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潘金蓮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虧就虧在了她生在古代,做那樣的事,爭取她自己的生活中以毀壞別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勢必是要付出對等的代價的。
? ? ? 然而,細細追求,卻是不然。
看過金瓶梅的讀者,可能會知道,潘金蓮的出身是一個地主家的丫鬟,因為心思靈活,懂察言觀色,從而被地主調教學了琴棋書畫,聊以解悶。而最后,也成功上位,成為地主的妾侍。然后,地主一命嗚呼之后,因為影響不好,才被委派給了地主家的長工武大郎做妻子。
? ? ? 然而在她自己是不甘心就這樣屈服命運的,陰差陽錯,借西門慶成功上位,算是過上了她從小夢寐以求的生活,雖然很短暫,也畸形,不過不得不說,她,也算是給那個腐朽的封建制度打了一支強心針。
? ? ? ? 各位看官,切莫因為我替她說了幾句好話,就要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我進行規范,且聽我一一細細道來。
? ? ? ? 大家請注意:她的出身,是地主家的丫鬟。
? ? ? ? 首先,大家要明白丫鬟為什么會被送到地主家,什么樣的人會成為丫鬟。
? ? ? ? 古時候,男孩子,從小有力氣,可以幫助家里做工,女孩子,力氣不足,又白養著,所以,給地主做長工的家庭,就會把家里的女兒們送去地主家伺候主子,心靈手巧的,干點貼己的捧茶端飯的活,手腳粗笨的干點燒水端尿的活,可是,大致上都是管飯的,并且也有錢拿。所以,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以時代艱難為借口,送女孩子去做幾年丫鬟的工。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流浪人,要飯的家的孩子,可能有人會說,要飯的怎么還有孩子呢,要知道,古代又沒有避孕措施,偶遇天災人禍,也不是一開始就很貧窮的。所以,也有一部分是跟著家里要飯出身的女孩子,碰上一個仁慈家的地主,就做了丫鬟的。
? ? ? ? 在那個時代里地主家的丫鬟,只有兩個命運:,1時間久了,不愿意回原籍的,嫁給地主家族中的下人,2遣返給原生家庭。讓原生家庭自行嫁娶。(還有比較極端的第三種:老姑娘,甘愿終身伺候主子到死的,然而這樣的丫鬟,一般晚年命運比較悲慘,因為,丫鬟的作用就是伺候主子,一旦手腳不靈便,失去了丫鬟的意義,就必然被淘汰,被嫌棄,可是,出于道德和輿論的壓力,也會多多少少給口飯吃。這是一種極端情況,姑且不予討論)。
? ? ? 說回到潘金蓮身上,她屬于流浪到這里的,無家可歸。所以,她明白自己的命運,最終是嫁給地主家的下人。這個時候,習慣了流浪,慣于察言觀色,討人歡心的生活,讓她自己的心里開始為自己的將來做一定的考慮和打算了。
? ? ? 于是,她借助日常的察言觀色,跟著琴師學會了彈琵琶,這無疑是她開始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的開始。
? ? ? 此后,她上位地主侍妾,卻因為地主體弱多病而一命嗚呼,然后無可奈何,下嫁大郎,再然后,借助偶遇西門慶,毒死大郎,上位西門慶。最后,在武松的刀下走完自己的一生。
? ? ? 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文中的一些細節:她到臨死前,也是不曾后悔過的。
? ? ? 我們試著再捋順這個過程。
? ? ? 首先,她從小饑寒交迫,察言觀色的過了小的時候的十年時光,之后,到了地主家,也是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想要讓自己的日子過的更好一點。再之后,跟隨武大郎,大家可能會說了,現在賣燒餅的多掙錢啊。當然,那個時候,賣燒餅的是沒有這個好政府的,武大郎的日子,頂多能顧上他們一家的溫飽。這個時候,她還是想著要過好日子的,最起碼,她也是當過地主侍妾,見過場面的人。于是,與其說她跟西門慶的相遇是偶然,不如說是苦心經營下的必然。
? ? ? ? 我們姑且拋開她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不談,她本質上,是一個為了更好的生活很拼命的一個女人。
? ? ? ? 為什么我這么說呢,大家想一想,無論是地主納妾,還是跟武大郎過不下去想要離婚,這樣在古代的環境下的苛刻條件,放在今天,是不是都是不成立的?她也會按照她的意愿過上她奮斗出來的生活的。
? ? ? 只是那樣的制度和環境下,又沒有書和倫理道德來引導她,她就像是一個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的孩子一樣,赤裸裸的把自己展露在封建制度和謀害人命的威壓之下。她的死,也是注定的。
? ? ? ? 所以,她只是生錯了時代的女強人,被扣上浪蕩放肆的色彩的一個悲劇小人物。