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 二級公共營養師,制藥工程碩士,專注于膳食與瘦身指導和咨詢。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通常說的饑餓是由于肝的糖原水平下降到低于某個值,下丘腦和腦干的葡萄糖敏感神經元感應到血糖的降低而產生的不快感覺,肝和胃也有相應的感受器感應。
能量不足,肚子餓時就想吃東西,吃飽后就不想吃了,這是動物進化的結果,也是通過身體精細控制產生的效果,用來維持動物基本的能量需要以維持生命。
饑餓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感受到胃里面發出“咕嚕咕嚕叫”的聲音,如果繼續不進食,饑餓的感覺會越來越強烈,胃部“咕嚕咕嚕”的聲音也會越頻繁。有時候即使我們進食結束,會發現胃部雖然有了飽腹感,但似乎感覺還沒有吃飽。這種現象在吃飯快的人身上比較常見。這是因為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時間,血糖恢復不會像食物進入胃部那么快。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個時候,如果食物吃的過快,很容易胃飽了,但是食欲未飽而以食欲作為吃飽了沒的標準導致攝入過多。長期的這種飲食對腸胃造成負擔,也會導致能量積累而發胖。
當然不只是血糖水平會影響食欲,人的情緒和壓力,以及美食的色香味也會讓人產生食欲。
這些看似與身體無關的環境因素都會通過刺激人體的視覺、嗅覺、知覺等產生化學信號傳導值而產生食欲。
對于肥胖者,他們對于這些信號更敏感,或者容易將環境的刺激以吃食物的方式反饋。
在減肥指導中,新進的會員經常會問到吃多少的問題。提這個問題,一是深受很多節食或變相節食減肥法的影響,二是沒有合適的參考標準。Crea給出的建議是以胃的感知為準,一般健康的飲食方式推薦是七八分飽為宜,但是初減肥者這個分寸可能不太好拿捏,Crea會建議胃不覺得撐脹或略有撐脹為宜。這樣試探性感覺到一個上限,以后七八分便容易估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