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恰可
又是一年過去,年在長,歲在長,不知不覺已長成了別人口中的剩女,卡在一個尷尬的年齡段,上下不得。
這又如何?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相同,即使不如他人,也有其閃亮之處。
不必處處仿之,不必事事跟之。
每個姑娘長到一定的年紀,就會有自己獨有存在的性格,有的溫婉賢淑,有的活潑開朗,各有不同,卻是同樣美麗。
表姐阿燕和我同年,卻大我足足七個月。我們一起上的小學初中,所以小時候總是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到哪都是被她牽著手,學習好的她總是被大人們夸贊,跟著她的我逐漸對她形成了高大上的崇拜和敬仰,無時無刻不注意她的一言一行,學習她身上的東西。
不管對錯,心里都認為這就是好的。于是開始模仿她寫字的姿勢,說話的語氣,抓筆的樣子,到一有問題就找她,一有空就粘著她,從不放過任何成為第二個她的機會。
這樣愚蠢的我,模仿她足足十年有余,可即使是如此漫長的模仿,也沒什么用,她那小巧秀氣的字并沒有練成,她那抓筆的手勢到今天早已忘記,想不起點滴,她走路的姿勢也并無任何相像。
我還是那個我,大大咧咧,沖沖撞撞,偶爾沉默不語,偶爾心思細膩,偶爾呆呆萌萌,偶爾裝裝淑女。
不清楚是不再何時不在模仿、學習她的,只是當我回過頭時,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忘了去模仿了,然后就真的忘了有關她的東西了,對她的崇拜也隨年齡的增長隨之消失了。
長大對于我們來說真的就是長大,到最后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樣。
我們有自己的念想
以前不懂“念想”這個詞的意思,卻十分的喜歡,讀起來有種說不出的味道,越讀越有韻味,越是喜愛這個詞。等我知道這個詞的意思時已長大。
漢語詞典里念想是惦記、想念的意思。在我看來,念想是即便這個世界顛覆了,也忘不了和非要實現不可的東西,有著不可言語的堅定與不能放棄的原則在保護著它。
如果能輕易被這個世界上的世俗改變的念想,或者不叫念想,只是一個不知名為何物的東西在我們生命里停留了一會兒罷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不一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念想。
我的夢想有很多很多,做一位老師,成為一名軍人,練成優秀的寫手,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咖啡店……還有好多,列不完。那么多的希望都不是我的念想,最多只能算是我千萬夢想中的凡塵一粒。
我的念想只有一個,平平安安的過好這一生,珍惜好身邊的一切,保護好身邊的人。
這種感慨不知道是從哪來的,小小的年紀就有沉沉的心靈。可能是看過了太多的生離死別,知道了生命的脆弱,對它的存在感到無比珍貴的原因,于是明白了活著真的比什么都要來的好,你活著才有希望,有夢想,有想要的一切。
除了這個,保持每天的開心就是另一個存在的念想。
我們有念想,自己的有別于任何人的念想,在我們的生命里發光發亮。也許記不起,也許忘不掉,存在著,就有它的意義。
等待著,長大著
相親和逼婚,是我生命里接受不了的事情,是我認知里不能存在的東西,它的出現告訴我,我真的成了剩女了。
我的立場與堂姐云云一樣,是拒絕,拒絕,拒絕。
堂姐云云今年31歲,看起來比我還要小還要嫩,像個十七八歲的模樣,行為舉止卻告訴你,她作為女人的成熟與魅力一直都存在著,比任何人都要來的嫵媚動人。
可到如今,即使擁有博士的學位,校花的容貌,月薪過萬有余,卻也依舊單身著,身邊的人天天為她的婚事操勞著,不停的拖著熟人介紹相親。她的態度不溫不火,只是說不急。男朋友交過一個,時間不長,總是說我姐每天就顧著忙工作,都沒時間一起約會啥啥的。
確實,她每天的時間不是工作就是睡覺,哪來的多余。工作是為了賺錢,睡覺是生活,多余的浪漫誰愛誰拿去。歲月會慢慢打磨你,生活需要的不僅僅只是浪漫,長情的陪伴可能才是漫長人生中的幸福。
愛一個人,就給她浪漫,懂一個人,就給她陪伴,不需要言語,不需要物質,付出的真心看得到,摸得著,時間會證明它的存在。
堂姐或許在等待,等待著一個能配得上她,懂她,不一定是最愛她的,卻是愿意與她走過一生的人。
她一邊等待著,一邊長大著,沒有另一半之前還是過的好好的,找到了,希望能過的更好。
所以,每一位剛長到年華正好的女孩,和我一起再等等,再等等,等我們的心安穩了,找到的人一定會讓我們的生活過得辛福而綿長的。
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