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餐巾紙》
是的,我們需要有足夠的智力作出最好的選擇;是的,我們需要一定的速度以保證按時達到目標;是的,我們也需要足夠的力量保證一切能夠順利進行。尋找解決方案這個最難的部分只取決于我們的兩種能力:一是觀察面前是什么,二是想象出盡可能多的辦法來處理問題。
不成文規則三的言外之意是:
I:
目標不變,方法可變,用行動來保證。
A1:
兒子換牙時,一顆牙松動,因怕被別到而不敢吃東西,我媽說:“不吃東西可不行,來,我們來想個辦法,只用一邊的牙齒,是不是可以?”兒子試了一下,果然OK,于是我媽又重申了一次:“對哦,遇到問題我們就想辦法,總能解決的!”
A2:
希望孩子做作業,方法有很多:比如溫和而堅定的持續要求;比如前后對比讓其體驗成就感;比如平時的“為什么棒?為什么好?”;比如類比法,“你不做作業,那爸爸也不做飯,可以嗎?”;還比如,扔到托管班,大家都做,他也就做了;比如幫他定計劃定任務清單,每天打勾;比如要事優先,做完獎勵玩游戲;比如讓孩子選擇作業量或規定時間額度,提高其專注度和效率,避免讓孩子產生壓力或厭煩情緒。
唯一需要避免的,就是大吼大叫、求全責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