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行過去一個月了,走過的街道,看過的風景,還十分清晰。
到底什么才是旅行的意義?累積飛行,到此一游,購買紀念品,品嘗美食......
走過,看過,體驗過,這就是旅行于我的意義。
何不用畫筆記錄下旅行中的點滴美好?于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一、法國行
巴黎,以及法蘭西人民給我的印象很深:浪漫、優雅、時尚、藝術氣息。
1、埃菲爾鐵塔
世界知名建筑之一,法國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地標建筑之一。
到巴黎第一站就是埃菲爾鐵塔,浪漫的愛情圣地,親眼所見嘆為觀止,如潮水般的游客聚集在塔下,驚嘆于她的美麗。
而在巴黎的很多地方,登上高處就能隱約見到鐵塔的塔尖聳立在云中。
2、凱旋門
凱旋門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位于戴高樂廣場中央,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戰的軍隊凱旋的大門,雄偉而威嚴,是游客必到景點之一。
3、塞納河
巴黎就像藝術品一樣讓人陶醉,而塞納河就是這個藝術品上最必不可少的裝飾。
塞納河以北被稱為右岸,有很多高級百貨商店、精品店、餐廳。
而左岸則是文化的象征和符號,我們常說“左岸文學”,小資的調調說的就是塞納河的左岸,因其左岸有很多學院和文化教育機構。
“當你隨便走進一家咖啡館,也許一不留神就會坐在海明威坐過的椅子上、薩特寫作過的燈下、畢加索發過呆的窗口。
在最古老的圣日耳曼教堂周圍,有最早的弗洛咖啡館(cafe de Fiore,也稱“花神咖啡館”),這家咖啡館和邊上的德瑪格餐廳 (Auy Deux Magots)是著名的哲學家薩特和他的情人西蒙波娃幾乎天天消磨時光的地方。咖啡館的菜單上還印著薩特的語錄:自由之神經由花神之路。” (參考百度)
法國著名的印象派畫家莫奈的《日出 印象》,是其在勒阿弗爾港的寫生作品,日出時, 海上霧氣迷朦, 水中反射著天空和太陽的色彩,岸上的景致模模糊糊看不清, 瞬間朦朧。
勒阿弗爾港就是塞納河入海河段的右岸。在大師的畫筆下,塞納河有了另一種美。
4、優雅
提到法國人,第一印象就是優雅,尤其是法國女人,勻稱的身材、恰到好處的性感、舉手投足的優雅氣質、不急不緩的神態、時尚的裝扮,讓她們在歐洲其他國家女人面前顯得與眾不同。
法國女人的優雅,源于對美自始至終的追求。
在巴黎,連一只貓也變得優雅起來。
5、時尚
在巴黎街頭,盧浮宮附近,我坐在咖啡館里,看著街頭的男男女女,感慨這簡直是街頭走秀大片。黑白灰,是他們常用的穿搭色彩,尤其是黑色。全身的色彩不超過三種這一穿搭秘訣,被法國人演繹得無比透徹。
香水也是法國女人的酷愛,除了我們熟悉的香水品牌,在巴黎街頭,還可以看到各種調制的香水,讓人迷醉,每一個味道都是獨一無二的。
6、藝術氣息
如果你熱愛藝術,巴黎真是讓你驚喜連連的城市。
因為時間有限,我只參觀了奧賽美術館。
奧賽美術館與盧浮宮、蓬皮杜中心一道被稱為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是由一個火車站改造的。
館里最珍貴的就是幾位印象派大師的作品,梵高、莫奈、米勒等。
二、英國
在英國待了三周,住在距離Reading鎮三公里的地方,簡直是田園一般的生活,享受了難得的寧靜。
對英國人的印象比較好,理性、冷靜、友好、紳士、又不乏自嘲式的幽默感。
1、看城堡
我問朋友,去英國旅行什么最好玩啊?回答我:看(城)堡啊。
果然第一站就是去看堡。
(1)溫莎堡是英國王室溫莎王朝的家族城堡,現任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每年有相當多的時間在溫莎城堡度過。
在參觀的眾多英國景點中,溫莎堡的門票24.5英鎊,還算是比較貴的了。
溫莎堡內有眾多珍貴的收藏,以及中世紀的家具飾品,但很多廳都不允許拍照。
(2)Sudeley Castle
Sudeley Castle始建于15世紀,當時的主人是權傾一時的拉爾夫·鮑特勒。
拉爾夫·鮑特勒經歷了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兩朝,擔當軍隊將領、國王特使等職。
后來拉爾夫·鮑特勒被愛德華四世處死,城堡也收歸國王所有。
愛德華四世沒收古堡后,就給了自己的弟弟理查德三世。
理查德三世把城堡按照王室的規格大修一番,加上了豪華的大廳和精美的突窗。
理查德三世在莎士比亞筆下簡直是個臭名昭著的惡魔,為了奪權,殺了親侄兒。死后500年才被厚葬,而且科學家通過他遺骸中DNA檢測發現了皇室丑聞。
2、士兵
提到城堡,就不得不說說英國士兵,緊身的騎兵服看著也頗顯貴族氣。
熊皮帽子是一大特色,據說是為了讓士兵在戰場上看起來更高大威武。
3、塔橋
英國的歷史建筑給人厚重、堅固的感覺,比如橫跨在泰晤士河上的塔橋。
上層橋身由4座塔形建筑連接,主塔高42米,橋面是人行道,下層是可以開合的吊橋。
塔橋于1885年開始修建,1894完工,中央有開閉式的裝置,每當大船經過,水壓的變動可使橋呈八字型打開。從這些歷史建筑中不難看出工業革命起源于英國的痕跡。
順便說說世界上最早的地鐵也是始建于英國,建于1863年,目前仍正常運行。
4、雙層巴士
雙層巴士起源于英國,也是英國的國寶之一,曾被英國媒體稱為“未來的公交車”。而紅色的車身為霧都倫敦增添了一抹亮色。
5、狗
英國人特別愛狗,經常看到一對夫妻,帶著孩子,牽著一兩條狗在公園游玩 ,或者單獨一人牽著狗溜達。狗就是他們的摯友。
史賓格犬( English Spring Spaniel )是各種英國犬的祖先,大革命期間,該犬被認為是歐洲獵人理想的伴侶。17世紀開始在美國普及。
史賓格犬性情溫順,友好,渴望快樂,易馴化,而且是典型的運動犬,每天要保證一定的運動量。有一次在餐廳看見鄰桌的客人帶了一只史賓格犬,它始終保持著警覺的神態,身形消瘦,但非常結實矯健,上躥下跳,敏捷,不愧為獵犬。
6、茶文化
說到英國的飲茶習俗,最重要的就是下午茶了。在下午三點至五點之間,下午茶華麗登場,這是英國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內容之一,多飲紅茶,搭配各種精美的甜點。
提到茶,自然想到茶具,骨瓷。
曾經有人說:“當遇見骨瓷的那一刻,她骨子里蘊藏的貴族氣質便在不經意間表露無遺。”
英國是骨瓷的誕生地,當今世界十大骨瓷名廠也都在英國。
Royal Worcester、Spode等等奢華骨瓷品牌都來自英國,骨瓷茶具件件都是藝術品,用藝術品喝茶,想來都是一種享受。
7、飲食
在英國居住期間,一切都感覺很好,唯獨飲食讓人有點崩潰。
食材少,烹飪方式單一,口味單一,大概是中國人對歐洲飲食的一致印象,而英國的飲食尤其單調,豬排牛排魚排,漢堡薯條,歷歷在目。
無奈之余去超市看看有什么好吃的,結果捧走了兩盒沙拉,終于不怕吃胖了。
介紹一下英國響當當的國菜fish and chips,fish and chips之于英國,等同于意面之于意大利、鵝肝之于法國、餃子包子面條之于中國。
然而,中國人的胃表示無力消化,盡管薯條炸的很香脆。
現在只要看見薯條,就想起fish and chips
三:西班牙
與稍顯冷淡的英國人相比,西班牙人熱情、樂觀,初到馬德里,在街上隨便逛一逛,就可以看見載歌載舞的男男女女。歡快的音樂,夸張的表情,讓你忍不住都想跳起來。
1、西班牙女郎
有一首歌《西班牙女郎》這樣唱到:美麗的西班牙女郎,人們都熱愛著她,她多么活潑漂亮,到處是一片贊揚。
2、斗牛
西班牙斗牛起源于古代宗教活動(殺牛供神祭品),13世紀國王阿方索十世開始這種祭神活動,后來演變為賽牛表演。此行沒能去看一次斗牛表揚有些遺憾。
3、馬德里皇宮
據說馬德里皇宮是僅次于凡爾賽宮和維也納美泉宮的歐洲第三大皇宮,展示著金銀器皿和繪畫、瓷器、壁毯及其他皇室用品,是波旁代表性的文化遺跡。
然而,看過凡爾賽宮后以及大英博物館的珍藏后,對馬德里皇宮展品其實有點失望。
4、大地女神的傳說
西貝雷斯廣場上(也叫豐收女神廣場)的大地女神噴泉,是馬德里地標之一,也是皇家馬德里隊球迷慶祝奪冠時的圣地。
女神西貝雷斯坐在兩頭獅子拉的戰車上,傳說亞特拉大從小被森林里一只母熊帶大,練就一身獵人的本領和敏捷的身手,神諭告捷她不可結婚,否則有不祥之兆。
亞特拉大決定以比賽的形式和一個跑的比他快的人結婚,失敗的人都將死亡,很多人為了她命喪黃泉。一個叫伊波奈斯的年輕人向愛神維納斯請教如何獲勝,愛神給了年輕人三個金蘋果,在比賽中拋擲分散亞特拉大注意力,爭取時間。
最終伊波奈斯獲得勝利贏取了芳心,兩人選在西貝雷絲神廟里完成了合體,惹怒了宙斯,為了懲罰他們對神廟的褻瀆,將其變身兩只獅子,永遠為大地女神拉戰車。(參考網文)
連公交車上也印著大地女神噴泉的圖案。
歐洲行結束了,手繪還在繼續。
下一站會是哪里呢?
鏈接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