沒有愛。你并未真正地在心里接受和尊重你的父母

5. 潛意識之所以被稱為潛意識,因為它是未被意識到的意識。連當事人自己都未必清楚自己為何要這么做。

6. 很多時候,孩子往往想幫助和拯救父母,無形中就把自己的位置凌駕于父母之上了,孩子的人生就容易出問題。

7. 在關系中,給與和接受需要平衡,也就是要懂得“施與受”的智慧。

8. 為什么我們很多人喜歡給與付出?因為往往付出者會有清白感和優越感,接受者會有內疚感和負罪感。

9. 很多人的付出并不是無條件的,而是為了自己內心的清白感和優越感,甚至是以愛為名的索取和隱形控制。

10.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

11. 小孩子如果從小就沒有學會“施與受”的平衡,長大后也往往深陷其中,在未來的親密關系里復制失衡的模式,要么過度付出,要么過度索取,總之深受其苦。

12. 潛意識的強大力量影響著你的人生,而你不自知。潛意識來源于過去,來源于你的童年,來源于你和父母家庭乃至家族的關系。

13. 我們回到童年,不是為了甩鍋給原生家庭,而是找到問題的根源,尋求改變的突破口。

14. 回溯過去,不是為了尋找一個解釋來合理化你的遭遇,而是讓你看清來龍去脈,重新面對、覺察、接納、穿越,讓你真正地放下,更好地活在當下。

15. 你當然可以選擇繼續埋怨父母家族,但受苦的終究仍是自己。

16. 你必須為自己的生命負責,100%地負責。

17. 比起和解,人們寧愿選擇怨恨,但其代價是——放棄內心的平安。

18. 不是說家庭里曾發生過某個事件,你一定就會被影響,而是你之所以被它影響,是因為你的內在曾無意識地伸出了手,接住了它。但如果你足夠有智慧,你是可以選擇不接的。你不伸手不接它,就不會影響到你。當然,這需要智慧,需要學習,需要成長。


什么是真正的愛自己????

1、你愛不愛我,是你的事情,跟我有什么關系?

2、你愛,或者不愛我,都不影響我是美好閃耀的存在。你愛,或者不愛我,都不影響我值得被愛的事實。你愛,或者不愛我,都不影響我美麗可愛的本質。

3、萬物唯心造。當你真實活在舒服通透的狀態時,其他所有,自會盛開。你的生命,必然綻放。

4、當你真正愛自己,愛這每一天,你將明白何為生命,何為真正的真實、尊重、成熟、自信、純真、自愛、謙虛、完美、智慧。

5、我愛我的這份生命,愛這份生命里曾出現過的人,愛這份生命里曾發生過的事,愛這份生命里我曾真切體驗到的一切,無論是悲傷還是幸福,無論是憤怒還是平靜,無論是痛苦還是喜悅。我愛我生命中所有的一切。

6、 你說,他辜負了你。所以你傷心、絕望、憤怒、怨恨。這沒有問題。或許你的感受是真切的。可請你走出去,站在太陽下;請你睜開眼睛,深深地呼吸;請你在此刻,認真感受你的生命。

7、你看到,你的家人朋友正為你擔心,透過她們愛的目光,她們辜負你了嗎?你聽到,你的心臟正一下下有力地跳動,并永遠為你跳動至死方休,它辜負你了嗎?你聞到,野花的芬芳,青草的清新,食物的香甜,不同氣味在告訴你世界的奇妙,它辜負你了嗎?你感到,溫暖陽光灑落,和煦地撫摸你的臉頰,它從天上來,想驅散你在地上的陰霾,它辜負你了嗎?

8、親愛的,這個世界,從來沒有辜負過你。你的生命,從來沒有辜負過你。你還要繼續辜負你自己嗎?

9、 歲月芳華,每一天都不可辜負。

10、在每天太陽的東升西落里,內心清明時時覺察,日復一日地對自己和世界誠實,既難,也不難。

11、不管外界怎么變幻,你每天要做的,無非也就是,踏踏實實,安安心心,照顧自己,好好生活。

12、 你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嗎?你相信愛的時候,感到飽滿充盈;不相信愛的時候,感到虛弱匱乏。

13、親愛的,你是否相信,你以自己真實的樣子正被愛著?你是否允許自己無條件地接受愛?你是否允許自己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沒那么難,你只需要在心里說三個字:“我允許”

14、親愛的,走這一遭的時候,你必須要深入你的內心,回到童年和原生家庭,去找出這份“不配得”感背后更核心的原因,你必須直面當年的痛苦委屈、受傷無助,與自己和解。因為那個曾經還是孩子的自己,她還困在過去的黑夜,她需要被你深深地看見和照亮。你必須最終發自內心地說出這三個字:“我允許”。

15、他很好,你也很好。真實的你值得被愛,他也是。每個人都值得被愛,與你并無不同。

16、 我將繼續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也點亮他人。誰若靠近我,就是靠近光。我已向宇宙承諾:我的心永不關閉。我將永遠清澈,永遠通透,永遠敞開,永遠臣服。

17、 我已明白,當我交托,生命之花,自會盛開。

18、一個被愛照亮的人,既能遨游于光明,也能穿梭于黑暗。


關于成長與力量??

1. 有些事情,由不得你不面對。逃得了一時,避不了一世。恐懼、秘密、創傷、內心、真相、命運,皆是如此。

2. 你要自己長出,面對真相的勇氣。

3. 若你直面恐懼,你終會明白——你最大的力量就蘊含其中。

4. 風暴席卷,摧枯拉朽,萬物一新,你將重生。

5. 我們是不同的人,都要走過一些不同的路,才能尋找到我是誰。

6. 走到路的盡頭就會有光。

7. 尋找光明的路上,會途徑黑暗。但只要你一直努力向陽,任何黑暗都無法將你吞噬。從心底生長出來的那種能量,是任何人都無法給你的,只能你自己給自己。

8. 這一路兜兜轉轉,有時候很多記憶會突然連點成線,變成理解人生的線索。

9. 萬物唯心造。是你的心,投射出對應的世界。

10.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

11. 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12. 心存萬物,你的心會超越時間的飛輪。放下執念,你的生命將遠比恩怨情仇遼闊得多。

13. 一個人越成長,就越理解,也越寬廣。

14. 人終究是要回歸到自己身上。放手讓別人自由,其實也是讓自己自由。

15. 一朵花要綻放,一棵樹要生長,一只鳥要飛翔,一個人要活出自己,讓生命走向擴張,不是自然而然理所應當的事情嗎?

16. 親愛的,什么是“最好的安排”?當你跋山涉水、歷經艱辛,終于攀登峰頂一覽眾山小的時候,回首來時的路,那淌過的每一汩溪流、跨越的每一塊巨石、選擇的每一條小徑,就是最好的安排。

17. 無論你如何選擇,任何一條路,都是最好的安排,都能讓你攀登到峰頂,讓你抵達夢寐以求的地方,只要你愿意。

18. 意愿,即改變。當你下定決心的那一刻,改變就已經發生了。


關于男性&女性的差異???

1. 女人永遠需要愛情,男人只是階段性需要。事業,拆分為權力地位和財富,是男人的春藥,而愛情往往是女人最大的春藥。所以女人會覺得更艱難,因為需要一個人情感的配合,而且是長期配合。

2. 多數女人都是很典型的戀愛腦,即所謂的癡迷型依戀模式。所以,女人會一直纏著男人,問他怎么不像尤以前包容我,在乎我,寵我了?其實男人只是精力被別的勾走了,那就是他的事業。或者別的,能帶來財富,權力和地位的東西

3. 男人是直線思維,而且他們很“現實”,這就是真相。

4. 如果你的期待是,他對你們的分手生離死別,以體現他真的很愛很舍不得。你注定會失望。

5. 男人真的是很奇怪的物種,你越是干脆,越是高姿態,拉倒拜拜,他反而越是懷念放不下。殺人誅心,引起他的情緒波動,才能讓期待更大可能成為現實。無法引起他的情緒波動,他們就只有理智。理智是不會讓有情感需求的你,感受到任何舒適的,只會更加冰冷。

6. 男人這個物種,從遠古時期狩獵時代開始,就面臨著生存危機。他們身上扛著保護自己,保護家人和孩子,以及養活他們的重擔。在那種嚴苛的生存環境下,他們必須要變得強大和強壯。在無數次與死亡擦肩而過后,那種生存本能、對強大的執著追求、對自我力量的崇拜與迷信,通過一代一代人類的演化,寫進了他們的DNA里。所以這里面有一部分,是男人的天性。

7. 本能是什么意思?本能是刻在一個人的骨血、基因、和潛意識里的。是他無法用理性用意識能夠壓抑住的。那是天生的。是娘胎里帶來的。是具有沖動性、巨大推動力的。那就是天性。

8. 女性的本能,從生物學角度來說,遠古狩獵時代,女性居住在洞穴里,她們的責任就是照顧好孩子、等待著男人狩獵采集食物回家。女人能做的無非也就是去安全的地方采集食物,采采果子而已。

9. 所以渴望被保護、渴望安全感、渴望去照顧別人、相夫教子、溫柔,這些是大部分女性刻在基因里的特質。也是她們的天性。即使是現代在中國,也仍然有很多女性是按照傳統社會里賢妻良母的角色來定義自己的。

10. 男性天生面臨著生存壓力,如果幼柔寡斷、情緒驅動、太過重情感的話,他們就在遠古時代無法生存,而這個基因也是被鐫刻在 DNA里的。所以他們會刻意訓練自己,用頭腦邏輯來做決策。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11. 女人更容易遵從自己的內心,更容易憑直覺感性來行動,而男人更多壓抑自己的本性。追求成功、強大、遵從自己的大腦和理性,因為他們有很深的生存恐懼和壓力。

12. 遠古時代的生存,指的是填飽肚子、能夠養活家人、能夠繁衍子嗣。

現代社會的生存,指的是能有好的物質條件,有自己的家庭,有妻有子,有社會的尊敬,社會地位。社會認可。也就是大家說的成功。男人的天性里,是要去追求這些東西的。他們內心都渴望征服世界,成為世界之王,這也是天性。

13. 他們的骨子里有爭強好勝渴望成功的動力,這也會激發他們身上的無限動力和潛能,讓他們爆發出刻在基因里的力量感。他們在化解一次次生存危機的過程中,會變得越來越強壯,強大,堅韌,變得越來越像個男人。陽性能量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被開拓和激發、成長起來的。

14. 他們生而為男人,陽性能量是必須要走向擴張的。這是一種,類似于生物的出廠設定,是一種內在配置。


什么不是愛???

1. 心動與上頭,有什么區別?“心動”,像茶一樣清香,更含蓄,更微弱,更長久,也更自主。每一次含笑的低頭不語都是心動,蘊含了對未來戀愛與婚姻的期待,春風十里,細水流長。而“上頭”,則像酒一樣勾人,更直接,更猛烈,更短暫,更瘋狂,也根本無從選擇。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幸免神魂顛倒,醉酒的你變得不再像你。

3. 心動是久處不厭,上頭是乍見之歡。心動是小溪潺潺,上頭是驚濤拍岸。心動,是你溫柔凝視心上人的柔情,是愛的流淌;上頭,是你酒醉之后眼底翻騰的欲望,是心的流浪。

4. 被動墜入的愛,只是想要獲得、擁有、征服而已

5. 我對他是“被動墜入的迷戀”,一切都不在我自由意志的控制范圍內,完全是被動的瘋狂的。就好像他是一顆恒星,天然對我這顆行星有著宇宙物理法則般的萬有引力

6. “有兩種類型的愛:一種是小我更關心的:“我要怎么做你才能更愛我,你才能滿足我的需求,你才能更迷戀更離不開我?”另一種模式的愛則是:“我要怎么更理解你更懂你?我要如何保護你美好的模樣?我要如何讓你更幸福?”可這兩者都不是終極的答案。前者會困在求而不得里,后者則把一顆心完全供奉給了對方。前者走入極端就變成了一味索取,后者走入極端就變成了一味付出。一個求而不得,一個失去自我。

7. 一個女人,哪個男人能真正“看見”你,你就很容易愛上他。

8. 是人類,就總要受制于七情六欲的誘惑,除非你有極強的定力。而對于大部分的女人來說,這份誘惑常常來自于我們心底缺失的愛與安全感,投射出去后,這個誘惑就變成了極具吸引力的男人。

9. 你愛上的,是你想要愛上的人,而不是真正的活生生的那個人。

10. 歐文亞隆說,“衰老、死亡、自由、與孤獨,是每個人都必然遇到的四大生命主題。”

正是這些主題,組成了我們這個色彩斑斕跌宕起伏的生命體驗。你也會發現,衰老、死亡、自由、與孤獨,避無可避,必須直面。此時,若你獨自一人,會感到害怕且痛苦,所以本能地抓住一些什么,來轉移注意力。比如愛情。

12. 你是一個女人,你害怕孤獨,你渴望有一個成熟穩重的男人,他有剛毅的線條,粗壯的手臂,結實的肌肉,寬闊的肩膀,溫暖的胸膛。你夢想著他的出現可以保護、照顧、陪伴你。你夢想著只要這個完美男人出現,你就可以不孤獨。

13. 當你把視線聚焦在一個完美男人的身上,渴望愛情來拯救自己,從而逃避面對孤獨的痛苦,最終往往會感到幻滅。

14. 一個顧家的男人可能沒有主見,一個上進的男人可能沒有陪伴,一個溫柔的男人可能沒有深情。

15. 從來沒有完美的情人,也從來沒有對付孤獨的特效藥,一針見血,藥到病除。

16. 愛情的美好,是因為它能讓我們重回嬰兒與母親間至臻至美的體驗。但無法發展的愛情,往往藏有某些創傷的元素。

17. 愛情這個東西,放下比抓緊它更需要力量。放不下,就成了執著。執著過了頭,就成了瘋魔。世間有多少癡男怨女,執著瘋魔,求不得,也放不下?

18. 真正的愛寬廣遼闊、跨越時間,你放不放下,愛都在。而你一直放不下的,其實是自己的貪嗔癡,是小我的執著而已。執著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19.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20. 執著,是因為不愿承認事實。


真正的愛???

1. 愛一個人,不應該是把心掏出來交給他,而是邀請他一起住進你的心里來。因為這顆心是你的,獨屬于你自己的,全宇宙獨一無二的存在。

2. 愛的主語,既不應該只有“我”,也不應該只有“你”。因為愛是兩個人的事,所以愛的主語應該是“我們”——“我們”要如何合作,來守護這段關系。

3. 愛應該是探戈,而不是你一個人的圓舞曲。

4. 愛一個人,應該是看見真實的他,全然地接納真正的他,而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他。

5. 愛一個人,應該是真正理解和尊重他,讓他自由地長成他想要的樣子,而不是執拗地去改變他。

6. 真誠,超越一切套路。

7. 咨詢師告訴我:關系的滋養會讓你越來越有力量,但最重要的,是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做出新的嘗試和改變。在這樣一次次地覺察、嘗試中,我們才能逐漸穩定內心,獲得由內而外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能舒服地去愛和被愛。

8. 看見,即療愈。

9. 正如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的,你最終會發現:“完美的相處關系,是窩在愛人的懷里孤獨。”

10. 我們的生命太遼闊,跨越漫長的時間之河。有的人伴你一生,有的人送你一程,有時你享受和另一個生命合二為一的完整和圓滿,有時你體驗獨自一人深入內心寂靜之地的自在與祥和。我們追求完整,也體驗缺憾;我們渴望圓滿,也紀念失去;我們尋覓陪伴,也享受獨處。

11. 深刻的孤獨與深刻的愛情,同樣美妙。

12. 有時孤獨,與愛情是一樣的,都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無價體驗,都是禮物。從這個維度來看,其實孤獨與愛情沒有區別。是我們的內在感受給這兩種情感貼上了不同的標簽,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因為恐懼孤獨而尋找愛情,渴望借此找到生命的意義,反而逃避了生命中本來的意義。孤獨,有時也可以是生命的意義。

13. 生命遠遠大過于愛情,也遠大于孤獨,遠大于任何一切。

14. 愛情,和其他東西一樣,都可以是我們觸摸生命的方式之一。我們透過愛情,觸摸自己,進入靈魂的深處。

15. 愛是給出,情是糾纏。

16. 愛情偉大,也渺小。

17. 人說聚散總關情,這個“情”字,有沒有可能比愛情更寬廣和壯闊?就好像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兒女那樣,快意恩仇,坦蕩灑脫?

18. 說到底,男女那點事,真的不是事。男人女人的世界應該一樣廣闊。情愛這種東西,到了一定閱歷和年齡,會覺得它是錦上添花,只是佐料,不是白米飯。

19. 愛是什么?愛是他溫柔注視的眼睛。愛是他那只想要觸碰卻縮回的手。愛是珍惜。愛是克制。愛是隱忍。愛是奉獻。

愛與性???

1.性與愛也是一體兩面的。性如果出現了裂痕,愛也一定完整不到哪里去。我們歌頌愛、打壓性,卻忽視了性與愛之間的緊密聯系。

2. 專注,是最大的性感。

3. 其實,性也可以是很美好、高頻、純潔的能量。因為它就代表著合一。代表無條件地接納,代表欣賞,代表愛,由心而發的單純和臨在,是一種喜悅輕松的狀態。

4. 性,是一種交流。

5. 通過性關系,兩個人產生很深的鏈接:身體的鏈接,情感的鏈接,以及意識層面的連接。

6. 在性的過程中,兩個生命在交換和交流彼此的存在。在接收和發射彼此的存在。

7. 你在性的過程中體驗到愛。你可以問自己:你是帶著什么樣的心態完成性關系,進入性關系?是豐盛的還是匱乏的?是索取的還是給予的?是流動的還是固著的?這個很重要,如果你真正是開放的,包容的,流動的,敞開的,但凡對方這個靈魂屬性是有愛的,你都能感受到愛。你可以超越愛的對象,感受到這份愛的流動。

關于愛與匱乏???

1. 真正的愛能夠向下兼容小我的愛,向下兼容凡人的愛,向下兼容你所說的那個不夠愛的愛。

2. 恰恰是殘缺的愛,本身就帶著這種圓滿。恰恰是不完美的愛,本身就帶著完美的屬性。

3. 你真正要認出的:是存在在這個人身上已經有的那部分愛。你明白嗎,那是他靈魂的光輝。那是他內心最柔軟,最純凈,最善良的地方。

4. 他可以愛很多。他不僅可以愛你,也可以愛他的家庭,可以愛他的事業,愛他的故鄉,愛他自己。愛他的祖國。愛這個世界。你明白嗎?你要認出的不是只關乎他對你的這份愛,你要認出的是他身上的這份來自靈魂深處。揉進他的骨血里的,他自己的這份愛的本身。

5. 要認出愛,不僅僅是認出他對你的愛,而是認出對方身上的已有的靈魂屬性的這種愛。認出他愛別人,愛自己,愛世界的能力;認出他身上的這種特性和特征。

6. 一個人,他如何愛他的父母,家人,朋友,如何愛他的事業,故鄉,祖國,他就會如何來愛你。你要看到的是他的這種靈魂屬性。是他這種愛的能力。

7. 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不需要通過時間,精力,來傳達和表現這份愛。你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你內在的匱乏。因為你覺得怎么都不夠,你覺得還太少。你希望多多益善。所以這個時候你會從他別的愛的事物那里去爭奪資源,你把他的愛視作是一種資源。

8. 但如果你是出于匱乏而索取愛的話,你會發現永遠都不夠。你會更加匱乏。

9. 其實愛并不分大小。恰恰是小的愛里包含著更大的。恰恰是人的愛里,包含著神性的愛,它們并不矛盾,并不割裂,并沒有分別。

10. 你的分別心還是源自于自己,來自于自己的匱乏,來自于那個小我。所以你才會認為。對方對你的愛和對方對別人的愛是有分別的。所以你就感受不到。你把自己收縮了,你能夠認出和感受的那個愛的流動的部分就變少了。所以你繼續覺得不夠,愛的不夠,繼續匱乏,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11. 愛的流動不需要客體。就像一個太陽,始終就要發光發熱。那是它的天性,即便這個地球消失了,太陽也會依舊發出光芒。愛的存在不是為了那個客體。你給出愛。愛自然就會運轉和流動。

12. 人體是相當精妙的儀器,相互之間都會存在影響。一個太陽發出光芒,別人就會感受到溫暖和明亮,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由不得他感受不到。

13. 所以,關于愛,你放心大膽地流動感受運轉就好了,沒有那么復雜。是很簡單的事情。


打開你柔軟的心???

1. 親愛的,你的心還是關著的。所以這一份愛流不到你的心里去。你感受不到。你明明沐浴在愛的河流和光之中。可是你看不見、摸不到。

2. 打開心的過程,就好像冰塊融化一樣。一塊堅硬的冰,要經歷多長的時間,才把自己從柔軟的水流變成一塊堅硬的石頭?

3. 愛就在這里面,在每一滴露珠里,在每一朵花開里,在每一次的海浪里,在每一次的陽光里,在每一個人對你的微笑里。在你生命中,愛無處不在。你自己要去體驗。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移除掉你自己對愛的阻擋。

4. 生而為人,依戀是一種本能。不需要學習。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打破這層阻礙,融化自己的心,敞開自己的心,重新回憶起這種生來就會的本能。

5. 沒有誰想要受傷,你只是沒有被好好愛過

6. 一個被愛照亮過的人,是會充滿力量的。


愛與恨、傷害、愛與執著???

1. 我說:“神啊,我覺得我失去了愛情”。它說:“不,你只是失去了一個男人”。

2. 愛是什么?愛是無法不執著

3. 愛住進來的時候,恨也隨之被溶解。

4. 恨不是愛的對立面,恨是愛的一部分。

5. 愛與恨是一體兩面的,你每一次體驗恨,就會在反面加深對愛的體驗。你每一次體驗悲傷,就會在反面加深對幸福的體驗。你每一次體驗恐懼,就會在反面體驗增加對勇敢的體驗

6. 愛是一切,你明白嗎?愛是你剛剛說的,愛是憤怒,愛是失望,愛是恐懼,愛是傷害。愛是一切。

7. ‘我感受到了傷害’,和‘他傷害了我’,是兩個概念。

8. 透過你說的這些話,我看見了你的憤怒。如果你的內心沒有憤怒,只剩下全然的悲傷,你的內心就不會留下傷痕。你就不會被這傷害所影響。

9. 我有多失望,就說明我曾有多憤怒。而我有多憤怒,就說明我曾經有多么渴望他愛我,守護我,保護我,包容我。曾多么渴望他給我這些所有的東西。

10. 我看見了我的憤怒。我也看見,在我的憤怒背后隱藏的,是對愛的呼喚和渴求。我如此地呼喚著愛,祈求著愛,渴望著愛,卻求而不得。我怎么能不憤怒?我怎么能不失望?

11. 人世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放不下。你的憤怒是來源于這一份“求不得”。即便求而不得了,你還要繼續去尋找嗎?這是執著。

12. 執念,就好像這是一條銜尾蛇,這個蛇圍成了一個圈,蛇的嘴巴咬著自己的尾巴,一直打轉永遠輪回。你困在這個輪回里,是因為你緊抓著對愛的渴望,你不肯松開你的手。

13. 這條銜尾蛇,要放下他的執著很簡單,松開嘴就可以了。

如何放下執著?方法很簡單,你只需要松手。

14. 連你對愛的渴求都是一份執著。因為這一份執著的背后,昭示著你愛的匱乏。

15. 你認為你缺愛,這是真相嗎?

16. 這不是真相。你并不缺愛。你已經愛滿自溢了。你已經沐浴在光的河流中,你已經躺臥在愛的草叢里。

17. 那些傷害是真的嗎?它們真的有在你心里留下疤痕嗎?還是說,經歷過這些所謂痛苦,所謂幻滅,所謂傷害之后,你的心變得更加柔軟而堅韌?經歷過這許多之后,你已經找回了你的生命力?此刻,你的心臟正一下一下有力地跳動著,不是嗎?

18. 打開你的心,在你壯闊生命的旅途上,勢不可擋。你要臣服的前提必然是保持開放。而心靈保持開放的唯一方法就是,承諾永不關閉。


從恐懼中收回力量???

1. 當你真正被愛包裹縈繞的時候,你怎么可能感受不到,你怎么可能沒有信心?如果你感受不到,那只是因為你不愿相信、不敢承認罷了,因為你的內心仍充滿了恐懼。

2. 愛與恐懼,無法同時存在。

3. 在恐懼里我淪為了囚徒,在愛中我才重獲新生。

4. 隱藏在恐懼里的,是超越一切、超越愛與恨、和這天地萬物宇宙星辰一樣偉大的力量。

5. 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愛在透過我們的生命在說話,是靈魂透過我們的心靈在感受。

6. 我們的頭腦,總是生活在是非對錯的世界里,遠離顛倒夢想。而我們柔軟純凈的心靈一旦敞開,就能棲息在無垠的浩瀚宇宙。靈魂會穿越所有的迷霧,站在時間的盡頭,回歸智慧,自在,豐盛,平靜。心無掛礙,則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7. 你在黑暗中匍匐前行,終于尋得了光明。當你尋找到光明的時候,你已經成為這份光明。用你的存在,照亮更多在黑暗暗中匍匐前行的人。讓他們找到你,讓他們看見你,讓他們尋著你的光明,找到方向,穿越過靈魂的黑夜。


從無明之海跳脫??

1. 很多時候,人其實是處在‘無明’的狀態里,被一些動力驅使著做了一些事情,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

2. 眾生皆苦——這份無明之苦,苦而不自知,苦而不得解。而你原生家庭的父母,也是“無明”眾生。你我皆是。

3. 你有沒有,被真正地愛過,無條件地愛過?很多人的答案是:沒有。

4. 你當然可以說,是因為你的父母沒能給你這種無條件的愛,你當然可以繼續責怪你的原生家庭,責怪你的命運不公,可這無濟于事。

5. 你可以試試看,單純的抱怨指責能不能幫助你感受到被愛,能不能幫助你走出這個“我不值得被愛”的怪圈,能不能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幸福美滿的親密關系?

6. 親愛的,我試過了,這沒有用。單純的抱怨指責,沒有用。只會讓你繼續受苦。

7. 與原生家庭真正分離,才是心理意義上的成人禮。

8. 在心理上真正成為一個大人,就意味著自立,意味著你必須為你世界里發生的事情負起100%的責任。沒有任何人要去責怪,沒有任何事要去逃避。這樣的你,會感到內心不失柔軟,也無比堅韌。

9. 不想依賴別人靠自己,是獨立;而百分百為自己負責,是自立。后者褪去了外表的偽裝與堅強,多了份內心的篤定與從容,帶來更深的平靜。

10. 那些童年往事,都已成了記憶的碎片,斑駁不清,散落在過去。而每一個秘密,都像是一層糊在窗框的白紙。是否一戳就破,一破就錯?你猜猜,破了洞的窗戶,里面會是什么?是黑不見底的空洞,還是堆滿雜物的擁擠?是扭曲的真相,還是真實的人性?是沉淪,還是救贖?

11. 無論里面是什么,都已不再重要。你已經長大,就站在窗外。若你親手撕開這層紙,窗外的陽光將徹底地照耀進去。

12. 光明所到之處,黑暗無所遁形。

13. 內心的秘密只是一個陰影,它是光明尚未抵達之地。當秘密被戳破,光就會照亮它。所以,勇敢一些,讓傷口流血結痂,長成傷疤,逐漸愈合,也總好過一輩子在黑夜里沉淪。

14. 一切都會過去的,你只需要穿越黑夜,常住光明。

15. 蕓蕓眾生,都在自己的海里浮沉。如今你已長大,你不需要再跳入無明大海里一起沉淪。因為,那不是智慧的愛,只是一個小孩盲目的忠誠。

16. 當你在海里,就只能是個受害者。只有站在岸上,才能超脫出這個溺水掙扎的苦情游戲。此時,就沒有所謂的傷不傷害原不原諒了。本來就沒有傷害,哪里來的原諒?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7. 我們的生命原本就如此偉大,如宇宙一般浩瀚,涵容星辰與日月、黑夜與光明、星河與微塵。它以真正的愛整合所有一切,將其納入心靈。

18. 親愛的孩子,醒來吧。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心無掛礙,則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那才是真正的自由。自此,這世間,再沒有什么不能面對。天高海闊,任君翱翔。


情緒覺察與正念?

1. 風暴的氣旋固然猛烈,但它的中心叫做風眼,那里天氣晴朗,無風無雨。人一旦穿越了風暴,進入風眼,就能重回寧靜。

心,也是一樣。

2. 所有情緒背后埋藏的秘密,既是一次次重復的根源,也是跳出這個重復的鑰匙。

3. 深陷情緒風暴的人無法自主,正如睡夢混沌中的人無法清明。你唯一能做的,是從夢中醒來。

4. 就這樣,我觀察著內心的情緒翻涌,而沒有成為它。

5. 我和我的內心安靜地待在一起,不知過了多久。忽然我感到內心的雨停了,有一抹溫熱的陽光照了進來,這是一種久違而熟悉的寧靜。此刻內心深處,自然地升起了一個聲音說:“不要評判對錯,不要再以受害者自居,要重新回到中立客觀的位置,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事實是怎樣的。”

6. 這一刻我感受到了深深的謙卑與平靜。是的,我不知道。事實真相如何,我并不知道。所以糾結與猜想毫無意義。

7. 我允許暴躁從我身上流淌,也允許平靜在我心底發酵,我敞開心靈,全然地感受,深深地臣服。

8. 情緒就像水一樣,需要流動。古代洪水泛濫,所及之處,一片荒蕪,生靈涂炭,當年大禹的父親,采用“堵”的方法,失敗后被處死。大禹治水,采用“疏”的方式,成功了。大禹勘測山脈地形,命人開溝掘渠,讓洪水從江河一路流入大海,拯救了多少百姓。而情緒也一樣,是堵不住的,只能疏。

9. 其實,情緒是人類最親密的伙伴。喜怒哀樂驚恐悲,每種情緒都是在提醒我們,在試圖告訴我們一些被忽略的重要的事。尤其是被我們壓抑遺忘的往事。

10. 關鍵不在于如何“控制”憤怒的情緒,而是找到你為何而憤怒的源頭。治標沒用,治本是核心。

11. 與其搏斗,不如接納。讓情緒流經你而不成為它。

12. 情緒一旦流動,內心的力量也就會重新回來。那些緊張、害怕、愧疚、憤怒、壓抑、焦慮、悲傷,所有的情緒被接納后,就會像水流一樣在空氣中流動疏通,直至消散。

13. 你的存在,遠遠比這個一顆心豐盛、自在、遼闊得多。你不是你的這一顆心。你不是你的這個頭腦。你不是你的這個身體。你不是你的情緒。你不是你的這個身份。你不是你的這個角色。你的存在要比這所有的都要大的多。所以我讓你去觀察。你觀察到你的心它想做什么,你只是看著它。當你在這個狀態里的時候,你才能夠意識到,你比這一顆心大得多。

這一刻,你就是創造者。

14. 創造的前提,是基于覺察,那才是自由的創造,否則只是被動的涂鴉。因為心的造夢能力極強,想什么來什么。如果你尚未覺察,會有很多并非你自己的東西顯化。那并不是真正的創造。

15. 有時候你會感覺到你意識的分裂。你的心告訴你停留在原地,而你的頭腦推著你往前走,你的情緒也來攪這一趟渾水,你感覺到你掙扎,困頓,淪陷,無力,痛苦,憤怒,失望。

這就是煩惱。煩惱即菩提。

你每一次,都允許自己跳出這些想法,情緒,心意。你每一次,都跟背后更大的創造者的力量相連接。

你只是靜靜看著。

16. 正念是對你頭腦中的每一個念頭都保持中正。正知是對每一個知見都保持中正。保持中正的意思是,放下評判沒有對錯。只是看著它升起,看著它落下,看著它來去生滅。僅此而已。不受影響。

17.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

18. 定能生慧。不被無明的外力所驅使,能中正,知止。如如不動,就不會起因果,不會有后面的蝴蝶效應。


擴張你的生命??

1. 恩怨情仇,是因為彼時你自己的心只有那么大。而當你真正打開心,允許所有體驗流入的時候,心會擴容,會和這宇宙萬物一樣寬廣。內心廣袤,自然不會只執著愛恨。因為生命太浩瀚,也太壯闊。

2. 如果心里裝得下世界,自然也能容納自己和他人,容納所有的江湖恩怨一筆勾銷。一笑泯恩仇。

3. 你要記得,跳出二元對立的概念,你永遠沒有錯。你永遠走在一條對的路上。因為你的生命是上天賜予你的禮物,這份生命,無論你怎么打開,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4. 抵達幸福的路上,必經歷痛苦;抵達平靜的路上,必經歷狂亂。

5. 同樣的因緣際會,可以是原生家庭不幸此人命途曲折;也可以是英雄為擔其大任浴火重生。所有的束縛限制,也只是為了送他去該去的地方。甚至連“積極正面”也不需要。因為沒有不好的生命,此間無一不是命運的祝福。

6. 生日這一天對你來說,應該是與剩下364天不同的一天。它紀念著一個小小生命的誕生,紀念著你第一次來到這人間的日子。

7. 如果有人對你說生日快樂,他其實是在告訴你:你的生命很重要,這個世界歡迎你的到來,你也應該為自己的生命感到快樂。

8. 你的生日值得被紀念,正如同你的生命值得被紀念。


關于輪回與幻滅??

1. 不甘心,不承認,你必然會折騰,必然會幻滅會痛苦。

2. 你為什么不承認事實?——因為你以為能改變他。結果沒有,這會讓你挫敗,更憤怒痛苦,反復折騰。

3. 你為什么想要改變他?——因為你把他想得太好了。你把自己想得太厲害了。

4. 破解這個鬼打墻,第一步就是必須承認事實——有時候真的,他沒你想得那么“好”,你自己也沒那么“厲害”——你真的,改變不了他。

5. 看見真相,承認事實,就切斷了后面游戲的一系列不甘心、指責折騰、憤怒失望、愧疚彌補,也就走出了這個鬼打墻。

6. 幻想,不是理想,不是夢想,是遲早會破滅的泡沫,其本身就是虛妄,早點認清,早日幻滅,學會臣服,及時放下。

7. 現實,不是對世俗的妥協,也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而是一種真實面對自己和世界的清醒。是懷著菩薩心腸,手握金剛手段。

8. 為什么人類,總會強迫性重復?人為什么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人為什么要反復在痛苦中輪回?人為什么如此執著?因為,得救之道,就在其中。

9. 未曾拿起,談何放下?拿起是為了放下。未曾重復,談何覺察?重復是為了覺察。要想大徹大悟,必先執迷不悟。

10. 你必須在一次次雷同的劇情里反復挨錘,然后才覺察到真相——問題根源不在外面,在你自己。

11. 每一次強迫性重復的背后,都有一個未被哀悼的喪失。

12. 因為你不愿意承認事實,不愿意面對喪失,所以你總覺得你想要的就應該得到,世界應該如你所愿。因為你把自己想得太厲害,所以總以為再來一遍就會有所不同。可那,是小孩子幼稚的想法,天真而執拗。縱使你再怎么像小孩一樣天真,再怎么傻,再怎么執迷不悟,經歷這么多次的重復劇情,也該醒了,該覺察了。

13. 人都是一樣的。好了傷疤忘了疼,不撞南墻不回頭。如今你疼也疼了,撞也撞了,該清醒了。

14. 過去你習慣了苦苦匍匐,卻忘記了,從痛苦中你早已生出翅膀。你明明可以在光中自由飛翔,為何甘心夜里伏地而行?

15. 痛到極致,你就有機會覺察——這個游戲是鬼打墻,一定是哪里不對勁兒,你就有機會深入自己的潛意識,直面它,這樣你就有機會“主動”改寫命運。

16. 這就是得救之道——重復帶來痛苦,推動你走向“覺察”。而覺察,就是改變的第一步。

17. 誠然,這個過程無疑也是痛苦的,要經歷巨大的“幻滅”。而“幻滅”,也意味著放下虛妄看見真相。它是在提醒我們——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幻滅的過程,讓我們偉大的力量從外界收回到自身,真正走向自立、和解、釋放。重建心靈,也重構世界。

18. “重復”里蘊藏了改變命運的力量。

19. 一旦你在重復中覺察,當意識之光帶進潛意識,照亮黑夜時,愛會消融痛苦,唯余心靈的寧靜。當你有足夠的力量,直面痛苦,經歷這些,改變自然會發生。

20. 帶著覺察的,不是重復,而是修復。

21. 當你仍然相信你“不值得被愛”的時候,你的頭腦會產生這個想法——我不值得被愛,他怎么可能真的愛我?所以他的愛一定是假的。然后你自然就會去尋找各種“他并不愛你”的證據:比如他不陪伴你,比如他對你的關心變少了,比如他愛家人比愛你多,比如你在他心里根本不重要……這個游戲可以無窮無盡地玩下去,直到對方精疲力盡。Game over。

22. 當你終于逐漸承認“他竟然愛我”,這時候往往又會生出新的恐懼:天啊,我真的能夠接受他這么多這么好的愛嗎?這世界上怎么會有這種好事?他的愛真的是不求回報的嗎?他到底圖我什么呢?他到底愛我什么呢?他的愛能持續多久?他如果將來離開我拋棄我傷害我怎么辦?

23. 親愛的,你知道嗎?能給出愛固然是一種寶貴的能力,但能坦誠地接受被愛卻需要更大的力量和底氣。

24. 覺察是跳出“無明”,是通往改變的第一步。

25. 你有沒有看過舊樓爆破的視頻?要蓋新樓,需要拆掉舊房子。舊房子長在那里幾十年了,怎么拆呢?很簡單,定向爆破。先找到整棟樓里最關鍵的承重結構,也就是所謂“切口”。然后裝上炸藥,引爆,完事兒。就像打蛇打七寸,快準狠。

26. 人生里,最核心的舊有的限制性信念,就是“切口”。拆解它不難,裝上炸藥,引爆,完事兒。最難的是找到它,這需要覺察的智慧與時間的耐心。找到切口,爆破它,嘩啦啦幾秒鐘就轟然倒塌了。過去的破敗舊房不復存在,未來的萬丈高樓平地而起。

27. 一旦你的心騰出空間,就可以住進新的人生了。這就是所謂的“改變”啊。


生與死??

1. 佛說“無常”,萬物成住壞空,緣起即滅,緣生已空。出生的那刻就注定了死亡,開始的須臾便預見了結束。

2. 死亡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死和生,用二元對立的觀點來看,它們是太極圖的兩面。

3. 成住壞空,是一個自然的規律。

4. 未知死,焉知生?在這個三維的世界里,死亡是神對每一個生命最好的祝福。也是最好的安排。

5. 你的生命、你的出生與消亡、這中間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時間的這個維度基礎上的。如果沒有時間,那么這一切經歷跟體驗將不復存在。

6. 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就像太極圖一樣。黑白交替中,不斷地輪回和旋轉。這樣的生命才是無限的。

7. 靈魂的自由是什么?靈魂的自由是:跨約一切的束縛,超越時間空間維度,超越一切之后,回歸到他本來的家。

8. 生命比你的肉身寬廣更多

9. 你只是沒有完全得跟你的生命連接上。否則,你將會感受到它的浩瀚。你會臣服于它。內心深深地感恩,深深地謙卑。

10. 所有的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已經很美麗了。一次花開,一曲鳥鳴,一朵浪花,一個微笑,這些存在的本身就已經很美麗了。它并不需要有什么意義。它存在的本身就是意義。

11. 意義都是人類找出來的。不是上天賦予的。

12. 所謂意義,它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

13. 這個三維世界,正是線性時間的不可逆,才有死亡,才有變化,才有無常,才有因果,才有了大千世界三界眾生。

14. 這個世界里,本來時間就是幻象。時間只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一個物理量。

15. 三維世界里,固然是有投影源投影到了這里,顯化出了你經歷的人事物,也就是你所謂的人生劇情。但你忘記了,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變量——是你自己。你自己的念頭。不光僅僅只是在你的夢境中呈現出來,也會影響到這個現實世界。你所在的這個三維世界里,你的一念、你的起心動念、你的身語意,會直接反映在這個世界里。這就是你的自由意志。

16. 所謂命格,是已經有的那個先天的大框架。但我們作為三維世界的生命體,作為這個命運主要的演繹者、體驗者,我們的自由意志就體現在——這個框架并不是完全被封死的,我們自身在這個過程中經歷的一切——因緣變幻、起心動念也會影響到這個空間里的一些細枝末節。而量變會產生質變。或者說是蝴蝶效應、連鎖反應。這就是我們的自由意志。我們可以去撼動這個框架里的某一些地方。

17. 你的起心動念,只是眾多推動事情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其他因素,此間種種,你說的因緣際會、因果業力也很重要。所以這就是這個大千世界的無窮。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237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957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248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356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08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485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534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20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263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25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04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78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461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874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05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945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05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