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外化是敘事的重要技巧,特殊的咨詢方法,把人和問題分開,把內化的東西拉出來,把問題從人的身上分開,重新來看問題。人對問題的影響力比較大,其實人才是解決問題的主人。不是被問題所宰制的。人是能有能力,有方法好好面對他所遇見得問題。
問題內化是我們困在問題里,我們對自己的理解都是問題,這不夠好,那不夠安全,這是自我否定的,看不到價值感,是病理化的現象。就等于問題的自我認同,卡在這里了。
我確實有抑郁的情緒,但我不是抑郁的人。我這個人有一個低落的情緒,需要去面對。需要想辦法去處理。這句話就廢話了。
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我們把這個問題拉開,看這個問題搞亂什么,影響著什么,看問題的意圖是什么?
問題外化是一種解構的執行,社會建構、解構在改寫的過程當中很重要的應用方式。解構就是去反思我們的困境,跟我們內化的社會主義價值怎么控制我們這些聲音對話。去覺察我們要和問題有的距離。保持的多大、多遠距離。
考上清華北大是優秀的,是有價值的人。那么沒有考上北大清華就不夠優秀嗎?我們解構這個社會期待而去看我是有學習天賦和能耐的人。引導人去看到如果到了其他的學校,專科也是可以成功的。
狡猾的便便。問題故事是大便給當事人帶來許多的問題以及慘狀。給當事人在小朋友中變的孤立和沒人喜歡,媽媽也懷疑自己有沒有能力做好母親?爸爸困境是和親朋好友的疏遠,這就是已經多方面影響到家人自己的關系。
經過討論后,尼克面對狡猾的便便開始應對它。母親不質疑自己的能力,父親認清了它本來面目和意圖,經過討論母親也比較喜歡尼克一些,父親努力維持父子關系,尼克認為也沒有完全毀掉父母和自己的關系。
雖然我們可能被問題影響,但我們也對問題有影響力,我們是解決問題的主人。尼克不被便便欺騙,媽媽想到了不再因為它使自己陷入困境的方法,比如聽音樂。爸爸愿意告訴同事。這是敘事就是看見自己對問題是影響的。
焦點萃取解決的方法,敘事萃取的他們這樣活的意義價值,我們應該看和狡猾便便的關系具體有什么意義?問題外化我們和當事人合作打敗狡猾的便便。
見證證書可以有儀式感和問題正式告別,對于自己的改變確認、簽名,可見證他戰勝問題的獨特能力而獲得的勛章。特別適合小朋友,讓他可以把這個成功的經驗說清楚,讓別人欣賞,讓他的能力更強,看到他可以創造生命中能力,經過這件事他學到的智慧。
協調出獨特經驗接近真實經驗的問題定義。
遺屎證:
你會怎么形容遺屎的本質或性格?他沒有受到邀請,去到處破壞別人的生活,你們想對引起這些錯誤,讓事情無法順利的遺屎說些什么?
邀請來訪者針對導致他麻木無窮盡的問題來命名,協助他命名為“搞怪先生”。讓問題擬人化,有生命并講得栩栩如生,仿佛有另一個生命,這樣我可以把問題和來訪者的生命區隔開來。
不要用疾病術語來講,而用另外一個昵稱。溝通時就比較平易近人,用擬人化我們可以貼近而靈活的形容描述方式。就能夠有生命力的想象一些創意的方法來面對它,尤其是小朋友來說就充滿了新奇有趣。
關不掉的警報器:
這個對著你窮追猛打的擔心、著急感覺起來像什么東西?是讓當事人頓時進入安靜的想象。就容易做外化。
這個關不掉的警報器,對你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從隱喻再拉到現實生活中。
那你想跟他保持什么樣的關系呢?很有內心地保持來訪者的整理。
生命自由書寫:是自己跟自己靠近的過程,屬于自己內在所有思緒和情緒感受的變化。要不停的寫,不修改,不完美。
其實我真正想被懂的是什么?我真正在意的是什么?當自己知道自己在煩什么,在意的是什么?突然會有懂得自己,所以自由書寫是自己陪伴自己的一帖良藥,可以做生命自由書寫:自己陪到自己,呼喚自己內在的心聲,我們可以從浮躁到平靜,當我們平靜了,才能引導另一個人,從混亂到平靜。
來訪者:給校長寫一篇論文和給孩子要團員的名額。
帶來失望,不被重視,不被尊重的感覺,自己很幽怨。
問題外化通常是情緒,幽怨是可以做外化的。
自己幫自己外化,我覺得我很敬佩你,你剛剛說的那個幽怨像什么哦?像在哪里哪個角落里一個無名的東西,癱瘓在那里沒有什么力量,也翻不了身,但說不出來的怨在哪里?這個東西不太起眼,也沒有什么力量,但有些威力,但讓你的生活和女兒的關系在學校辛苦這么多年的經驗帶來什么影響?這里問的太多哦,我挑一個問這個幽怨對您在這個學校服務了這么多年,這個小小角落不起眼的東西帶來什影響?
其實你在學校貢獻良多,而且所作所為深的大家的喜愛,也受到大家的認可,跟大家的幫忙和影響都是正面的評價,可是最近這些事突然來了個這么大的反差,那個幽怨突然跑出來了,那種沒有地方說的怨氣,小小的怨氣突然跑出來了,那么邀請您發揮您的想象力,這個幽怨怎么找出來的啊?是被慣出來的嗎?
我好想好想照顧女兒,但沒有照顧到,我的幽怨就跟著跑出來了,這份心意沒有好好滿足。老師您會說你想照顧女兒那一份心意是什么呀,你喜不喜歡這個幽怨在你生活中跑出來啊,
當越說越了解這個幽怨之后,也就沒有那么多討厭他,就可以理解她,接納他,如果說站在一個提醒的角度,其實只要能夠強大,這些問題就可以擺平了,這個提醒是什么意思?你和優越現在的關系,你會怎么說?
我就是一個抑郁的人,這就是內化到很嚴重的程度,這種嚴重的自我懷疑否定,用一些標簽來認定自己的,這都是很值得拿出來外化的問題,外化很重要的是提醒人才是主人,人咋樣面對這個問題。
幽怨怎么影響到你的工作和你的生活,他們怎么長出來?出來干什么啊?
我很懶是一種自我否定的形象認同。那我們就可以把這個懶拉出來,你很喜歡自己是一個很懶惰的人嗎?這個懶對你的生活,對你的關系造成什么影響?第一個探索最難,要挑最適合外化東西。情緒最適合外化,而不是挑當事人以外的人,因為本身是獨立的,不可能內化。
我們不能要求來訪者有很高的想象力,但是我們自己要有很好的引導力,
如果來訪者呼喚出煩惱個月兩個或者三個,我們就要問這幾個煩惱,讓你現在最受不了的事是什么?現在這個當下最想要面對的那個煩惱是什么?這就讓當事人自己挑可以來外化的煩惱。
通過練習的題目可以深刻感受到自己怎么陪自己?用問題外化方式陪伴是自己進行一場心靈愉悅的火花。
資源也可以外化,但在晤談問題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進行外化對話的。心靈疾病的病名也可以很值得外化的事情。
雙重外化是在一個案例里,就同一個來訪者對問題外化,也針對資源做文化,外化是拿出來看問題怎么干擾我們?資源可以怎么運用來幫助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