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部劇《請回答,1988》,這是一部韓劇,講述的是八九十年代在一個小巷子里發(fā)生的故事。我覺得人們喜歡看一部電視劇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羨慕劇中的男女主人公,期待自己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能遇到這樣的人,這屬于“空中派”。還有一個原因是因?yàn)楦型硎埽瑥膭e人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故事,這屬于“真實(shí)派”。我認(rèn)為我喜歡這部劇是后者原因,它讓我有了思考而不僅僅是悸動。
在那個沒有手機(jī),沒有電腦的年代,人們非常注重鄰里間的感情和交往。讓我印象最深刻或者說是最為感動的地方,是第一集中的一幕,雙門洞的每家每戶只要做了什么好吃的菜就會讓孩子去分送給其他人家,到了臨近晚飯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小巷中都是父母差遣各個孩子在跑腿。即使是晚飯并沒有準(zhǔn)備什么菜,這樣一圈下來,桌上最起碼也有七八道菜了。這讓我覺得很溫暖,想起了在我們小的時候,只要哪戶人家做了餅,包了粽子啥的,這一排的鄰居都能跟在后面享福。記得我小時候奶奶還在世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自己動手包一些東西吃,像什么包粽子,包水餃,包春卷之類的,而且每次的量都非常大,記得她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包少了哪夠分啊,每家每戶至少要分個八九十個呢!”那時的我也喜歡坐在廚房,看著她一個上午都在忙忙碌碌,而我就在一旁不停地偷吃,不是吃餃子餡,就是偷吃剛剛出鍋的春卷。奶奶當(dāng)然也不會饒了我,就派我當(dāng)她的跑腿工,派遣我給各家各戶送吃的去。鄰居家的爺爺奶奶還會給我糖或者是小餅干帶回來。
讓我覺得慶幸和感動的是,這種溫暖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每年過年的時候,還是會有鄰居給我送年糕、饅頭。自奶奶過世了之后家里就沒有人再做這些東西了,每當(dāng)在外面買粽子的時候還是會想到她,一個慈祥的,善良的,從來沒有罵過我的,對我滿是寵溺的人,一個讓我想起來就會淚流滿面的人。
多么希望這通過指尖傳遞的溫暖能夠傳遞下去,然而卻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